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段的“语用”策略

2016-07-18郭少梅

考试周刊 2016年54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运用

郭少梅

摘 要: 低年段语文教学在识字写字教学的基础上,要合理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与培养。教师可通过“朗读背诵,丰富积淀;品味词语,体会遣词用语的精妙;立足文本,实践表达”等策略,着力培养低年段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关键词: 语言文字运用 朗读背诵 品味词语 实践表达

在低年段,识字、写字是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对于“语用”,低年段语文教师还是要积极尝试、有所作为,在识字写字教学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与培养,从而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基础:朗读背诵,丰富积淀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6至13岁是人的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此阶段背诵经典美文的效果最佳。低年段的课文短小精悍、文质兼美,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朗读背诵积累。学生若把这些美文熟读成诵,铭记于心,就等于积累了许多写作的模板,积累了许多写作的语言,积累了许多写作的方法,为语言文字运用打下了坚实基础。正如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的:“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例如一年级上册的《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教学此类美文,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地读,直至熟读成诵。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就领悟到“字”是怎样组合成“词”的,“词”是怎样组合成“句”的,“句”是怎样组合成“段”的,“段”是怎样组合成“篇”的。这些语言的奥秘只可在反复诵读之中不知不觉地领会,难以言传。

熟读成诵是积累语言材料、生成语文素质的不二法门,要学好语文,必须积累大量典范、精美的语言材料。对课文熟读成诵是提高低年段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基础。教师若忽视对语言材料的背诵积累,“语用”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关键:品味词语,体会遣词用语的精妙

老舍先生说:“我们的最好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学习语言的文字运用,关键是要发现作者具体遣词造句的秘妙。品味字词意思,体会作者用词之匠心,实际上就是在品味赏析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叶圣陶先生曾说:“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汉语是世界上最深邃、最伟大的一种语言,需要细心咀嚼,耐心挖掘,细心品味。其中,词语是较小的语言单位,品味语言,可以从词语开始。

如《黄山奇石》一课中对“猴子观海”的描写:“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句中用了“抱”、“蹲”、“望”这三个动词将“猴子观海”的有趣形象地描绘出来。教学时让孩子们细细品读,感受作者如何用动词将不动的石头写得活灵活现,体会言语运用的精妙,为下文说话写话做准备。

三、途径:立足文本,实践表达

新异多样的事物,能引起儿童的有意注意,能更好地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提升表达的欲望。低年段的课文多以韵文、童话、寓言为主,其中蕴藏丰富的教学资源,只要老师善于发现,就能找到许多训练语言文字运用的素材。

(一)仿写句子

儿童学习语言的初始是“模仿”,在模仿中学习语言的组合形式,在模仿中内化语言的运用方法,在模仿中整合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在低年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常用句式和有特点的句式指导学生模仿句子,进行迁移运用,以此优化学生的书面语言组织能力。

例如学习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时,在熟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照“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这样优美的句子进行仿说,仿写;学习《黄山奇石》时,鼓励学生根据图片进行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一块奇石。

(二)训练说话

说话训练是低年段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合理时机,设计灵活形式,让学生练习说话,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若以课文中的句子为范例,提供句式说话,学生的语言表达会更为规范。

例如学习二年级上册《假如》一文,熟读课文后,教师问:“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想做什么事情?”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要给埃塞俄比亚的小朋友,画许许多多的粮食,让他们远离饥饿和贫困,和我们一样,过着幸福的生活;有的说,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要给我的妈妈画一头乌黑的头发,让她不再苍老,而是和我们一样,能够健康、年轻,充满活力……学生之所以能口若悬河,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因为他们在教师的启发下,有话可讲,有话会讲,有话想讲。

(三)尝试创作

鱼儿在水里学游泳,鸟儿在空中学飞翔,孩子在语言实践中学会创作。教师要根据儿童语言学习的规律,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努力追寻语言实践的生发点,引导低年段学生尝试大胆创作。

二年级下册课文《画风》第四至第八自然段分别写了小朋友们通过画旗子、小树、雨丝和风车把风画出来。课文运用的是叙述的表达方式,教师却另辟蹊径,引导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诗”:

风来了,风把旗子:吹飘了,风藏在:飘动的旗子里;

风来了,风把树苗: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树苗里;

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

教师让学生接着继续创作:

风来了,风把头发:吹飘了,风藏在:飘动的头发里;

风来了,风把乌云:吹跑了,风藏在:逃跑的乌云里;”

风来了,风把湖面:吹皱了,风藏在:荡漾的湖面里。

……

教师立足文本,引导学生在绘画、记叙文、诗歌三者之间走了一个来回,学生徜徉在智慧和语言之中,顺手拈来,挥洒自如。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应在低年段起步。因此,我们在低年段教学中,不但要扎实落实识字写字教学,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打好基础,一切必将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陈和兴.语文课堂不该漠视这些语文元素[J].《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11(5):13.

[2]熊建峰.阅读教学强化语言文字运用的策略[N/OL].人教网,http://www.pep.com.cn/xiaoyu/jiaoshi/jxyj_1/dmt_1/201508/ t20150831_1237308.htm,2015-08-31.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运用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华丽转型,让语用落到实处
实施整体教学 落实语用训练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检测试题
把“语用”的根植入教学的土壤中
聚焦运用 一课一得
巧借教材设点 活练说话训练
让说明文教学洋溢浓浓的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