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背影》为例谈初中语文课堂情感教学策略

2015-08-15王国锋

语文天地 2015年26期
关键词:细细品味父爱背影

王国锋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指的是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学生能够获得思想上的感悟,提升个人的情感素养。情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认真地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升学生参与情感教学的主动性,掌握情感教学的策略。

一、注重课堂导入,营造情感教学环境

情感教学中课堂导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在课堂开端进行的设计导入的环节,采用播放音乐或者是游戏活动来渲染情感。让学生回答一些相关的问题,都有助于学生思考,并以积极的情感投入活动之中。总体来说注重课堂导入,有利于学生情感的自然表达,学生顺利进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情感导入过于花哨,不利于学生产生直观的情感印象。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课文《背影》时,教师就可以这样进行课堂的情感导入:“给你们的父母照一张相片,你们觉得是照他们的正面侧面还是背面呢?”同学们纷纷回答是正面。教师接着说:“在照相的时候,大部分都是照正面,在刻画人物时也是进行正面描写。但是我国知名的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在描写父爱时却独具匠心,记录了父亲的背影。他描写的父亲的背影,令无数人读来都泪流满面。你们想知道作者描写的是怎样的背影吗?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背影吗?”学生跟随着教师的思路,对课文描绘的背影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如此课堂导入设计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设置了教学悬念,还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情感教学中良好的课堂导入非常重要,教师要选择情感化的语言,精心设计,鼓励学生用饱满的热情进入到紧张的学习中。

二、细细品味文本词句

初中语文教材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学生在仔细阅读时就会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只有细细品味文本语言,才能深入走进作者内心。初中语文学科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凡是优秀的作品,除了高超的手法、精巧的构思、深刻的主题之外,更加重要的就是他们不同的语言风格蕴涵着不同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背影》的时候,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学生发现父子深情大多都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当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仔细阅读文章,比如让学生自由朗读文章的第四节和第五节,画出文章中体现父子情深的词句,并且说明理由。有的学生就会回答,文章中有一句“本已说定不送我”,其中“说定”证明了父亲原来已经打算不送“我”了,后来又送“我”,一定经过了内心的强烈挣扎,体现了父爱。文章中还有一句“唉,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表达了“我”对当时不理解父爱的深深自责和后悔。细细阅读文本,就会感悟到作者对父爱的深沉的表达。

三、深入挖掘文本的情感内涵

阅读文本时,要让学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文本语言,深入挖掘其情感内涵,获得美感享受。例如,在学习《背影》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进行情感表达:“非常熟悉的作者,他踏着《春》的缓缓脚步,又《匆匆》离去,带我们去观赏梅雨潭的《绿》,又和我们一起欣赏《荷塘月色》的优美,在《背影》这篇闪耀泪光的故事中,我们感到了人世间最淳朴最真挚的亲情父爱”。在情感教学中,还要强调学生要认真感悟文本中描绘的形象。在学习《背影》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将重点放在描写背影的段落,从父亲不辞辛苦地照看行李和不断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对背影有深刻的感悟。关于父亲穿戴的语句真实的体现了父亲的内心情感,在仔细阅读的时候,就会体现父爱的深沉。

为了更好地进行情感教学,教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将经典的课文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升学生的情感是进行文本教学的目标之一。进行备课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结合当时的下岗就业情况,更好地认识自己家里的实际经济水平。有的学生学习文章之后这样说:“爸爸的工厂倒闭,年纪大了,找工作也非常的困难。我看着他紧锁的眉头心里就会感到难过。爸爸对我还是像以前一样的关心。这些细小的关心,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父亲的不容易。”这样就达到了情感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在学习《背影》的时候对自己的父亲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感受到现实生活中深沉的父爱。

情感教学是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合理地选择情感教学的方法。做好情感教学的课堂导入,营造良好的情感体验环境,细细品味文章内涵,有助于学生加深自身的情感体验。还要注重学生开放情感的表达,将情感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认识到语文情感教学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细细品味父爱背影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每一首,我都愿意细细品味
两个背影
不要让父爱成为等待
你给我留下了背影
背影
父爱如山
朱蕙心:让更多人走近江南生活美学,细细品味
你的微笑来的恰如其分
父爱的反复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