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痰瘀论治高血压病浅析

2015-08-15张渊博吉锋张翠英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7期
关键词:莲子心痰饮论治

张渊博 吉锋 张翠英

(陕西中医学院2013级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研究生陕西咸阳712000)

高血压病,是现代医学的名词,指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1]。中医学虽没有高血压的病名,但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的眩晕病。患者常常血压升高时有头晕、目眩等表现。而临床上大多从肝阳上亢来论治,多选用天麻钩藤饮加减,但从临床实践观察,高血压病患者多见头目昏沉、肢体乏困、面色晦暗无华,胸闷气短,口唇发绀,喉间痰鸣,肢体浮肿或卒然昏厥,半身不遂,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下静脉迂曲、怒张,舌苔黄厚腻,脉滑或结代,这些均是痰瘀互结的征象。

1.高血压从痰瘀论治理论依据

中医学虽无高血压病之病名,但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为眩晕、头痛、肝风、中风等范畴。古代医家多主张从痰治疗该病,如:汉代张仲景从痰饮立论,在《金匮要略》中用泽泻汤和小半夏汤治疗痰饮眩晕,提出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儒门事亲》曰:夫头风眩晕,上为停饮,可用独圣散吐之。《兰室秘藏》曰: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元代朱丹溪大力倡导痰火论学说,在《丹溪心法》中提出此症属痰者多,盖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并将痰分为湿痰和火痰辨证论治。明代秦景明将眩晕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种,认为痰饮眩晕之症,胸前满闷,恶心呕吐,膈下漉漉水声,眩悸不止,头额作痛,此痰饮眩晕之症也。《医学入门》曰:大概肥白人多湿痰,治宜从痰为主。清代刘默在《证治百问》中指出眩晕多因体内痰气郁阻,使络脉满、经脉虚、上脉溢、下脉空所致。张璐在《张氏医通》中言:无痰不作晕。张老师认为:高血压病容易出现痰凝血瘀的病机变化,与脾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生长之本,气机升降之枢纽,水液代谢之源头,脾运化正常,气机通达,水液代谢正常,其升清降浊功能正常,则血压正常;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酗好烟酒,过度劳倦,熬夜等,均易损伤脾胃,脾虚则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升清降浊功能失调,导致水湿内停,聚湿成痰,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发为眩晕。痰既是脾失运化的病理产物,又能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导致新的变证,痰是有形之火,火是无形之痰,痰邪郁留日久,郁而化热,生成痰热之证;又痰属阴邪之物,易阻滞脉络,影响血液运行,导致瘀血内生,痰瘀互结,使病情加重,瘀滞不行则致眩晕,气机运行不畅易致津液运化不畅,湿邪内生,久则津液凝结成痰,导致眩晕;而痰凝又会反过来阻遏气机,气机运行不畅,再次形成新的痰浊。由此可见,痰是该病发病之本,而其所引发的脾虚痰热痰火瘀血痰湿气滞为发病之标,治疗时当求其本兼顾其标[2]。李剑等[3]认为高血压发展至中、后期,可产生诸多病理产物,并参与到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成为致病因素,以痰和瘀为最常见。解毒通脉汤化裁于小陷胸汤,专为痰瘀互结所设。

2.解毒通脉汤是在《伤寒论》小陷胸汤基础上加味而成,方中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本草正义》云:"黄连大苦大寒,苦燥湿,寒胜热能泄降一切有余之湿火,而心、脾、肝、肾之热,胆胃、大小肠之火,无不治之";三七化瘀止血,消肿定痛;丹参始载于《神龙本草经》,被列为上品,中医理论认为丹参苦、微寒,入心、心包及肝经,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清心除烦等功效;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半夏为燥湿化痰、宽中消痞作用;瓜蒌具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之功效;莱菔子能消食除胀,降气化痰;莲子心具有清心去热、固精止血之功效,莲子心佐黄连具有清热、解郁毒的作用。全方主药为黄连、三七,其余为辅药,全方药少力专,其总方具有清热解毒、化痰祛瘀、宣痹通脉以达到降压的作用。本为痰瘀型冠心病所设,但临床实践中发现对于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疗效突出。临床在在解毒通脉汤的基础上加用益母草、车前子活血利水,往往效果更加明显。

3.典型病例

如治王某某,男性,50岁。就诊日期2015年01月8日,发现高血压病史10年。已口服钙离子拮抗剂加ARB制剂治疗。但近2月来,血压一直控制不佳,持续在150/90mmHg以上,主要证侯有头晕、头疼,形体肥胖,胸闷心烦,口苦而腻,睡眠不安多梦,伴双下肢轻度水肿,舌红暗、苔黄厚腻,舌下静脉瘀曲,脉弦滑。此为痰瘀互结,阻止气血,治宜活血化痰为主。在服用原药的基础上加用解毒通脉汤,处方:黄连10g,丹参15g,三七粉4g冲服,赤芍10g,姜半夏12g,瓜蒌15g,莱菔子15g,莲子心10g,益母草30g,车前子15g包煎,生山楂15g。7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温服。1周后头晕、胸闷、口苦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舌苔黄厚腻转为薄微黄。晨起测血压,血压波动在140-120/80-90mmHg。嘱其效不更方,继续再服用7剂,以巩固疗效。

总之,痰瘀与高血压病关系密切,痰瘀互结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活血化痰是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基本治法,解毒通脉汤在临床疗效明显,可以结合辩证加减使用。

[1]陈灏珠,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57.

[2]翁晓清,从痰瘀论治高血压病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06,41(2):100.

[3]李剑,史亚飞,严灿,等.原发性高血压中医病机及其从痰瘀论治的机理探讨[J].江西中医药,2003,34(245):11.

猜你喜欢

莲子心痰饮论治
微波辅助提取莲子心多糖的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从“肾毒”论治慢性肾脏病
莲子脾之果
《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痰饮病方药探析
莲心茶治便秘
莲子心化学成分及其抑制蛋白二硫键异构酶活性研究
浅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从“风”与“血”论治月经疹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病机与治法探讨
“三因制宜”论治男科病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