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嬗变机制与发展趋势研究
2015-07-29董亮张玢李明亮陈彦庞鹏沙
董亮 张玢 李明亮 陈彦 庞鹏沙
摘 要:在对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嬗变过程及其特征进行研讨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技术市场理论研究善变机制,进而得出了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在数量上将稳定增长,研究的系统性将进一步增强,技术市场的外部关系研究将逐步兴起,并预测技术市场理论将在四个方面加强研究,即加强技术革命对技术市场发展的影响研究,加强科技发展战略对技术市场发展的影响研究,加强技术市场在军工技术引入与对接的效用研究,加强网上技术市场的研究。
关键词:嬗变机制;发展趋势;技术市场理论
1 概述
我国的技术市场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迄今30多年以来,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经历了初创、规范和迅猛发展等几个阶段。技术市场理论研究也相应的走过了萌芽期、发展期并已经进入深入期,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文献数量呈稳定的上升趋势,国内对技术市场理论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要使理论研究更进一步,更具有指导性和前瞻性,就必须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和研究探索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预测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笔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已经在另一篇文章《我国技术市场理论的嬗变规律研究》中进行了初步研究,文章将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深入期三个阶段,并且将理论研究在发展和嬗变过程中的特征进行了总结,我国技术市场理论研究呈波动式演进;技术市场理论研究趋于精准化;技术市场理论研究逐步系统化三个特征。本文将在前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嬗变机制问题,并结合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嬗变特征及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对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探索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2 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嬗变机制
我国技术市场理论研究表现出的“波动式演进”、“趋于精准化”和“逐步系统化”等三个嬗变特征,实际上是对理论研究的数量、质量和系统性等三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做出的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于技术市场理论研究嬗变机制的进一步阐释已经成为可能。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嬗变机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内部驱动机制和外部影响机制,下面将进行详细说明。
2.1 学科与队伍的发展机制
如前所述,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整体规模不断增长,研究的方法与对象逐步实现了精准化,这些与其它领域的研究发展过程是类似的,遵循科学研究发展进步的一般规律,即从无到有、由浅入深。这一机制是学科发展中必不可少且务必遵守的规律,于此就不再赘述了。
此外,技术市场理论研究队伍的培育形成也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而这支专业队伍的形成又反过来促进了技术市场的理论研究繁荣,其中的互动机制不言而喻。显然,技术市场理论研究萌芽期的研究者们起初必定不是专门从事技术市场研究的,除去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等专业领域“转行”的专职研究人员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各级政府、各类机构的管理人员,他们从实践经验出发来研究技术市场的理论,推动技术市场的发展,这些最初的技术市场理论研究者中仅有很少一部分能够继续长期从事技术市场理论的相关研究。此后,随着专职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技术市场理论研究在发展期进入队伍与成果数量良性循环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以技术市场为研究主题的学位论文,说明相关的指导教师队伍开始形成,这部分研究者构成了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专职固定团队。在这支专职研究队伍的推动下,我国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质量在深入期时获得了巨大进步,对于技术市场的量化建模分析成为理论研究的主流。综上所述,研究内容、成果与研究队伍的互动耦合发展构成了技术市场理论研究发展的重要内部驱动力之一。
2.2 技术市场理论的自洽完善机制
我国技术市场理论研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和研究目标,而各个时期之间又存在传承发展的关系。回顾这一特殊的发展历程,我国技术市场理论研究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自洽发展系统,同一发展时期的研究内容相互配合,为实现这一发展时期的研究目标服务,不同发展时期的研究内容相互承接,推动技术市场理论研究向更深层次迈进。
技术市场理论研究萌芽期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技术市场的政策研究、技术商品的属性研究和技术市场的借鉴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是技术市场建立的理论基石。其中关于技术商品的属性研究做出了技术是商品这一重要结论,这实际上构成了技术市场成立与发展的核心法理基础,是技术市场政策研究的基本前提;而技术市场的借鉴研究对技术市场的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技术市场的政策研究是这一时期理论研究的最关键内容,所制定的各項政策是理论成果的集中体现。技术市场理论研究发展期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技术市场发展经验研究、技术市场组织管理研究、技术市场组成要素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是为技术市场的逐步完善而服务的。其中技术市场发展经验研究是对前一阶段的总结,目的是促进技术市场的持续发展与制度完善;对于技术市场组成要素的研究揭示了技术市场中各角色定位与相互关系,是对技术市场的组织管理对象的研究;技术市场的组织管理研究综合了上述研究的成果,是完善技术市场的核心环节。技术市场理论研究深入期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技术市场自身表征研究、技术市场的发展机制研究、技术市场的功能研究、技术市场与科技创新价值链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是技术市场深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中自身表征研究对技术市场的发展状况进行定量描述,是其它研究的重要前提;技术市场的机制和功能研究阐释了技术市场的内在规律,为技术市场研究的外向拓展奠定了基础;技术市场与科技创新价值链研究是从更广泛的维度对技术市场进行研究,是对技术市场研究的拓展和延伸。
