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述我国中医针灸疗法及应用

2015-08-15刘春雷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7期
关键词:泻法针灸疗法经络

刘春雷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中医院河南驻马店463400)

一、针灸疗法的优点

我国的中医博大精深,其中针灸疗治疗法在临床上被应用的比较广泛,诊疗方法是先进行病因诊断,找出疾病性质,再确定病变所属经脉、脏腑,确诊后必须进行配穴、处方治疗。所有针灸疗法的特点都是本着通经脉、调气血,最终促使脏腑功能正常调和,"协助"阴阳相对平衡,由此达到对疾病的治疗和防治。当然针灸疗法还有其他方面的优点,针灸疗法的适应症状比较广泛,可广泛应用于对多种学科多种疾病的防治,针灸疗法对疾病治疗效果比较显著,该法尤其适合对亚洲人体质的治疗,针灸疗法治疗后具有兴奋身体机能的作用,能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同时还有镇静镇痛的作用。

针灸疗法操作简单、治疗费用低,治疗费用普通大众家庭都能承受,产生副作用的可能性极小,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可靠。另外,针灸疗法还可以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所以,我国的针灸疗法自诞生以来一直备受患者的追崇。

二、治疗后的效果

(一)疏通经络的功效。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效果就是:通过对经络进行疏通,能够使淤阻的经络畅通无阻从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中医对经络的论述是这样的: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气血运行是其主要生理功能之一。当一个人的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时,自身感觉极不舒适,临床症状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当出现这些症状时通过针灸疗法能使病人恢复正常,治疗时选择好相应的腧穴,使用针刺手法或三棱针点刺使之出血以达到经络通畅,气血正常。

(二)调和阴阳的作用。针灸治疗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用针灸疗法对阴阳进行调和,使身体从阴阳失衡状态慢慢转向为平衡状态。所有疾病的产生机理都是复杂的,中医认为总的来说就是阴阳失衡导致的。本文论述的针灸疗法具有调和阴阳的作用,其治疗方法也比较简单,即根据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利用针刺手法来治疗。

(三)帮助扶正祛邪。针灸疗法具有很强的扶正祛邪作用,通过针灸疗法能达到扶助机体的正气上升、驱除机体内病邪祛除的目的。能促使疾病发展与转归,通俗的说法是在"正邪相互"纷争的过程中,正气上升,邪气祛除。任何疾病都有一些治疗方法,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首选经济实惠,笔者通过实践证明针灸疗法在扶正祛邪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三、定穴、取穴

在定穴、取穴时对病人有一定的体位要求。一般都是正坐、侧卧、伸掌、握拳等方式。取穴方法:①根据人身体的自然标志线进行取穴,如从耳朵尖直上头顶的百会穴;②以患者的手指或手指某部位为标准进行取穴;③对人体各部分距离设定好一定的点线后,按骨度进行取穴,取穴时一定要确认好标志,测好骨度的分寸,把握好本穴上下、左右邻近穴位关系。

四、针灸对疾病的治疗

(一)一般常见病治疗。治疗感冒时取大椎、合谷、风池穴位,采用针法平补平泻,要留针30分钟。治疗失眠时取神门、内关、三阴交,采用针刺术、平补平泻,需留针50分钟,每天治疗一次。治疗落枕时取落枕、大椎、后溪三穴,采用针刺、泻法、大椎、后溪、运用平补平泻,需留针20分钟。

此外,针灸疗法对哮喘也有明显疗效。治疗哮喘时取膻中、肺俞、天突、丰隆穴位。如果治疗后出现痰稀白状,应采用艾条灸20分钟,如果痰黄,要采用针剌,平补、平泻,需留针30分钟。这里建议哮喘患者最好经常使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或预防,因为针灸疗法能有效预防哮喘发作,对缓解防止发作的作用非常明显。

(二)对疼痛的治疗。治疗腰脊痛时取肾俞、昆仑穴位;治疗膝关节痛时取足三里、阳陵泉、悬钟穴位,两者治疗方式有点类似。采用针刺,泻法,留针20分钟,之后艾灸20分钟。对牙痛的治疗,上牙痛取下关、内庭穴位;下牙痛取颊车、合谷穴位,都采用针刺,泻法,留针30分钟,每天治疗一次。治疗腰痛时取肾俞、委中、腰阳关三穴位,采用针刺,泻法,留针30分钟;对痛的时间长的患者加艾条在命门处灸20分钟。对头痛的治疗,头痛分:正头痛、偏头痛、头项痛等。治疗时要按照痛点进行取穴。正头痛取上星、合谷、攒竹穴位,采用针剌、泻,留针30分钟;偏头痛取太阳、头维、外关穴位,采用针剌、泻手法,留针20分钟;头顶痛取百会、太冲、后溪穴位,采用针剌、泻法,留针20分钟;此外也可取风池、列缺穴位,采用针剌、泻法,留针30分钟。每天或隔天治疗一次。对腹痛的治疗方法,针灸具有通调腑气,缓急止痛。取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经及任脉穴四穴。采用足三里中脘天枢三阴交太冲操作方法,太冲运用泻法,其余穴位均采用平补平泻法。配穴时要按照虚补实泻法进行操作。寒证时可利用艾灸。若腹痛发作时,对足三里采取持续强刺激一至三分钟的措施。

(三)对痢疾、便秘、呕吐的治疗。治疗痢疾时取中脘、天枢、足三里三穴,采用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一天治疗一次;有发热症状时加刺曲池;有头痛症状时应对风池、百会穴加剌;不发热却下痢时间长时采用艾条灸关元10分钟,或隔盐灸神阙穴。治疗便秘时取支沟、天枢、长强三处穴位,采用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治疗呕吐时主穴取内关、中脘、足三里三处穴位,采用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

(四)对月经不调、痛经的治疗。对于月经不调的治疗应在月经先期前进行治疗,治疗时取中极、血海、三阴交、太冲四处穴位,都是采用针刺,泻法,留针20分钟;在月经后期也可治疗,取命门、肾俞、关元三处穴位运用补法,治疗后再用灸法,留针30分钟。对经后腹痛的治疗取气海、关元、三阴交三处穴位,采用补法,之后采用灸法,留针30分钟。对痛经的治疗要在经前或经期腹痛时取中极、三阴交、内庭三处穴位,先刺内庭、再针三阴交、后针中极、三阴交。均运用泻法,留针20分钟。

五、结束语

针灸疗法中的工具是针,治疗过程就是以针刺入人体穴位进行治病,灸的治疗方式是点燃艾炷或者艾条后烧灼相关穴位,艾条烧灼的热力慢慢浸入肌肤,达到温通气血的目的。使用这样的方式来刺激体表的穴位,通过全身经络传导达到调整气血、脏腑功能,最终实现治病保健的效果。

猜你喜欢

泻法针灸疗法经络
浅论《黄帝内经》针刺补泻操作
8种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状Meta分析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便秘不想吃药?试试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
太阳穴
顺时针揉通便 逆时针揉健脾
经络考证
针灸疗法治疗抑郁症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