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现秘密到解开秘密
2015-08-07王宏进
王宏进
[摘 要]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课堂开始,通过设疑猜疑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学过程中,简单举例,由学生自己模仿实例,探索规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发挥. 核心知识的揭示,经历了“知错—纠错—树立正确观念”这一过程.
[关键词] 发现;线索;参与;助力;纠错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1. 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等活动,引领学生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2. 通过变换、联想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概括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并渗透通过现象看本质和变中不变的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归纳出定律
教学难点:抓住等号左右两边算式的特征和联系,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设疑激趣,初步猜测
1. 口算
师:观察这三组计算题,你发现什么?
生1:左边的三道算式都是先求和,再相乘.
生2:我发现第一组算式,其实左边表示10个5,右边表示2个5+8个5,所以结果相等.
生3:后面两组算式也是,第二组算式就是“12个3等于2个3+10个3”;第三组算式就是“20个4等于9个4+11个4”.
教师提出疑问:你们真厉害,你能猜一猜,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吗?
2. 我们观察这两边口算题的结果怎样?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等号左右的算式一样吗?
设计意图 通过三组算式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让学生从算式的结构上感受先求和再相乘等于先分别乘再求和;有了寻根问底的动力,让学生仔细分析,从数据看是相等的;接着学生产生了为什么会相等的疑问,进而从乘法意义思考,从算理入手,这些现象也是科学的;最后,从三个方面综合,发现都是相等的,似懂非懂地能“猜测老师的下一步意图”,有了产生猜想的动力,也就有了揭示秘密的愿望,进而更有兴趣完成下面的学习了.
3. 教师设疑:为什么上面算式不同而结果相等呢?结果相等的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刚才你们又是根据什么秘密猜出了最后一道口算的?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指导探索,主动参与
1. 出示例题
学校将要召开春季运动会,为运动员准备一套运动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情境图,根据图中的信息,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列出算式.
汇报解题思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板书:(65+45)×5,65×5+45×5.
师:观察两个算式计算结果怎样?可用什么符号连接?并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个算式. (65+45)×5=65×5+45×5
师:左边的算式是什么意思?
生:先算一套多少元,再算5套一共多少元.
师:那右边的算式呢?
生:先分别算出5件上衣和5条裤子各多少元,再相加算出一共多少元.
师:同学们对算式已经有了正确的理解,那下面这道题,你也能像这样理解吗?
2. 接着出示
食堂买来一些大米,每袋30千克,上周吃了16袋,这周吃了14袋,一共吃了多少千克大米?
师:你会列式吗?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师板书. (16+14)×30,16×30+14×30.
师:同学们,看看这两道算式,老师感觉左边的两道算式蛮像的,你们觉得呢?你能说说它们像在哪些地方吗?
生1:左边的算式,都是先两个数相加,再相乘;右边是先分别相乘,然后再相加.
生2:每组算式左右两边都是相等的.
3. 学生迅速口算与相关验证,组成等式.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思路,解决了同样的问题,通过计算我们发现,两边的算式都相等. 因此我们可以用等号把两边相连.
师: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特点呢?你能不能用自己话说一说.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等式的特点.
师:像这样的算式多不多?你能像黑板上这样,再写一道这样的等式吗?
学生尝试写. 先小组交流,再个别汇报,选择4组算式,板书黑板上.
如何验证它们是相等的?(引导学生用计算的方法验证)
设计意图 有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才能真正体现学习的主体性. 在例举乘法分配律的算式过程中,教师只出示两组算式,其余算式由学生自己模仿出示,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发挥,积极思考相同规律的算式,再举例验证猜想,发现规律,以此探索乘法分配律的内涵.
尝试讨论,主动感悟
1. 观察思考
师:从上课到现在,我们一共写了6组算式,它们结果相同,可是算式不一样,我们来找找看,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等号的左边都是一些怎样的算式?
