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朗读教学“四步曲”

2015-08-15王小妹

语文天地 2015年3期
关键词:四步曲美的课文

王小妹

朗读是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情境、体味语言情感、理解语言韵味的重要方法,学生朗读能力的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在课堂教学中,朗读越来越体现出独特的训练价值,应该不断强化。

一、“趣”中引路,激发朗读欲望

教师应根据朗读教学的特点,“趣”字引路,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趣,通过创设情境、巧妙答疑、激发想象、情境表演,实践活动等,引起学生的朗读兴趣。

遇到篇幅较长、内容较复杂的课文,学生往往兴趣不大,易产生畏惧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采取“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方法,在学生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练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还可以通过分角色读、领读、开展朗读比赛等多种形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让教材生动起来、活泼起来,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受到文章的感染,情不自禁地喜欢朗读,爱上朗读。

二、“情”中点拨,增强朗读信心

小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会产生某种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高兴、愉悦、满足等,会让小学生信心倍增,产生继续朗读的欲望。因此语文教学要让情感复原、让情感流淌,让课堂充满浓浓的人文情怀,让每棵树、每阵风、每朵花的心潮泛起阵阵涟漪。

在教学《“番茄太阳”》一文时,揭示课题后,我没有让学生直接读课题,而是让学生去认真地朗读课文,到课文里去寻找情感点,然后再让学生带着这种感情去读课题,了解课题内涵,结果学生读得有声有色。再看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信心大增。接着教者乘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词、句,进行重点朗读感悟,去捕捉具体的情感信息,形成切身的情感经验。

教学《九寨沟》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视频、声音、图片等资料,把美丽而神奇的九寨沟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而然体会到了九赛沟宛如“童话世界”的美妙,学生的朗读有如身临其境,已经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主人公或小导游在游九赛沟、赏美景。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学生不仅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折服于灵幻的异兽珍禽,还深入地体会了文章含义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了学生语感。

三、“美”中陶冶,体验文章情感

语文教材中描写了许多优秀人物,他们心灵美、行为美,能给学生以美的教育和陶冶,特别是散文和古诗。

《永远的白衣战士》中的护士叶欣,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抗击“非典”的战斗中,表现出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大无畏精神。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文本,体会人物崇高的人性美。从而让这种“真善美”的品质在同学们的心灵里生根、发芽、成长。

又如,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成为经久不衰的咏春佳句,究其原因就在于意境——“一枝红杏”让人想到了满园的春色。诗人又融情于景,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出诗句中所蕴含的春天的美:园中百花盛开,桃红柳绿,蜂蝶飞舞,微风中夹着草的气息,花的芳香。在美妙的想象中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体会到自然界的美和生命蓬勃向上的美。

学生的情感是读出来的,只要学生把文本读出了味、读出了情、读出了形、读出了意,那学生和文本之间就会架起一座情感之桥,在这座情感的桥梁上,学生快乐地读着,构建着自己的情感世界。

四、“悟”中内化,拓展语言积累

语言能力养成之本在于积累,小学语文教学应将积累放在首位,让学生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地吸取营养,让学生在小学阶段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达到将来质的变化。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者应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熟读成诵,让学生了解多种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材料能使学生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进一步发展语言,积累语言。

总之,阅读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是朗读,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在正确的朗读中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使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上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猜你喜欢

四步曲美的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背课文
古诗鉴赏“四步曲”
浙江龙泉:奏好扶贫搬迁“四步曲”
基于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积累教学“四步曲”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