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朴术颗粒提取工艺的研究

2015-08-05翟光喜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5期
关键词:陈皮滤液白术

安 芸 翟光喜

1 山东大学药学院,山东省济南市 250012; 2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过敏性鼻炎,又称应急反应性鼻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同时也是居民常见的4种“疑难杂症”之一。西医治疗药物对于过敏性鼻炎这种一系列因素造成的疾病只能起到缓解病情的作用,并不能从深处治疗疾病,且存在很大的副作用,远期治疗效果不明显。而中医治疗是以辨证论治的原则,对于疾病的发病特点,结合环境变化,可以祛除病灶,达到治疗效果。中药制剂具有多组分、多治疗、多途径的特点,前景广阔,本课题新研制的朴术颗粒即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朴术颗粒处方中含五味中药,本文对其提取工艺进行研究。

1 材料

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LC-2010A);白术、厚朴、陈皮购自亳州药材市场,经鉴定为正品;厚朴酚对照品(上海原叶生物公司);和厚朴酚对照品(上海原叶生物公司)

2 方法

2.1 测定方法

2.1.1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测定。色谱条件和系统适应性试验:以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异丙醇∶水(36∶21∶3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4nm,流速1.0ml/min,柱温35℃。

供试品溶液制备:精密称量取相当于1g生药的提取液或浓缩膏,放入磨口锥形瓶中;加入25ml甲醇溶液,振摇1h,密封保存24h,滤过,取续滤液10ml加入50ml容量瓶,加甲醇至刻度,摇匀。

对照品溶液制备:取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对照品,精密称重,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厚朴酚40μg、和厚朴酚24μg的溶液。

2.1.2 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色谱条件和系统适应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相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30∶70)为流动相,蒸发光检测器作为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5℃,载气流速为2.7L/min。柱温:30℃,以黄芪甲苷计理论塔板数不得少于4000。

供试品溶液制备:精密称量取相当于1g生药的提取液或浓缩膏,装入磨口具塞锥形瓶中,加入25ml甲醇;称重,超声波超声30min,精密称重补足重量;滤过,蒸干滤液,残渣加20ml水溶解,先用水饱和正丁醇进行萃取3次,20ml/次,合并正丁醇液;再用氨试液萃取正丁醇液2次,30ml/次,正丁醇液蒸干,加甲醇溶液转移到25ml容量瓶至刻度,摇匀。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取黄芪甲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重,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即得。

2.1.3 得膏率测定。得膏率=(干膏量/所取药材总量)×100%。

2.2 初步工艺研究 中药复方在临床应用时多以汤剂为主,因此需要对本处方进行全处方全水煎煮和水煎煮醇沉方法,考虑处方中白术、陈皮等有效成分的性质,因此设计50%乙醇提取进行比较。

方法一:取处方1倍量,加水8倍量,煎煮2次,每次煎煮1.5h。8层纱布滤过,合并滤液。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60℃)。

方法二:取处方1倍量,加水8倍量,煎煮2次,每次煎煮1.5h,滤过,合并滤液,加热浓缩至相对为1.05~1.10(60℃),加乙醇至纯度为70%,放置24h,滤过,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备用。

方法三:取处方1倍量,加入8倍量50%乙醇进行回流,回流2次,1.5h/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备用。

分别对工艺一、二、三进行得膏率、有效成分转移率测定、比较。

2.3 醇提工艺筛选

2.3.1 单因素考察-乙醇浓度条件筛选。处方中陈皮中橙皮苷、白术中苍术酮、厚朴木质素类等有效成分为极性很弱的物质,因此采用乙醇进行提取以实现提取完全,同时为节约生产成本,对提取所用乙醇浓度做单因素考察。方法:分别取处方中陈皮、白术、厚朴各1倍量,分别加50%乙醇溶液,60%乙醇溶液,70%乙醇溶液,80%乙醇溶液,各8倍量,加热回流1h,提取2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溶液无醇味。减压低温浓缩至浓度为1g(生药)/ml(相对密度1.10g/ml,60℃)得清膏。

取上述清膏,分别测定得膏率,按照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

2.3.2 多因素考察-正交试验。(1)正交试验方法:以提取次数(A)、提取溶剂量(B)、提取时间(C)为因素,设置三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L9(34),提取次数设置1、2、3次3个水平,提取溶剂量设置药材量的6/4/2倍(6/4/2表示第1次6倍量,第2次4倍量,第3次2倍量)、8/6/4倍、10/8/6倍3个水平,提取时间设置1、1.5、2h3个水平。按照以上方法进行试验,以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含量、得膏率为指标,以数值权重方法进行折算,公式为综合评分=(有效成分/表中有效含量max)×0.8+(得膏率/最大得膏率)×0.2。计算平均值(K)和极差(R),进行方差分析,得出最佳提取工艺。(2)正交试验结果验证:分别取处方1倍量,按照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验证试验,以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得膏率为指标,比较其差异程度。

