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比较之我见

2015-08-15王军平

语文天地 2015年26期
关键词: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表现手法

王军平

《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都是古代游记散文中的名篇,通过对这两篇文章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的比较,在探究欧阳修、范仲淹思想情怀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读者对这两篇文章的理解,强化对古代游记散文“记”的特点的认识。欧阳修和范仲淹这两位宋代的诗文大家,写的游记散文《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都表达了各自的政治抱负,在思想感情和艺术表现手法上既有许多相似之处,又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作为初中课本中的两篇重点篇目,本人在教学中对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现归纳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上的异同

相同点:作者欧阳修与范仲淹同朝为官,都是朝庭重臣,他们的政治主见相同,都是力主革新的政治家,都是北宋著名的诗文家。范仲淹力主政治革新,兴利除弊,正是由于欧阳修支持范仲淹的政治革新遭到贬谪。文章都写于两人被贬之后的庆历年间,都是借景来抒发自己的远大抱负和情怀,两位作者不同于一般的“迁客骚人”,虽然都表述了自己遭贬谪的郁闷,却更重要的是都有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他们所表达的一个共同的主题是与民同悲,与民同乐。

不同点: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所追求的是一中“与民同乐”的政治抱负,表达的是一种“乐”意,这种实质的“乐”是通过“醉”这一表象表现出来的;而《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所追求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抒发的是一种“忧”情(居庙堂和处江湖都“忧”);由于两位作者的写作背景不同,因此两人的感情基调和抒发的情感及表达方式也不相同:《醉》中表述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作者描绘的是一番欣欣向荣的山水之乐,当时作者作为太守在当地治理有方,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官民关系和谐,老百姓的生活富足,所以主要基调是快乐昂扬的,积极向上的。而《岳》文表达主题的方式是直抒胸臆,作者为了劝慰受到政治挫折的好友滕子京和勉励自己,这时联想到自己的仕途坎坷,难免有很多沉重的思考,基调虽是力求旷达,情感尽管先忧后乐,但心灵深处有很多苦涩和隐忧;主题产生的影响不同,欧阳修的“与民同乐”是以后为官者的现实追求,而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是所有为官者终身的一种理想追求。特别对以后文人学者,志士仁人都产生过极大的影响,今天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相同点:(1)两文都是写景抒情散文,都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写景时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做到了以景寓情,情景交融;(2)两篇文章写景都注意了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四季结合,早晚结合;(3)两篇文章都注意了骈散结合,语言生动凝练,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4)文章都采用了烘托对比的手法;(5)两篇文章都能很好地运用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不同点:(1)景物描写给人的感觉不同,《醉》中一开始的景物描写给人以一种秀丽多姿的感觉,但《岳》中的景物描写给人以一种境界宏阔的感觉。(2)句式特点不同,虽然句式都是骈散结合,但《醉》文多用长句子,并且有创新。仅用对偶句式就别具一格,独领风骚。有单句成对的,有双句成对的,还有三句成对的。特别是二十多个“也”字的运用使得文章层次分明,声律节奏起伏,音韵和谐悦耳。这些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情的陶冶,思的飞跃。而《岳》文骈句散句结合,抑扬顿挫,参差有致;四言对偶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3)结构技巧有别,《醉》文以“乐”贯穿全文,但用“醉”的方式来表现“乐”。开篇用长镜头,采用移步换景将视野推进的写法,由“山”到“酿泉”,最后特写镜头点出“醉翁亭”,由亭的得名,进一步说明“醉翁”二字的深意,引出“山水之乐”,接着连用几层描写和叙述来抒写“山水之乐”。此外,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照应和伏笔。细品全篇,“醉”是表象“乐”是实质。文章曲折有致,景致幽深秀美,百姓和平宁静。《岳》文是先叙事——交代写作缘由,再写景——作铺垫过渡,最后议论抒情点示文章主旨。文章结构严谨,文章铺垫、呼应较为突出。(4)对比手法不同,《岳》中整篇文章都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如用阴暗和晴明做对比来烘托人物心情的“悲”、“喜”,从而和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相对比。但《醉》中就没有这样做,山水相映、朝暮变化、四季变幻,只有动静的对比。(5)两文抒情方式不同,《醉》文抒情方式是含蓄深沉,而《岳》文抒情方式则是直抒胸臆。(6)表达方式不同,《醉》文中叙事较多,则明快简洁;描写物美境幽;抒情则深沉含蓄,很少议论。而《岳》文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作者把记事、写景、抒情、议论四者巧妙融合,从而使得文脉结构严谨而不呆滞、条理清晰而有波澜,行文变幻跌宕,曲径通幽,引人入胜。

通过对比,我们认识到两篇文章通过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各自远大的政治抱负,但主题的深度不同,《醉》文含蓄深沉,“乐”中有淡淡的“忧”,而《岳》文则直抒胸臆,士当为天下“忧”中也有苦涩的“乐”;《醉》文表达了欧阳修的与民同乐,《岳》文则表达了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无论景物描写,结构特点,抒情方式,表达方式等表现手法都是同中有异,各有千秋。这种运用比较欣赏的方法在以后的阅读教学中值得我们借鉴。

猜你喜欢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表现手法
拥有一种“超能力”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厚重感
浅析低碳园林营造原则及表现手法
室内园林绿化装饰布置原则及主要表现手法
《岳阳楼记》接受史研究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之异同浅析
范仲淹《岳阳楼记》对清代越南使节岳阳楼诗文的影响
《岳阳楼记》课例赏析
《醉翁亭记》课后片段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