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追求

2015-08-15金伊花

语文学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杨伯峻中华书局孟子

○金伊花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外语系,浙江 杭州 311231)

什么是人格?中国当代学者有这样的解释:“在科学心理学的范畴中,人格被界定为在自然与社会因素作用下所形成的个体特有模式,这一模式是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统一体,它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心理品质。”[1]292而中国传统的人格理论更着重于道德层面,中国人很早就意识到人格的存在,感受到人格的力量,并且有丰富的人格境界理论。先贤圣人在行动中表现出的伟大的人格魅力,至今让现代人感慨万分。

虽然人格的定义还众说纷纭,但我们可以认为,从基本的类型看,人格有群体人格和个体人格的区分,我们只有对人格进行一般的界定,才能进行讨论。本文所谈的人格,侧重于道德层面,主要是指个体的道德自主性和社会的道德理性。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既不依傍任何外在的精神权威,又不依附于任何现实的政治势力;在真理的认同上具有独立的价值判断力,并能够依据内心准则而自由行动;在社会实践中,能够积极地参与政治活动,成为改造社会的独立批判力量,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就是人们可以效法的对象。本文通过分析儒家、道家以及以后心学的人格思想发展,来探讨伟人的人格魅力,认真思考人类存在的本质,重新反省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一、孔子和孟子的儒家人格理想

人格理想,是人们向自己提出的道德上应有的完美人格形象,是自古以来为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孔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从“仁”出发,提出了君子的理想人格。他既强调要努力学习知识,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又要严格约束自己,达到“刚毅木讷近仁”;[3]还要克己复礼,追求人格的完善。他追求知识、勤奋学习和锤炼意志已经成为后人进行人格修养的效法。具有这种理想人格的人是“仁人”,其标准就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欤?君子人也。”[4]孔子的人格修养标准,刚、毅、强都是对自己的志向坚定不移的追求。他自述一生求学的经历:“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5]其实就是一种理想人格的真正的表现。

孔子强调君子人格要有忧患意识但孔子更强调君子人格要有尊严。因为道德的责任比个人忧患与死亡更重要,理想人格应该有和乐的精神气质。和就是和谐,就是使各种矛盾因素处于均衡状态;乐并非感性的快乐,而是因体验到身心、人我、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快乐。孔子认为要用精神控制感性欲望,驾驭欲望。孔子自述其“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讲的就是经过长期的,甚至是一生的努力而达到理性与感性、欲望与道义的和谐。

孟子从人性本善的观点出发,认为我们只要充分发挥本有的善端就可以达到“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目的。他提出一种的理想人格是大丈夫人格,这种人格主要有如下特征:首先重精神气节。其次有独立的道德意志。“士可杀而不可辱”,不“枉尺而直寻”[6],意思就是当道义与我们的生命冲突时,我们应该舍弃生命来保持做人的尊严,决不妥协。孟子所说的“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7]从这里我们可以充分理解儒家思想的人格理想的真正的内涵。

正因为如此,孟子更强调了道德自律,强调人格的独立性意义在于内在价值。他高扬道德人格的主体性,强调个体人格要负其道德责任和历史使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8]这种以道德自律为最高标准的独立个体人格,就是儒家心目中的理想人格。进一步来说,就是要以天下之重为己任:“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9]这种勇于担当的气魄并不是狂妄自大,而是大丈夫人格的真正体现。这种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气节操守确实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真正表现出精神生命的强健刚大和人格的圣洁与伟大,应该说这种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博大精神,恰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因此,儒家的理想人格,孔子和孟子所宣扬的理想人格虽有细微不同,但都是贯穿中国文化主导精神的始终。如果说孟子的理想人格是大丈夫要大义凛然,气势不凡;其行事态度果敢英勇,叱咤风云,顽强不屈,有着宏大刚强,一往无前的人格气势;那么孔子的理想人格则是文质彬彬、气象平和、庄重严肃、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君子人格。

二、老子和庄子的道家人格理想

与儒家不同,道家的理想人格主要表现出明显的非人文道德倾向,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对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是无情批判,持否定态度。正因为如此,老子就提出“绝圣弃义”,主张抛弃世俗人为的“仁义礼智”的道德观,恢复人类自然状态的道德情况。庄子也认为,只有不讲究世俗的道德,才能人心安宁,天下安定。老庄本身都是道德至上主义者,然而他们强调自然至上之道德。老子将道德分为“上德”与“下德”,否定的是“下德”,崇尚的是“无德”之“上德”。庄子则认为真正的有德之人是“德不形”者。如果说,儒家是从人际关系中来确定个体的价值,道家则是从摆脱人际关系,回归自然境界中来寻求个体的价值。与老子讲权术、重理智、不动感情不同,庄子则是“道是无情却有情”,外表超脱、性情冷漠,但是在骨子里对人生、生命和感性的眷恋,更注重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他认为儒家强调的“治国平天下”的策略并不能达到理想人格,只有齐物我、同生死、超利害的养身长生之术才是有价值的。

