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练笔策略探寻
2015-08-15孔祥红
孔祥红
课堂中的小练笔怎样设计,才能有效展现其价值,真正起到从阅读走向习作的通道作用呢?
一、知能迁移——把握文本,模仿经典
仿写是小学生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咀嚼玩味文本中的精彩句段,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点”进行仿写,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1.模仿典型句式,学会遣词造句。如学习《小池塘》一课,初步认识了比喻句,让学生想象、模仿说比喻句。依次出示“柳树倒映在池塘里,像;燕子倒映在池塘里,像( )倒映在池塘里,像( )。”这样的模仿不仅使知能转换落到实处,在潜移默化中也升华了学生对小池塘“明亮美丽”这一特点的感悟。
2.仿照精美语段,学会精巧构思。对于文本中的精彩语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感悟,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点”进行模仿,让学生从中积累语言、积淀语感,掌握写作方法。如《广玉兰》第三自然段用“总分总”的结构写了广玉兰花开的各种姿态,在学完后,让学生仿照这一自然段的写法,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学生在练笔时因为有了范文的指引写得比往常顺手多了。
二、言语补白——填补文本,激发潜能
许多课文留有“空白”,这些空白处正是课堂练笔的契机,如果依托文本进行写作训练,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感悟人物形象、习得言语技巧。
1.在情节空白处“补白”。如教学《珍珠鸟》,面对小珍珠鸟趴在作者肩上睡熟了的感人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小珍珠鸟睡得真香甜,用你的笔把它的梦写出来。”这里的想象并不是随意的想象,而是激活学生思维,引领个性化、多元化解读,在训练了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文本感受能力。
2.在结尾意犹未尽处拓展。有些课文结尾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此时让学生延伸情节,补充结局,能起到增强理解,拓展思维,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作用。学习《姥姥的剪纸》,让学生给姥姥写封信,告诉她“我”昨夜的梦;学完《爱之链》,让学生以“当乔依醒来”为开头续写故事,学生植根于书本,想象于书外,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三、情感喷薄——挖掘文本,放飞灵性
课本中有不少洋溢着炽烈感情的文章,它们是放飞情感、启迪心灵的“资源宝库”。若能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就能让学生在情感氛围中与文本对话,与角色产生共鸣。
1.立足词语,激活形象。有些重点词语是语言形象、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聚集点,引导学生通过练笔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便可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二泉映月》中“坎坷”一词比较抽象,学生很难从字面上读懂文字背后隐藏的内涵。可以这样引导:“闭上眼睛,发挥我们的想像力,让自己走进七十年前阿炳生活的那一刻。也许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出去卖艺,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阿炳?也许是一个风雨交加的黄昏,阿炳卖完艺回来了,拖着沉重的步子回来了,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阿炳?也许……还有很多也许……来,睁开眼把你看到的最真切的那一幅坎坷的场面写下来。”通过练笔,学生已完全融入了故事,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深处,唤起了强烈的情感体验,本来相对静止的、凝固的“坎坷”一词在学生心灵中被激活了,学生对阿炳这一形象的立体感和对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了丰富的认识,从而进入了“坎坷”的意象世界。
2.品读内心,丰满形象。语文的学习是个性化的生命体验和感悟的历程。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感悟往往比外在的接受和学习更为深刻,它带着生命烙印,涌动着生命的激情。《船长》的结尾句中人们“凝视”的“定格”画面掩盖不了他们内心的沉痛。我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当时的乘客,你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假如你是船上的船员,你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假如你就是获救的克莱芒,又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身份写一写。学生由此产生创作动力,有叙有议,有描写有抒情,生死离别的情景立即复活了,船长那伟大的形象更加清晰了,内心深处充满着对船长的敬佩之情。
总之,教学时要把“语言文字运用”作为本位,创设自由倾吐的写作氛围,课堂自然会更加积极活泼、自由开放,自然会做到“教”与“学”的无痕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