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成效的探析

2015-08-07黄月辉

魅力中国 2015年50期
关键词:教学成效幽默互动

黄月辉

摘要:语文既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又是其它学科的基础,其教学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体教学的成败,而小学语文更是基础中的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成效,是我们从事小学教育者的一个永恒追求目标。本人从事小学教学很多年,也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下面我就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成效的一些具体实践和方法与大家共同分享。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成效;幽默;多媒体;互动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教学的成效性。成效不仅是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更是其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要注重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把幽默融入课堂教学,寓教于乐。

结合教材内容和实际情况在课堂上适当的加入一些幽默元素,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学习知识,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成效一个成功方法。

(一)用幽默有内涵的语言教学,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气氛中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爱上语文课。一是迂回提问,绕着弯子给学生提问,引诱学生们去思考归纳,以激起学习的兴趣。二是留有余地的讲解,在语文课堂上讲课时,有时故意不把问题讲完,让学生们自己去思考,由近及远,启发孩子们的思维。三是采用含蓄的语言,可以是谈古论今,也可以话中有话,增加语言的感染力,让孩子们自己主动去学习回味。四是用亲切委婉的语言讲授教材内容,让孩子们在亲切、轻松的气氛中学习语文,优化教学方法。

(二)提升教师自身的幽默感。

如果我们老师自己具有幽默感,就能吸引学生们听课的注意力。比如在语文课堂上,可以讲一些笑话、引用经典故事、名人趣事等来增加课堂的幽默感。小學生天真烂漫,我们在教学中不一定非要那么严肃,在课堂上巧妙、适当的插入一些和学习有关的笑话和典故,在提高孩子们学习兴趣、加深理解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融洽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

(三)在批评中加入幽默语言。

气势汹汹、粗暴训斥是我们很多老师对违纪学生的处理方法,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这种教育效果十分不理想。如果在批评中加入一些影射、模拟、转移的幽默语言,这样既能达到教育违纪的目的,又不伤害孩子们的自尊心。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把声音、图像、语言、文字融为一体,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更加了广阔的平台。科学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教学,让孩子们在学习语文时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情绪,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效。

(一)用多媒体拓展课本知识,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深挖教材,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在教学《扁鹊治病》、《草船借箭》、《小英雄雨来》等课文时,我们可以先在多媒体上播放与这些课文有关的动画录像,形象生动的表现出当时的故事情境。然后老师恰如其分把课文内容引入情境,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根据故事中精彩内容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学生们在这种气氛中,学习语文就会越来越感兴趣。

(二)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语言富有感染力,而且很优美、生动。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形象、具体,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做好学生的引导和开导工作,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课本上的语言文字变得更加形象具体。如我在教学生朗读课文时,就利用电脑、录音机这些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边读边录,边读边放,让学生跟着录音有感情的朗读。而且还配上优美的音乐,不失时机的播放一些与朗读的课文相关的画面,给枯燥的语言文字添上了色彩,转化成了具体可触摸的形象事物。在这样的情境中,小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强,会不由自主的投入朗读中去,提高了语言感受能力。

(三)用多媒体技术突破语文知识的重点、难点。

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不足,在语文学习中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体验比较肤浅。教师在拟定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化形象为具体,变静为动,对突破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很有帮助。融合了声音、文字、图像和颜色的多媒体课件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解决语文知识重点、难点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开展互动教学,建立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成效,必须重视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积极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结合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外界学习环境,构建形成一个平等、互动、互助教学氛围。可以是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也可以是学习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个体与个体的合作。

首先,构建互动教学模式要从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出发,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主体。在互动教学中,我们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语文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开展互动,逐步让孩子们形成自主学习探究的观念体系。在交往、探究中孩子们获得了语文学习的信心,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小学生对不同的见解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质疑,让孩子们主动去发现、解决问题。

其次,互动式教学必须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不同的学生必然存在个体差异,我们要尊重这种个体差异,发挥他们的特长。积极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优势,用兴趣、动机促使学生的获得学习和体验的动力。

再次,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开展探究性互动教学。在现代教学理念中学生不再是学习的被动个体,而是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的独立个体。探究性互动教学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开发小学生的智力,让课堂变成探究新知识的场所。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儿童启蒙时期,自己主动学习的意识薄弱,认知水平比较低。有鉴于此,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先进的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一切从孩子出发,充分尊重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引导和启发,积极探索研究教学方法,让他们便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冯翠琼.教育教学论坛.2013-12-11

[2]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王利峰.中国校外教育.2014-12-10

猜你喜欢

教学成效幽默互动
职校物理教学如何优化整体效果
注重兴趣培养提高体育教学成效研究
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研究
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百万英镑》的创作艺术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美国导演昆汀电影的幽默元素分析
生活化教学中提升数学教学成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