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科护士具备的能力和提高措施

2015-08-15陈月萍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7期
关键词:急诊科心理健康情绪

陈月萍

(萧山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浙江 萧山 311251)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护科学模式的转变,急诊科护士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和压抑状态,经常会面临不良工作环境,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经常倒夜班,人际关系紧张,医患关系不和谐等压力,这不但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而且还影响护理质量和安全。

1.急诊科护士具备的能力

为了解决各种压力,急诊科护士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才能轻松应对各种突发情况[1]。

1.1 护理能力

护理能力是指临床多元化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所具有的知识、技能、特征、动机和态度等行为特质。急诊科护士面对的是疾病种类复杂多变、危重症的人群,其护理能力水平的高低关乎患者是否接受持续的完善的治疗与照护。

通过调查发现,急诊科护士的能力中沟通能力>教学能力>照顾能力>管理能力>自我与专业成长能力>研究能力[2]。

从中可以说明,在实践中急诊科护士往往更看重沟通,教学和照顾能力,而不是专业技能和研究能力。可是专业技能和研究能力的提高,可以减少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和改善内部人际关系,因此所有的护理能力应该平等对待,共同提升。

1.2 情绪管理能力

情绪管理是指个体对自我情绪觉察、表达、调整和运用的一种能力。由于工作环境及工作性质的影响,急诊科护士相对普通科护士受到患者和家属更严重的情绪隐患[3]。

通过调查发现,急诊科护士的调节管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情绪调整,情绪觉察,情绪运用相对较高,这可能与急诊科护理队伍中以女性居多,而女性的情感相对细腻,对自身及周围的变化较为敏感有关;但情绪表达相对较低,说明目前急诊科护士在对自身及引导他人情绪表达方面能力有所欠缺。由此可见,急诊科护士的情绪管理能力仍有足够的提升空间,应该采取措施,更好的管理情绪和表达情感。

1.3 心理健康调整能力

通过调查发现,急诊科护士相比其他部门护士,心理健康因素除了人际关系敏感以外,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素均高于其他科水平,说明急诊科护士每天面临各种突发的事情和社会压力,需要不断的自我调节,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

2.提高能力的措施

2.1 工作环境的改善

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人类健康,不良的工作环境则会给人类带来身心危害。急诊科每天大量病人进出,经常导致床位,配套设施和空间的严重不足,相应的卫生环境也会变差,有时也会影响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进而影响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因此,作为医院的最重要部门,改善急诊科的工作环境,提高舒适度和空气质量,是护士提高护理能力,心理健康调整,情绪管理的前提。

2.2 医院内部人际关系改善

医院内部的医生,和护士关系的融洽,互相配合的默契度,能更好提高治疗患者的效率,调高护理能力,减少因为竞争,比较而影响救助的时间和方法,造成医患之间的不和谐[4]。

2.3 社会舆论的宣传

急诊科工作的繁忙、劳累和压力大是众所周知;但并非每个人对急诊科护理工作都能充分理解,为此社会应对全民进行教育宣传,提高患者的依法就医意识,减少冲突,尊重护士的工作,使护理工作得到社会的支持和理解。还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及亲属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可使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5]。

2.4 生活质量提高

"三班制"对急诊科护士的身心要求很高,随时准备服从指示,导致心理压力以及健康疲劳等症状,医院应该改善平时的生活条件,提高餐饮档次,卫生监督合理的分配工作时间。同时,增加适当的业余,旅游活动,提高护士的精神状态和身心放松[6]。

2.5 管理者照顾

医院管理者及护理领导者在重视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合理调整人力资源,缓解护士频繁倒班的工作状况,为急诊科护士提供安全、宽松的工作环境。同时,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减轻职业压力的训练,从而使护士能以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充实自己,在促进身心健康的同时提高护理质量[7]。

管理者及领导也需要更加坚定的支持护士的工作,遇到任何失误,病患关系紧张,能及时出面帮助护士解决困难,不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从而伤害护士的身心和加大病患矛盾[8]。

2.6 加强技能培训

增强护理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充分了解和满足患者的需求,增进护患感情。定期进行抢救工作训练,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学习新技术、新仪器,更新急救观念,每年进行2 次急诊护士工作达标考核,以保持急救护理工作的基本水准。保持每个月1-2 次对护理工作的抽查,使护士时刻注意对护理能力的提高[9]。

[1] 刘晓虹.护理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75-277.

[2] 徐征,孙宏玉.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0):30-33.

[3] 刘玉群。急诊科护士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5):46-48.

[4] 赖正芬,徐南丽,张芙美,等.护理学系学生研修护理行政及研究课程前后护理能力之比较[J].慈济护理杂志,2004,3(3):70-78.

[5] 穆欣,王迪,赵士梅,等.护士情绪劳动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 013,13(12):870-871.

[6] 付伟,温肇霞,陆连芳,等.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2):1305-1307.

[7] 刘晓峰.情绪管理的内涵及其研究现状[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3,39(6):141-145.

[8] 赵玉兰,戴冬梅,孟凡山.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1):1607-1609.

[9] 夏连芳.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07,36(10):955-956.

猜你喜欢

急诊科心理健康情绪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