纵向来看,我国技术市场理论研究存在两条主线,其一是对技术市场本质规律的研究,包括萌芽期的技术商品属性研究、发展期的技术市场组成要素研究和深入期的技术市场表征、机制研究,其二是对技术市场组织运行模式的研究,包括萌芽期的政策研究、发展期的技术市场发展经验与组织管理研究和深入期的技术市场功能研究。位于这两条主线上的研究内容前后承接,体现了技术市场理论研究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逻辑关系,对技术市场的内部关系已经研究得比较清楚。未来的研究可能会以技术市场与科技创新价值链的研究为起点,拓展出第三条主线,对技术市场的外部关系进行专门的理论研究。
综上所述,技术市场理论研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洽完善机制,研究内容之间形成了有机联系,能够相互配合、相互承接、相互促进,这一自洽体系能够自主推动相关研究的开展,是技术市场理论研究另一重要的内部驱动机制。
2.3 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外部影响机制
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内部驱动机制可以很好地解释研究成果数量、质量和系统性的稳定增长,但对于研究发展过程中发生的波动却难以解释,因此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发展,必定受到外部影響机制的作用。
我国技术市场理论研究曾经出现过两次大的波动,并分别在1986年和1994年达到顶峰,研究当时的历史背景发现,这两次波动发生前均出现了重大的经济事件。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颁布,标志我国技术市场建设进入法制化阶段,1985年中央决定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为技术市场的发展释放出巨大能量;1992年和1993年分别召开了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伟目标。从这两次重大经济事件的影响来看,均对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形成了重大利好,因此对于技术市场理论研究也会发生极大的促进作用。从时间上来看,这两次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波动与经济事件之间约有1-2年的延迟,这主要是因为这两次经济事件并不能直接促进理论研究的进步,而是需要首先推进技术市场的发展,再通过技术市场发展提升对理论研究的需求,因此这一延迟符合间接作用的影响机制。由此可见,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外部影响机制主要来自重大经济事件的间接影响。
3 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从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嬗变特征及嬗变机制来看,我们可以基本预测出我国技术市场理论研究未来发展趋势:
3.1 技术市场理论研究在数量上将稳定增长
在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数量方面,目前稳定增长的状态在未来很有可能得以继续维持。从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自身特点来看,其理论体系已经比较完善,同时具备了技术市场外部关系研究这样一个比较新的增长点,并且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专业研究队伍,研究的系统性进一步提高,因此技术市场的理论研究已经具备了自我完善与发展的驱动力;另外,技术市场理论研究规模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而进入21世纪以来,能够对技术市场产生极其重大影响的经济事件目前还没有出现过,再考虑到外部影响机制的延迟效应,因此短期内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发展应没有太大的波动性。
3.2 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系统性将进一步增强
在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质量方面,其精准性和系统性还可能进一步增强。虽然我国技术市场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国际先进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得益于专业研究队伍的建立,未来研究将可能借鉴更多更新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和模型,从而进一步推动关于技术市场理论的精准化、系统化研究。
3.3 技术市场的外部关系研究将逐步兴起
在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内容方面,对于技术市场的外部关系研究可能逐步兴起。从我国技术研究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和由浅入深两个转变,但这两个转变都是发生在对技术市场的内部关系研究上的。而在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深入期,已经开始对技术市场与创新价值链中其它环节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未来可能以此为基础衍生出更详尽的对于技术市场外部关系的理论研究。如果成为现实的话,这将是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第三个转变,即自内而外的转变。这种转变可能会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技术市场理论研究与社会征信理论研究的结合。技术交易作为一个过程,有可能长达几年,在这样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只有基于交易双方的相互信任,才可能最终完成技术交易。因此,技术市场理论研究与社会征信理论研究的结合,可能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其二,技术市场理论研究与产学研理论研究的结合。目前,技术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作用还远未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在技术交易中所占的份额极少,与其占有大量科技资源的状况极不相称。因此,技术市场理论与产学研理论研究相结合有可能改变这种状况,从而充分发挥技术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作用。其三,技术市场理论研究与科技创新价值链研究的结合。技术市场在科技创新价值链中的地位、作用,技术交易双方在科技创新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都直接关系到技术市场发展的深层动力和未来前景,因此,这些问题都有可能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其四,技术市场理论研究与技术转移理论研究的结合。技术转移理论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但这种研究大都只是局限于技术转移理论本身,而很少放到技术市场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研究。而技术市场理论与技术转移理论的融合,必将极大地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为技术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4 技术市场理论研究方向探索