庄子追求的理想人格,那就是“真人”人格。庄子解释说:“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沂,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是之谓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10]具有此种人格的人能够作逍遥游,自由自在地“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11]。因为自由,他“无所待”,不受任何现实关系的束缚和限制,能够超出自然环境的影响。就连生死也不能影响他的情绪和状态,更不用说人际之中的利害关系了。庄子不主张通过积极活动来改变生死、存亡、贫富、毁誉等现实的限制和束缚,那就是他并不想通过主动选择和现实行动来取得个体的独立。他所说的“绝对自由”和“独立自足”只是一种心理的追求和精神超越。

在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中,自我的自在自由是绝对和至上的。老子就倡导一种“小国寡民”的生活状态,在其中,人与人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因此,从总体看来,道家思想追求一种绝对而完全的自由自在,他们追求的理想人格,就是独善其身具有非人伦的特征。儒家理想人格是“内圣”与“外王”的有机统一,主要想通过个体的修行完成对社会的改造实现政治抱负。

三、陆九渊和王阳明的心学人格理想

中国文化发展到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由理学家(包括心学)继承。陆九渊认为宇宙有一个普遍存在的“理”,他的核心思想是“心即理”。在他看来,人的地位与天地等同,所谓“宇宙既是吾心,吾心既是宇宙”[12]483。宇宙之理与人心之理是相通。人并不是天地万物的产物,而是与天地具有同等地位,具有极大的独立性。他的心学,强调“心”蕴含着精神、道德、智慧、情感四个方面,也就是“道心、伦理心、认知心、欲心”。我们要有主体意识,要有独立自主意识。应该说,他的人格理想突出了人的价值的高贵和人的主体地位的独立性。他人格理想的真实写照,就体现在“请尊兄即今自立,正坐拱手,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万物皆备于我,有何欠阙”这一句话里面。[12]455如他所说的“大丈夫事岂当儿戏?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跟,学人言语,”[12]461因为“人生天地间,如何不植立。”[12]466他主张人应该自立自重,有独立见解,因为不盲从古人也不迷信书本,我们才能做到自得与自成,才能作自己的主人。

在人格理论上,宋明理学超越于传统儒学之处就在于为它找到了本体论依据。理学的主旨在于为人的道德行为和准则建立本体的依据。在心学体系中,王阳明又继承了陆九渊的心学,他不但把心看作本体,而且用良知来解释心。他并不是教人行事不顾是非善恶,而是说我们不要过多地考虑别人的是非议论,关键是要听从内心的良知。良知是最高的本体,超越了有限的得失利害,指向最高的至善。心学有关良知的论证,就为人格境界论提供了相当完善的理论准备。王阳明上接孟子,从心学出发,把诚的主体性、自主性发展到极致,使其天人合一说具有直接而又绝对的特点。

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目的,就是指出吾心本有的良知在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澄明和落实;而“致良知”的工夫就具有去蔽和着实两种功能。他把前者称为“心上工夫”,后者称为“事上工夫”。如果说,阳明心学美学本体论是为人生理想境界的可能提供本体的依据的话,那么他的审美工夫论则是为人生理想境界的实现提供现实的途径,最终指向的是人生理想境界的落实。所以,人生境界论就成为阳明心学美学的最终的关切。

中国古人承认在社会生活中必须要有一种理想人格,中国传统文化中含有中国文化的根源和饱满的生命力。锐意寻找真正的中国文化精神,自强不息,高扬主体性原则,理想人格才有可能实现,人格的自由和独立,才可以组成自由而合理的社会。当代的不少中国人在近代失去了自己传统的道德精神,因而陷入道德危机:从器物不如人到制度不如人,甚至文化不如人,乃至完全失去了本体自信心;因为对自己的一切不再相自信,因而导致崇洋媚外,完全失去自我文化的价值本位。面对社会转型期存在的人文价值的丧失、道德意识的危机、生命本性的困惑等现象,认真思考人类存在的本质,重新反省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这在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和道德人格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我们今天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境界论的目的所在。

[1]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杨伯峻.论语·公冶长[M].中华书局,1958.

[3]杨伯峻.论语·子路[M].中华书局,1958.

[4]杨伯峻.论语·泰伯[M].中华书局,1958.

[5]杨伯峻.论语·为政[M].中华书局,1958.

[6]杨伯峻.孟子·滕文公[M].中华书局,1992.

[7]杨伯峻.孟子·尽心下[M].中华书局,1992.

[8]杨伯峻.孟子·滕文公下[M].中华书局,1992.

[9]杨伯峻.孟子·公孙丑下[M].中华书局,1992.

[10]陈鼓应.庄子·大宗师[M].中华书局,1983.

[11]陈鼓应.庄子·逍遥游[M].中华书局,1983.

[12]陆九渊集[M].中华书局,1980.

[13]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4]王夫之.船山全书[M].岳麓书社,1992.

[15]潘立勇.朱子理学美学[M].东方出版社,1999.

[16]章国平.陆九渊独立型人格思想的现代价值[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1).

猜你喜欢

杨伯峻中华书局孟子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磨刀不误砍柴工
潜心磨砺 精益求精
陆费逵的出版生活史述论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攘鸡
“客气”词义的源流演变
《论语译注》注释商榷三则
《列子》撰写时代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