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两个环节
2015-08-10董元
董元
摘 要:地理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在地理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去学习,根据教学内容、课堂气氛等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从新课导入、课堂提问两个环节进行探析,以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调动学生学习地理课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新课导入;课堂提问
一、新课导入环节
所谓新课导入是指在具体教学内容开始之前,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一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环节的关键。多数初中生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对地理课有一定的轻视心理,教师在一节课的教学开始阶段要注意运用各种导入技巧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
1.复习导入
复习导入是新课教学导入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既能巩固学生上一堂课所学内容,又能方便引入新知识,这样新旧知识相互结合,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是复习往往比较枯燥,怎么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很重要。比如,“俄罗斯”这节课,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了俄罗斯的自然地理情况,第二课时主要学习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工业、交通、城市等知识点。在第二节课前的复习环节对上节课知识点复习的时候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俄罗斯的自然地理条件对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既回顾了上节内容又引出本节知识点,让学生有兴趣继续学下去。
2.对比导入
对比导入就是用以前学过的课程和本节所要学的内容进行对比,通过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引发学生探讨新课的兴趣。比如,“俄罗斯”的第二课时,可以拿前面学过的日本和俄罗斯进行对比,日本缺乏资源、面积狭小,却是发达国家,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国土辽阔,经济却面临诸多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一下就可以激发起学生对本节学习的热情。
3.实事导入
利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导入新课,用身边的事实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比如,学习“日本”这一节课,可以用日本福岛核泄漏作为切入点,首先展示事件视频和图片,让学生看到核泄漏的危害,引起学生注意,这时画面一转,为什么会发生核泄漏呢?原来是地震引起,日本为什么会多地震呢?进而引入新课,这时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日本了。
4.生活导入
地理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利用地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迅速转换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上来,也是一个可行办法。在学习“地图”这一节的时候,拿来一个汽车用的导航仪,让学生模拟从家到学校的导航,在导航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导航里的所有信息,从而引入到地图知识的教学中。
5.情绪导入
初中生学习地理往往是凭兴趣、看情绪,如果能在上课之初就激发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还是“俄罗斯”这节课,如果按部就班地讲述学生很快就会昏昏欲睡,因为俄罗斯的知识点太多了,地名又不好读和记。我上课之前从网上找了一张清末中国地图,一开始就展示给学生,学生立刻就激动起来,我就顺势加以引导,这节课效果格外好。
二、课堂上教师提问的环节
成功的导入是好的开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要讲究技巧,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紧扣所要讲解的内容,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学会去分析地理知识,课堂提问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课堂提问要紧扣所需讲解的内容
教师在进行提问时,所提问的内容必须要紧扣这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通过提问与回答,分析教学重难点,方便学生理解。比如,“日本”这一课的学习,就可以紧紧围绕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这个问题开展整个教学过程。火山地震是怎么形成的?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形和火山地震有关吗?日本地形影响河流吗?日本的地形气候对经济有影响吗?一连串的问题展开后整个教学就顺利进行,知识点也都一一落实。
2.课堂提问内容要有条理
教师所提问内容必须有条理,循序渐进,符合知识的形成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断向深层次的地理知识挖掘,同时这样还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初中地理主要是自然地理,不外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特别是七年级下册世界的分区基本都是同样的模式,通过一步步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知道:位置、地形影响气候、河流,进而还会影响人文,学生很快就可以独立分析一个陌生的地理区域。
3.课堂提问内容要有利于师生交流
课堂上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除了要针对课堂上讲解的内容,还要想办法提学生喜欢的问题、感兴趣的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比如,最近我在讲“俄罗斯”的时候,教材上说道:“2010年石油、天然气出口的收入占俄罗斯财政收入的50%以上”,我就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这对俄罗斯来说是好还是坏呢?”学生立刻就联想到当前乌克兰危机、俄罗斯经济等话题,兴高采烈地和我讨论起来。
地理教学不仅仅是导入和提问这两个环节,我们还需要在其他方面认真揣摩教学技巧,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最重要的还是让学生喜欢地理,爱学地理,会学地理。
参考文献:
尹赛丽,李晴.初中地理实验教材“活动”的比较[J].地理教学,2007.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