在国内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技术市场理论研究在数量方面,具备了一定的积累,并有可能获得持续性的增长;在自身特点方面,其理论体系已经比较完善,并且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专业研究队伍,研究的系统性进一步提高,因此技术市场的理论研究已经具备了自我完善与发展的驱动力,技术市场理论研究规模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但是,在理论研究的质量和内容方面都存在需要补足的地方。在质量方面,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精准性和系统性需进一步增强。虽然我国技术市场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国际先进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得益于专业研究队伍的建立,未来研究将可能借鉴更多更新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和模型,从而进一步推动关于技术市场理论的精准化、系统化研究。在内容方面,对于技术市场的外部关系研究应逐步得到丰富。从我国技术研究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和由浅入深两个转变,但这两个转变都是发生在对技术市场的内部关系研究上的。而在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深入期,已经开始对技术市场与创新价值链中其它环节的关系进行比较多的研究,未来可能以此为基础衍生出更详尽的对于技术市场外部关系的理论研究。如果成为现实的话,这将是技术市场理论研究的第三个转变,即自内而外的转变。
从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针对技术市场与重要外部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技术市场与信息化时代适应性研究,技术市场与重要促进力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等方面不够精细化和系统化,不能及时的指导技术市场操作和运转,所以,技术市场理论研究可以尝试向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延伸。
4.1 加强技术革命对技术市场发展的影响研究
毫无疑问,技术革命之于技术市场至关重要,也是左右技术市场客體的决定性因素。任何一场技术革命的结束都将在技术市场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任何一场技术革命的兴起也将使得技术市场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所以,加强技术革命与技术市场之间关系的精细化研究意义重大。
21世纪初,新一轮的产业与技术革命正对传统国际分工体系进行强有力的冲击并进行重塑,引发了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由于关键技术领域的差距大,产业结构升级的压力大,要素成本优势的弱化等困难,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也将对技术市场的产生重要的影响。站在科技的前沿阵地,预料和辨识技术革命出现,以技术市场的角度去研究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减小对国内技术市场冲击,甚至是将挑战变为发展的动力,是技术市场研究的延伸方向。
4.2 加强科技发展战略对技术市场发展的影响研究
战略思想不是一种抽象的观念,而是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发展目标联系起来的思路,它是战略的灵魂,暗示着行动的方向。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思想的确立和调整都将影响到整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将影响到技术市场的发展。例如,1978年前,科学政策上将科技资源的分配侧重于研究与开发,并强烈地具有国防导向的性质;技术政策上,则要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实现技术发展的跳跃;1978年后,战略重点调整到为经济建设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总体上,中国的科技战略偏重于技术创新,而对技术扩散有所忽视。1对技术扩散的忽视就直接影响了技术市场的活跃程度,不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快速发展的技术市场。
清楚的了解和分析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对技术市场发展的影响,将有助于市场主体去做出相应的应对和调整,在自我发展中赢得主动。由于一个国家技术市场的发展情况会影响到该国技术的扩散和推广,所以,政策制定者也会将技术市场的状况视为国家战略确立和调整的考虑因素。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技术市场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如何相互影响?影响的程度有多大?这些都是技术市场研究中需要回答的问题,也是技术市场研究的一个延伸方向。
4.3 加强技术市场在军工技术引入与对接的效用研究
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的军事装备技术中85%采用的是军民两用技术,而纯军事技术只占15%。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国家推进科技进步、增强国家战略能力、提高综合国力的共同政策取向。我国政府同样高度重视军民结合与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改革思路。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将“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创新机制,实现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列为国家战略重点之一。2然而,我国军工技术转民用因体制限制发展迟缓。
虽然,技术市场的发展很难解决军工技术转民用存在的难题,但是,技术市场完全可以从技术引入与对接两方面提高军工技术转民用的效率。具体如何实现高效率的转化?技术市场能够在转化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发挥作用?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4 加强网上技术市场的研究
网上技术市场是相对于现实技术市场而言,是技术市场的重要补充,未来有可能发展成为主要技术交易平台。在西方发达国家,网络技术市场的发展已初具规模,而且其发展势头非常强劲。从yet2、NTTC等/纯正的网上技术市场的发展可以看到,其规模和影响达到了一定的程度。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网上技术市场的建设和运营模式,我国的网上技术市场运营还有较大的差距。3主要存在交易网络成块状分布,没有完全实现资源共享;网上技术市场体制受限,无法完全市场运作;网上交易市场功能局限,没有真正实现网上技术交易等问题。
对国内外网上技术市场进行更加深入的对比研究,将有助于我国网上技术市场的综合性发展;从市场建设、网络通信、数据处理、技术商品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探寻网上技术市场的标准化可以作为技术市场研究的另一个延伸方向。
参考文献:
[1]汪同三,齐建国,朱运法,周明武,李军,王莉.技术市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张敏.技术市场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北京: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董亮(1978-),女,吉林长春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科技处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科技管理与科技政策研究。
张玢(197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处长、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科技政策、技术市场管理研究。
李明亮(1960-),男,北京人,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科技政策、技术市场管理研究。
陈彦(1970-),女,北京市人,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副处长、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技术市场管理研究。
庞鹏沙(1982-),男,陕西西安人,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技术转移、科技服务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