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015-08-07徐光

魅力中国 2015年50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

徐光

摘要:创新是小学生内心深处潜在的一种意识。没有创新意识,就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要想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首先得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从小就让他们在心灵深处萌生感想、敢问、敢闯的探索意志。

关键词:创造管理;创造动机;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是指学习者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的一种心理趋向。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新一代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素质,是当今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旋律。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建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教学观,并以此为指导,从不同方面组织教学。“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时代呼唤着教育教学的改革,时代呼唤着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小学抓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施教、学生求知的主阵地,自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

一、鼓励质疑,诱发创造动机

创造动机是直接鼓励和推动学生从事创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创造动机可以来自儿童的内在动机,也可以来自儿童的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可以相互转化,对于小学生来说外在动机有更直接的激励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鼓励的语言、信任的表情、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启迪他们的创造精神。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质疑提问是创新的开始,而好奇、质疑正好是儿童的天性。例如教学“乘法估算”时,例题21×48是看作20×50进行估算的,学生质疑:“48看作50后,21×50也可以口算,为什么一定要把两个数都看作整十数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赞成这个意见,有的则说:“48看作50,看大2,积就增加了2个21,如把21看作20,就看小1,积减少一个48,估算结果就比较接近精确值,口算也更方便了。有的说:“在日常生活中,估算只要求得到一个估计数,不要很精确。”学生在质疑中得出了估算,根据需要只要方法合理、方便都行。又如:低年级学习“小统计”的例1、例2后,有学生质疑:“每小格可以表示1或10外,还可以表示几?”全班顿时兴奋起来:“可以表示20、100……”“可以表示任何数……”“每小格不可以表示任何数,0及比0小的数就不行。”提的多好呀,尤其是后者,不但对前面的提法敢于质疑,还大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经讨论后,学生知道了根据需要每小格可以表示一定的数量,但不可以表示0(无意义),而比0小的数是可以参加统计的,只是这个内容要留到最后再学习。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质疑,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养成了质疑、敢问的习惯,创新意识的萌芽得到了保护,并逐步形成了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二、引导自主探索,增强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总想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愿和态度。创新意识强的人总能够从不同寻常的独特视觉研究问题,产生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造勇气。创造意识来自于问题的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引导他产生创造的冲动。波利亚指出:“学习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在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的意境。”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掌握规律,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这一过程的酸甜苦辣。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是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在再创造中学会了创造,其意义远远超过了获得知识本身。

三、探究教学规律,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规律往往是人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后提出的,并通过科学实验加以验证的。如果我们的学生能经历同样的实践活动,或许也能发现并提出大胆的猜测和假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加以验證。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得到培养,实践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

四、分组讨论,培养创新思维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对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一些。”教学时,我经常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和想象力。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标新立异,独辟蹊径。

如我在教学“惩乘法的结合律”一课时,通过讨论得出了规律:a×b×c=a×(b×c)。有位学生质疑:a×b×c=b×(a×c)。这是引起了争议,我立即组织小组讨论,再反馈交流,大家理解了那位同学的看法,作为教师的我这时立即给予了表扬。又如我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讨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时,有位学生提出: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因为和书上不同,很多同学不假思索说是错的。我也不表态,而是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在交流中学生忍不住表扬了那位同学,我感到很欣慰。

求异思维难能可贵,教师不能立即给予肯定,更不能予以扼杀,要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求异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因而在现代数学教学中,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树立学生创造性个性品质,是摆在每一个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很好地进行研究。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论研究学习小组在大学生成才转型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