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与常态教学的融合之道
2015-08-07范胜芬
范胜芬
[摘 要] 探究性学习方法随着初中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初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 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当前不容乐观,迫切需要提高教学质量. 实施探究性学习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文针对探究性学习和初中数学常态教学的融合进行了探究,以期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教学体会
初中数学教学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在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创新能力与严谨的数学思维能力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然而,初中数学课程比较枯燥乏味,许多初中生对初中数学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烦的学习心理. 为此,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初中数学的奥秘. 本文针对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探究性学习与常态的课堂教学有机融合进行了探讨.
提出问题,引导探究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则常常可以吸引住学生之注意力,激活出学生之数学思维,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一般来说,恰到好处的数学问题可以较快地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富有挑战性以及鼓舞性的数学问题可以不断激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细胞,充分调动出初中生深入学习、深入思考之积极性,同时快速地将初中生带入自主学习、原意学习之数学思维境地. 需要指出的是,有的初中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但是不一定可以找到妥当的解决方法. 为此,教师应该适时地引导学生学会跟教师密切合作,开展探究性学习. 教师与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不断追问与补问,则可以进一步促进初中生理解数学内容之本质,不断促进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更好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成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主体,进而打造出高效的数学课堂.
创设情境,开拓探究
可以说,数学这门课程是来源于学生生活的,往往许多初中数学问题,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学生生活实际而创设的. 为此,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创设教学情景之方法. 一般来说,初中数学学习大部分是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而开始的. 为此,在初中教材的具体编排过程中,往往会运用一小段的日常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例子来当做引子. 比如,在传授不等式这个教学知识点时,笔者就以天平的平衡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在天平两端适当增减砝码的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不等式之性质,进而激发出学习的兴趣,让死板的不等式公式有了比较鲜活的、具体的实物印证. 笔者的体会是,通过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大幅度激发初中生的强烈的好奇心,促进初中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点燃初中生解决问题之强烈的欲望,将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学习.
亲历探究过程,主动获取新知
探究性学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教师应该让学生在亲历探究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获取数学新知. 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向学生提供能够让学生实施自行探究的数学材料. 比如,在传授“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跟已知△ABC全等的三角形,并提出需要“几个跟边或角的大小有关的条件”的问题引导初中生进行不断探索. 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三角形存在三边及三角的思路去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许多不同的条件,如两角一边、一角两边等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学生在亲历探究中可能会或多或少地心生一些困惑,有时还会产生一点偏差,此时教师应该适当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及时纠正学生的思维偏差.
教师在组织及引导学生进行亲历探究的过程中,应该高度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要倡导怀疑. 教师应该不断倡导学生对任课教师之示范探究方面的怀疑,倡导学生对教材以及存在的结论提出自己的怀疑,使其拥有怀疑态度与怀疑精神,同时积极鼓励学生针对自己所怀疑的某一个问题,实施多渠道探究,并敢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与见解. (2)鼓励发问. 教师在学生实施探究学习的初始,就要注意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以及激发学生提问的热情. 若学生能够在亲历探究过程中,可以做到经常问这是为什么,并具有进一步揭示矛盾的精神,在实践探究中发现不足之处,进而找到探究学习之突破口,则定能比较好地完成数学探究性学习. (3)注意引导行动. 俗话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强化学生对数学探究性问题付之行动,并引导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亲身实验,唯有如此才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探究活动当中不断获得数学真知,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加深拓展内化,学会解决问题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一个相同的数学问题,可以说认知程度不一样的学生往往会存在不同的反映. 初中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所获得到的知识,有可能只是表面性的认识或者零散性的认识,也有可能是不正确的. 因此,教师应该认真组织初中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合作与评价,促进初中生能够在认知上可以相互启示、相互补充,进而不断深化对数学知识点的深刻理解,让数学认知能够拓展内化,顺利完成数学认知结构的准确建构. 比如,在传授特殊平行四边形有关证明的知识点时,可以运用如下问题:(1)依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的中点,并得到一个四边形EFGH,请问四边形EFGH属于什么样的四边形?(2)要使这个四边形EFGH为菱形,则要对四边形ABCD添加什么样的条件呢?笔者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了回顾与复习,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思考与讨论. 针对要使四边形EFGH成为菱形,学生甲认为:四边形ABCD是矩形或正方形;学生乙认为: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学生丙认为:对四边形ABCD添加一个AC=BD的条件. 这几个答案到底是对是错呢?班上学生针对这几个观点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最后达成共识:这几个答案均是正确的. 为此,笔者就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拓展内化知识点:如果要让四边形EFGH成为矩形、正方形,那么又要添加什么样的条件呢?这种拓展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思考,进一步开动脑筋,在探究活动中充分地发挥主导作用,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真知.
分析结论,加强交流合作
学生经过探究,在学习上都会形成自己的见解,为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将自己的见解跟大家一起分享、一起交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师应该及时调整初中数学的教法,不断探讨更加有益于学生学习进步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协同合作,只有加强交流合作才可以全面总结分析探究结果,有效提升探究质量. 同时,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初中数学教材,力求把初中数学知识更加实际化,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可以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取得学习成功感以及享受学习乐趣.
结语
在初中数学常态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能够更好、更顺利地获得数学应用技能,科学适宜地编排若干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可以说是极其必需的. 教师在常态教学中,要不断发挥出探究性学习之特殊的教学价值及教学功能,使得探究性学习活动能够扎根在初中数学知识的生成及具体应用当中,有效地融入初中生的个体学习当中. 教师要对不同的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给予精准判断及剖析,使之成为探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素材. 此外,教师应该着力分析学生的认知现状,全面摸清学生需要怎样的数学知识,而这些知识该通过何种途径进行建构,在这多种路径中是否存在最方便与最有效的途径呢?这些问题都要仔细分析,只有分析透彻了,才可以让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基础夯实,这样所设计出来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才会成为学生之迫切需要的.
总之,探究性学习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种应用价值比较高的学习模式. 教师应该高度重视探究性学习的意义,凸显出学生主动参与的优越,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改变过去被动的学习状态,不断挖掘出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而让初中数学常态教学更具活力,大幅度提升初中课堂教学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