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体验所以精彩
2015-08-07高爱红
高爱红
[摘 要] 体验式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重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结合具体情境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在让学生进行体验学习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体验什么、如何体验,从而学会体验,使学生在体验中更好的成长.
[关键词] 初中数学;体验式学习;精彩课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来感受到知识对于成长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探究,营造出和谐、愉悦的新课堂. 体验式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重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结合具体情境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在让学生进行体验学习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体验什么、如何体验,从而学会体验,这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需.
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什么
体验性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有效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来发现问题,并在自主建构数学模型的同时寻求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起活动的经验,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但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学生去亲身体验,那样既没有必要,也浪费了时间,在教学中哪些才是需要学生进行体验的呢?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纷呈.
1. 体验显性知识的内在联系
初中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都是显性的知识,它们是学习数学的基础,需要学生通过体验来理解它们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而将知识转化为学生自我认知的一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且不可只是让学生记住结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进行体验与建构,在已有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来同化、感悟新知识,充实和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形成新的认知体系.
如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时,对于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体验来感知和理解. 如异号两数相加,教师可以举例为“如果我有10元钱,借出去6元,那么我现在有多少钱?可以列式为10+(-6)=4;如果我欠别人10元钱,现在有了15元,那么还完后还有多少钱?列式为(-10)+15=5. ”由此可见异号两数相加时符号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再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从而帮助学生轻松理解法则.
2. 体验隐性知识的深刻内涵
数学思想方法隐含于显性知识中,是数学理论的精髓,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与方法,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对于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思想与方法的教学虽然不需单列出来,但是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进行体验与感悟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只有把握好这一主线,学生的数学素养才能得到最大化的提高,也才能真正把握住数学的本质与内涵.
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可以让学生体验解不等式与解方程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向学生渗透类比的思想. 这样进行教学,学生不仅很轻松地掌握了不等式的解法,同时也为以后其他内容的学习提供了方法,如在学习分式的运算时,完全可以类比分数的运算等等.
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验
数学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让学生体验的过程,学生以生活情境为背景,在体验中自主发现新知,通过动手操作来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借助于反思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使数学学习成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让学生如何体验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就是让学生懂得为什么学习数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喜欢学习数学.
1. 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的重要性
在教学时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能够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从而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亲切. 创设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将直观的生活体验抽象为数学模型,在建构中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用现实中的轴对称图形作为教学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中进行探究,发现轴对称的性质. 同时逐步推进,由生活实例过渡到具体的数学知识,由表面现象抽象为数学原理,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在实践操作中体验知识形成过程
实践操作是学生体验知识形成发展过程的重要手段,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中进行自主体验,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操作中进行再现,既方便了学生理解知识,又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积累起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真正体验到学习带来的乐趣.
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算一算等方式来探究平行四边形和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从边、角、对角线、对称性等方面进行总结,把握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进行体验,使性质跃然于纸上,也就使它们的区别直观显现在面前,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方便了学生记清、记准它们的区别.
3. 在回顾反思中将体验延伸到课外
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反思的良好习惯,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猜想、实验、分析、验证来探究出解决的方案,将体验性学习延伸到课外的活动中来. 学生在反思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应用意识与创新能力,在不断反思中促进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数据在我们周围》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的基础上,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数据,利用统计图表等形式来进行描述与分析,从而让学生在反思中得到进步,在体验中感受到数学对于解决生活中问题的重要作用. 这样也就养成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问题的习惯,从而真正培养起学生的良好数学素养.
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体验
学会体验是良好学习能力的体现,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体验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会体验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态度,是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标志,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不断体验,学生就能够全方位地掌握知识与技能,积累起数学活动经验,从而生成精彩的数学课堂.
1. 前导性学习,初步体验学习内容
在预习环节,让学生先初步体验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使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并思考新知识与已学过知识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在初步体验了学习内容后,也可以为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做好铺垫,方便在课堂学习时向更深层进行挖掘,从而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早上日出的情景,让学生初步体验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探究三种位置关系中弦心距与半径的数量关系,从而为新知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得新知水到渠成,自然而流畅.
2. 主题性活动,体验知识发展过程
在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出有效的情境,营造出和谐的氛围,设计好主题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从而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 在教学经历中,学生可以体验知识的来龙去脉,在教学模拟中,学生可以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在参与活动中,学生又能够体验知识的真实内涵,从而使课堂充满精彩,呈现出灵动.
3. 后续性学习,体验知识应用拓展
课堂上的学习只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将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通过实践性作业等方式来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可以更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后续性学习不仅是对于已学知识的延续,还是为了向新的知识发起冲刺,既在体验中得到拓展,又为新知学习提供方法,使数学学习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良好发展趋势.
如在学习完《图形的相似》后,对于不能直接测量的问题可以进行一个总结,让学生综合已经学过的知识,设计出不同的测量方法. 如可以用三角形的全等,可以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还可以用相似,这样的拓展使问题解决呈现出多样化的情形,对于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体验性学习是一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实践和反思获取知识的良好学习方法. 在体验什么、怎么体验中让学生学会了体验,从而也就掌握了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得课堂教学精彩纷呈,课堂教学效果优质高效. 同时学生在体验中提高了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