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
2016-12-26安家晨
安家晨
【摘要】 目的 分析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52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 根据患者情况分成不稳定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190例)、稳定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150例)及非冠心病组(非冠心病患者, 180例)。三组均进行平均血小板体积测量, 分析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冠心病相关性。结果 不稳定组平均血小板体积为(11.57±1.15)fl, 稳定组为(11.39±1.04)fl, 非冠心病组为(11.20±1.07)fl。不稳定组平均血小板体积与稳定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组平均血小板体积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稳定组平均血小板体积与非冠心病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冠心病存在相关, 但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无关, 可能具有一定的冠心病预测价值。
【关键词】 平均血小板体积;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9.046
血小板形态和功能变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在冠心病的发展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但目前尚无确切的血小板功能反映指标, 但检测平均血小板体积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血小板活化, 因此研究血小板体积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可能对冠心病的预测具有价值[1, 2]。本研究对程度不同的冠心病患者血小板体积进行检测, 并选择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 旨在分析两者的相关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520例, 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急性心肌梗死者、心律失常者、二尖瓣狭窄者、返流疾病者、严重肾功能障碍者、精神疾病者、严重肝功能障碍者。根据患者情况分成不稳定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190例)、稳定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150例)
及非冠心病组(非冠心病患者, 180例)。不稳定组中男99例, 女91例, 年龄49~81岁, 平均年龄(63.7±5.8)岁;稳定组中男78例, 女72例, 年龄47~80岁, 平均年龄(63.3±5.6)岁;
非冠心病组中男93例, 女87例, 年龄48~82岁, 平均年龄(63.6±5.9)岁。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①实验室检查方法:在患者入院时, 或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时进行血常规检查, 血样标本采集后2 h内进行分析检测, 正常血小板体积为7.0~11.0 fl。②冠状动脉造影方法:采取Jukins技术, 选用6F公用导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根据引导管口径, 分析观察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③冠心病诊断标准:有1根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50%, 严重患者则有多跟血管病变;以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患者, 即使无法观察到狭窄, 仍可判断为严重狭窄;以往行冠状动脉搭桥术者, 均可判断为冠状动脉病变。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平均血小板体积。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不稳定组平均血小板体积为(11.57±1.15)fl, 稳定组为(11.39±1.04)fl, 非冠心病组为(11.20±1.07)fl。不稳定组平均血小板体积与稳定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组平均血小板体积高于非冠心病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组平均血小板体积与非冠心病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患者病程较长, 并且对生活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目前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采用药物改善临床症状。冠心病的早期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 因此适宜的诊断方法对该病也十分重要[3, 4]。
血小板与许多心血管疾病发病相关, 血小板的主要功用为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释放、聚集血块收缩, 促进血块凝聚。因此血小板也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以及炎症中发挥作用。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可能有所改变, 患者由于高脂血症, 血小板在高胆固醇水平环境下可能会发生成分改变, 减低其流动性, 增加粘附可能, 导致血小板聚集, 引起血栓形成。研究血小板与冠心病的关系可能对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利。其中血小板体积是可能与冠心病有相关性的指标[5]。体积越大的血小板越容易激活, 因此可以认为大体积血小板更容易导致血栓形成, 同时血小板的体积还和血脂水平相关, 因此监测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可以监测由血脂异常诱发血小板活化而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发生, 但平均血小板体积是否与冠心病具有相关性尚待临床论证。有学者认为[6], 冠心病患者与非冠心病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不能说明平均血小板体积和冠心病具有相关性, 但本研究结果中显示, 严重的冠心病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和非冠心病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 平均血小板体积在三组之间有明显的递增倾向, 虽然不足以说明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冠心病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 但可认为严重的冠心病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较非冠心病者更大, 因此对平均血小板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具有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冠心病相关, 检测平均血小板体积可能成为评价冠心病的新型方法, 对冠心病的预测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本研究并未观察到患者血小板的平均体积和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可能为本研究入选病例较少, 同时未能排除抑制血小板影响的因素, 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孟锐, 张丽丽, 靳维华, 等. 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短期内血小板多项参数的变化趋势. 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2):205-207.
[2] 吴建萍, 徐丹苹, 吴焕林, 等. 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治疗后残余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34):
4192-4195.
[3] 张晓丹, 姚源蓉. 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二级预防后再发脑梗死的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实用医学杂志, 2014, 30(21):3415-3418.
[4] 申文彬, 白静, 赵小慧, 等. 血小板高反应性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不良事件的预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 18(4):391-393.
[5] 李运田, 杜大勇, 杨升华, 等. HDL影响冠心病患者血小板ox-LDL诱导活化的体外分析. 重庆医学, 2015, 44(13):1756-1758.
[6] Kaufmann J, Wellnhofer E, Kappert K, et al. Soluble P-selectin level correlates with acetylsalicylic acid but not with clopidogrel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fter a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Coron Artery Dis, 2013, 24(4):312-320.
[收稿日期:2016-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