3 结果

3.1 初步工艺研究试验结果 不同提取工艺得膏率分别是:工艺一为35.13%,工艺二为27.76%,工艺三为32.04%。不同提取工艺的有效成分转移率见表1。

3.2 单因素考察试验结果 乙醇浓度筛选试验结果:乙醇浓度为50%、60%、70%、80%时,得膏率分别为28.45%、26.06%、25.94%、25.87%,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量分别为 0.41g、1.34g、1.37g、1.41g。

表1 不同提取工艺的有效成分转移率比较(%)

3.3 多因素考察试验及方差分析结果 见表2、3。

表2 正交试验结果

表3 方差分析结果

3.4 正交试验结果验证 见表4。

表4 正交试验验证结果

4 讨论

初步工艺研究结果显示,传统工艺即全方水提取得膏较高,全处方水提醇沉方法和全方50%醇提虽然使得处方得膏下降,但是处方中有效成分转移率较低,得膏增加表明处方中原药保留量很大,造成后期制粒底物量增加,单位质量颗粒所载有效物质减少,不符合现代中药中“精”的原则,即精制的要求。

全处方传统水煎煮得到的水液含有大量的糖类与树胶,造成水液黏稠,同时方中白术的苍术素等挥发油,陈皮中的橙皮苷,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提取率很低,造成有效物质损失严重,故为了提高全方中非极性有效成分如挥发油、黄酮、木质素等提取效果,应采用中等浓度的乙醇进行提取。黄芪等含有黄芪甲苷等水溶性较好的有效成分,为了提高其提取率,可以单独采取水回流提取。茯苓药材主要以多糖含量为主,多糖在水中溶解度较高,可采用水提。采用分提工艺可以达到降低得膏的目的,因此,针对本处方中不同药材可以设计以下提取方法:白术、陈皮、厚朴采用中度浓度乙醇提取;虽黄芪和茯苓都是水提,为了降低得膏,黄芪可以采用水回流提取,茯苓采用水煎煮提取,本文仅对白术、陈皮、厚朴合提工艺进行了筛选、研究。

单因素考察结果显示,采用50%乙醇提取时,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提取率很低,得膏率较高,不能实现有效成分煎出,且杂质较多。采用60%乙醇、70%乙醇、80%乙醇提取时,得膏率和有效成分含量相差不大,考虑生产成本,可采用6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

多因素考察结果直观分析,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RA>RC>RB,A(提取次数)为主要影响因素,B(提取溶剂量)、C(提取时间)为次要因素。同时A3>A2>A1,因此最优条件为A3即提取3次;B2>B3>B1,B2为最优条件即加入乙醇量分别为药材量的8倍、6倍、4倍;C3>C2>C1,因此C3为最优溶剂条件即提取时间为2h,通过直观分析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A3B2C3即采用60%乙醇提取3次,加入乙醇量分别为药材量的8倍、6倍、4倍,提取时间为2h/次。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因提取次数即因素A为显著条件,因此提取次数选择A3即提取3次,而B和C为次要因素,因此为了考虑成分与工作试验关系,提取溶剂倍量选择B2即加入乙醇量分别为药材量的8倍、6倍、4倍,提取时间选择C2即提取时间为1.5h。通过方差分析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A3B2C2即采用60%乙醇提取3次,加入乙醇量分别为药材量的8倍、6倍、4倍,提取时间为1.5h/次。

优选最佳工艺A3B2C2与直观分析最优条件进行验证试验得出结果差异不大,故考虑成本与时间,选择最佳工艺为A3B2C2,即60%乙醇提取3次,加入乙醇量分别为药材量的8倍、6倍、4倍,1.5h/次。

[1]尚海花,肖学凤,廖茂梁,等.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0,33(6):467.

[2]文洁,朱建梅,李捷,等.玉屏风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实验研究〔J〕.中成药,2011,33(6):934.

[3]杨娥,钟艳梅,冯毅凡.白术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2,28(2):218.

[4]李晓芳,张健康,王慧鸾,等.陈皮的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2014,(3):76-78.

[5]凌宗全.白术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5):105-106.

[6]朱培芳,孙海林,李文军,等.HPLC测定云厚朴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含量〔J〕.光谱实验室,2013,30(5):2155-2156.

[7]郑礼娟,秦昆明,蔡皓,等.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白术芍药散提取工艺〔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0):1504.

[8]吴昊,宗志敏,张赣道.响应面法优化陈皮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85-13987.

[9]李锐,陈中兰,肖宏,等.厚朴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J〕.中国药业,2011,20(10):47-48.

猜你喜欢

陈皮滤液白术
卡西米罗·吉塞拉的诗
长填龄渗滤液MBR+NF组合工艺各处理单元的DOM化学多样性
陈皮很养生 但不宜久服
某渗滤液收集池底部防渗层鼓包的分析与治理
蛇胆陈皮制剂中陈皮UPLC指纹图谱
老龄化垃圾渗滤液脱氮预处理技术及发展趋势
碟管式反渗透工艺在垃圾渗滤液零排放中的应用
相同栽培条件下不同来源白术中5 种有效药用成分测定与比较
王付教授运用白术治疗便秘经验
白术的不同炮制法对临床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