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疫调节T细胞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中的作用

2015-07-31唐文珏

当代医学 2015年16期
关键词:发组障碍性亚群

唐文珏

免疫调节T细胞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中的作用

唐文珏

目的 探讨免疫调节T细胞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初发再生障碍性贫血(AA)40例。分组:(1)初发AA,20例,临床诊断符合小儿AA的诊疗建议,且入院前未接受相关治疗。(2)缓解期AA,20例患者再生障碍性贫血经免疫治疗后,临床指标提示造血恢复。(3)对照组,选取与之匹配的正常儿童20例。检测外周血CD4+、CD8+、NK及Treg细胞群数量及比例。结果 初发组CD4+及Treg细胞比例(26.8±3.2、3.3±1.1)较缓解组(36.6±3.0、5.9±1.4)及对照组(38.7±7.2、6.0±1.5)低(P<0.05),而CD8+的细胞的比例(38.4±6.2)、较缓解组(32.1±4.5)及对照组(28.7±7.5)高(P<0.05);初发AA CD4-/CD8+的值为(0.74±0.2)较缓解组(1.2±0.3)及对照组(1.4±0.5)低(P<0.05);缓解组与对照组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发组(15.7±4.0)、缓解组(18.2±3.2)与对照组(19.2±5.3)的NK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显示AA患者的造血功能的衰竭与T细胞亚群比例失衡有关,支持了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参与AA发生。

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功能紊乱;免疫调节T细胞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AA)是以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1]。AA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免疫紊乱成为AA发病机制主要研究方向,主要包括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细胞因子数量及功能异常等方面[2]。本文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比例和血清细胞因子含量,探讨免疫调节T细胞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初发再生障碍性贫血(AA)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个月~14岁,平均年龄6.5岁。分组:(1)初发组AA20例,临床诊断符合小儿AA的诊疗建议[3],且入院前未接受相关治疗。(2)缓解期AA2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经免疫治疗后,临床指标提示造血恢复。同时,选取与之匹配的正常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男女各10例,年龄3个月~14岁,平均年龄7.2岁。

1.2 方法 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取外周静脉血2mL,乙二胺四乙酸(美国sigma)抗凝后备用。采用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临床应用型(EPICS-XLII MCL)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8+、NK及Treg细胞群,其中淋巴细胞亚群测定采用SimuhestTM IMK-Lymphoeyte诊断试剂盒(美国BD公司)。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结果 初发组CD4+及Treg细胞比例较缓解组及对照组低(P<0.05),而CD8+的细胞的比例、CD4+/CD8+的值较其他2组高(P<0.05);缓解组与对照组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的NK细胞比例差异无明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各组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结果比较(x±s,n=20)

3 讨论

传统学说认为,在一定的遗传因素及后天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下,AA主要通过三种机制发病:(1)“种子”学说,即原发性、继发性造血干细胞缺陷;(2)“土壤学说”,即造血微环境异常;(3)“虫子”学说,即机体的免疫异常[4]。其中,免疫异常被认为是AA的主要发病机制。T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中的主要效应细胞,其总数、各亚群数量及比值均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维持着动态平衡,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的生理状态。研究表明,AA表现为外周血

T细胞亚群的失衡:CD4+细胞及Treg细胞比例的减少,CD8+比例的增高,CD4+/CD8+比值的减少[5]。CD4+细胞有多种亚群,根据其分泌的细胞因子不同可分为辅助性T细胞1(Th1)与

Th2。研究表明,虽然AA患者外周血CD4+细胞数量减低,但其亚群Th1数量异常增多,Th1主要分泌IL-2、IFN-γ等负调控因子而导致骨髓造血衰竭[6]。另外,CD8+细胞不但能直接抑制骨髓造血细胞,还能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释放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负调控因子而抑制造血[7]。初诊AA患者CD8+数量增多,缓解期患者及正常人减少,表明其在AA发病起负调控的作用。Treg是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细胞群,通过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来阻止损伤性免疫病理的发生,维持机体免疫平衡[8]。通过分泌IL-4、IL-10及TGF-β等细胞因子调节Th1与Th2的比例平衡。当体内Treg减少时,可导致Th1与Th2的比例失衡;同时,不能抑制机体过度分泌IL-2,免疫耐受机制被破坏,自身活化性T细胞大量增殖,体液免疫亢进,导致再障的发生[9-10]。本研究结果显示,初发组CD4+及Treg细胞比例较缓解组及对照组低(P<0.05),而CD8+的细胞的比例、CD4+/CD+8的值较其他2组高(P<0.05),与国内外报道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AA患者的造血功能的衰竭与CD4+细胞及Treg细胞比例的减少,CD8+比例的增高有关,佐证了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参与AA发生。

[1] 蒋白丽,李建平,李文倩,等.CD8+T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中的作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4,22(2):569-572.

[2] Young NS,Scheinberg P,Calado RT.Aplastic anemia[J].Curr Opin Hematol,2008,15(3):162-168.

[3] 谢晓恬.儿童再障碍贫血的临床诊断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J],2012,27(15):1141-1143.

[4] 黄国清,刘秋爽,程永红,等.调节性T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意义[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28(7):645-647.

[5] 王方,金润铭.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0,37(2):128-131.

[6] 李玉云,谢扬虎.再生障碍性贫血惠者血浆IL-3和IL-8水平的检测[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3):293-294.

[7] 王宁玲,王敏,王会平,等.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外周血Treg/Th17细胞失衡的研究[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4,19(4):202-206.

[8] 陆雯萍,林赠华,刘红,等.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脾脏CD4+CD25+T细胞凋亡影响及机制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3,34(11):931-935.

[9] 赵瑞玲,胡致平,林圣云,等.调节性T细胞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浙江临床医学,2010,12(4):421-423.

[10] 张青,周长华,杜苑苑,等.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转归的意义[J].现代医学,2013,13(1):8-9.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6.057

广西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唐文珏)

猜你喜欢

发组障碍性亚群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早发型与晚发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临床、实验室特点
晚发精神分裂症与极晚发精神分裂症临床分析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天津市早发型Ⅱ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负担及相关因素的横断面研究*
重度子痫前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比较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疣状胃炎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研究进展
寿胎丸治疗反复自然流产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Th17/Treg失衡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