生:等式的左边都是两个数先相加.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小结“两个加数的和乘一个数”并板书)
师:仔细观察等号的右边,这边的算式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和左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
生:右边的算式是两个积相加.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完善小结“两个加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把积相加”并板书)
2. 探究发现
师:观察这些算式,等号左边有什么共同点?右边呢?等号左右两边有什么联系?endprint
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板书说一说.
师用规范的语言帮助学生小结:等号左边的算式都是“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等号右边的算式都是这“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两个加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不同的乘数;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一个乘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相同的乘数.
3. 总结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对几组算式的再次观察思考,帮助学生逐步归纳出乘法分配律,由学生自己的语言组织到教师的规范语言,既让学生自己学会归纳总结,也给学生呈现了严谨的数学知识.
师:像这样的等式多不多,能写完吗?
生:写不完!师板书省略号.
师:那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个规律吗?
学生自编公式,集体汇报介绍自己写的公式.
师:谁愿意将你的思想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1:用文字表示(一个加数+一个加数)×一个数=一个加数×一个数+一个加数×一个数.
生2:我用图形表示,(○+□)×△=○×△+□×△.
……
学生汇报后,师:真棒,同学们的想法具有很高的数学价值,都反应了乘法分配律的特点,那么数学家们是怎样表示乘法分配律的呢?
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出规律,揭示课题.
师:数学家们也有类似的想法,人们在学习和研究中,逐步统一了这个规律的表达方式,于是有了这个字母表达式,简洁明了,咱们说起来就方便多了. 这就表示了乘法分配律——(a+b)×c=a×c+b×c.
4. 通过交换算式的位置,让学生感受“分配”的含义,完善认识.
师:现在我们一起再来回顾刚才的等式,从左向右看,也就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调换算式位置)而这样看来,可以吗?倘若两个数同一个数分别相乘,也可以将这两个数先加起来,再同那个数相乘,所以,数学家们给这一规律起的名字叫——乘法分配律.
师:谁再来说说什么是乘法分配律?(学生自己再完整地说)
设计意图 学生由不清楚,到逐步清楚,最后完全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是经历了知错—纠错—树立正确观念这一过程. 这一过程是学生在学习获取知识的时候不可缺少的. 教师不能直接地、笼统地告诉学生乘法分配律,需要的是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疑问. 更有甚者,需要学生的“出错”,一步步扎实地把知识的过程呈现给学生,最终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回顾旧知,深化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简单运用与初步拓展,丰富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点评)
从发现秘密到解开秘密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教研室 詹明道
秘密是激发孩子好奇心的“武器”,有了好奇心,孩子更加乐于探索,乐于学习了. 乘法分配律的秘密在于:不同形式的算式,结果竟然是相等的. 从不同到相同,学生必然有疑问,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及时抓住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在充满好奇心的情境中完成学习.
一、好奇兴趣是“线索”
怎样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能关注学习的内容,教师的引导是非常关键的!从几组简单的口算题入手,让学生在口算的基础上,心里起了疑问,为什么每组算式的结果都是一样,有寻根问底的精神!让学生抓住“线索”,能“顺藤摸瓜”,一步步走向学习当中,走向知识的核心.
二、主动参与是“助力”
当学生愿意学习,能主动参与的时候,也是学习最有效率的时候. 在教学中,设计出能让学生主动参与的环节,有适合学生参与的内容,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 有了主动参与,学生学会了仔细观察,用心思考,把乘法分配律的规律找到,自然也能用自己的理解说出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这样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感悟和理解有了强力的“助推力”.
三、知错纠错是“良方”
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出错—纠错”的过程,在不断的错误的产生中,理解知识,学习本领. 当学生有了错误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的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让学生的错误成为学生学习正确知识的“一剂良方”. 学习了新的知识,不单单是局限在书本习题的学习,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新知进行延伸、扩展、升华,从而产生新的问题,有新的思考,达到学习的更高境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