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非通用语专业课程设置模式探讨
2015-07-29许杏
摘 要:近年来,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开设了非通用语专业,新专业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师资短缺、教材陈旧、实践基地缺乏、人才素质有待提高等。其中,非通用语专业课程设置模式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步,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模式也成为众多高职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从市场需求及专业定位出发,从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及课程模块化等方面进行非通用语专业课程设置模式的探索,以期对国内高职院校非通用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有所帮助,促进非通用语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非通用语;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模式
2009年,中共中央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政策,为云南省的对外开放明确了新的方向。2013年,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云南省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省份。鉴于云南省与东南亚比邻而居的地理优势,以及中国——东盟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多,东南亚在中国国家战略层面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国家和市场对东南亚非通用语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特别是对外交流、经贸合作、旅游发展、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对东南亚非通用语人才需求旺盛;甚至出现了东南亚非通用语人才急缺的现象。因此,高职院校的非通用语教育也应立足于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的大背景,探索和创新适合高职院校的小语种课程设置模式,进一步提高高职高专小语种专业教育教学水平。
1 云南省高职院校开设东南亚语专业的基本情况
据国家商务部统计,2009年东南亚小语种人才的平均供求达1:7.6,有的小语种人才供求甚至达到1:18,目前高校培养的东南亚非通用语人才远不能满足社会和市场需要。据不完全统计,云南省对外交流领域未来3年对东南亚非通用语人才的需求为168人,大批量的东南亚非通用语人才的培养才能满足云南省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
云南省省委、省政府为了加快桥头堡政策和“一帶一路”战略的实施,大力培养通晓周边国家语言的非通用语人才。云南省教育厅重视并大力推动高校非通用语专业的建设和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截止2013年底,已有42所高校设置了93个非通用语办学点①,28所高校开办了非通用语专业,其中高职院校及专科非通用语办学点29个。全省高校共有在读学生14139人,其中专业学生有5082人,非通用语教师343名。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泰语、缅甸语、越南语、老挝语等东南亚非通用语专业,成立非通用语种教研室,大力培养东南亚非通用语人才。
在开设东南亚非通用语专业的高职院校中,以泰语、缅甸语、老挝语、越南语专业为主。2013年,云南省开设泰国语专业的高职院校有11所,缅甸语8所、老挝语5所、越南语4所。针对目前社会和市场对东南亚语种人才的迫切需求,云南省高职院校开设的东南亚非通用语专业具有语言知识和专业能力紧密结合的特点。例如: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应用泰国语、缅甸语、越南语均为法律服务方向,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开设的泰国语专业为旅游方向,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开设的应用缅甸语专业为商务方向。
2 云南省高职院校东南亚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云南省高职院校东南亚非通用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从高职教育“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出发,根据市场岗位的需求,将语言知识和专业能力紧密结合,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设置,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大部分高职院校于2009年才开始建设东南亚非通用语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免存在一些困惑:
2.1 培养目标的变化
高职教育注重职业性和应用性,而语言专业本身也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因此高职院校非通用语专业在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应用性显得尤为重要。之前,非通用语种专业的人才培养一般定位为单一的语言文学人才。而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市场和行业对非通用语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变化;不仅需要扎实的外语应用能力,还需要良好的专业技能。于是,云南省高职院校将东南亚非通用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语言+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决定了课程设置也必须进行对应调整。那么,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如何更合理有效地将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符合市场和行业对“语言+专业”复合型语言人才的要求,是目前云南省高职院校东南亚语专业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在单一的语言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设置东南亚非通用语专业课程体系时,沿用本科院校“外国语+该国民族文学或文化”的模式,课程结构千篇一律、机械单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专业方向不突出,语言和专业衔接不上。主要表现在课程结构有待优化、核心课程有待加强、实践课程比例有待提高等几个方面。在高职院校东南亚语专业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技能)课程等课程如何分配的问题。公共课程过少则很难保证学生的基本素养,专业课程过少则会导致学生专业知识不牢固,而实践课程往往决定着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为了实现“语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非通用语专业课程结构需要最大程度的优化,科学分配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技能)课程的比重。
2.2 师资教材的限制
云南省高职院校非通用语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调整为“语言+专业”的复合型语言应用人才,但在进行课程设置调整时,与本科院校仍旧很难区分开来,这主要还是由于教材和师资的限制。
截止2013年9月,云南省高校共有非通用语教师343名,包括在编教师261人、非在编教师47人、外籍教师35人。部分高职院校存在仅由1—2名专业教师支撑一个教学点或专业的现象,如云南机电职业学院只有1名越南语教师支撑越南语教学;保山学院只有1名泰语教师支撑泰语教学;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只有1名越南语教师支撑越语教学、1名老挝语教师支撑老挝语教学等。教师数量的不足,严重制约了非通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东南亚非通用专业还存在师资薄弱的现状,非通用语教师多是学历偏低、职称偏低的青年教师;高学历、高职称、教学经验丰富的非通用语教师总量和比例严重不足。这已成为制约云南省非通用语教育教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目前,市场上的非通用语教材大部分面对本科院校,高职针对性不强。首先,本科教材涉及面广、课时长,对于三年的专科学生来说难度大;其次,本科教材不会突出专业方向课程方面的知识,学生的专业能力只能得到有限的提高。从而导致学生语言知识不突出,专业能力不牢固,难以胜任实际工作。
2.3 实训基地的建立
云南省开设东南亚语专业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各具特色,涉及到旅游、经贸、法律等社会各个方面,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专业的特色显得尤为重要。课程设置是专业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在课程设置过程特色明显,才能在以后的教学环节中突出专业特色,培养的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独挡一面。
实习实训课程是体现课程特色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实习实训课程的设置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但由于东南亚每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教学模式也不尽相同;而国内不一定能找到方向对口的实习单位;建立国内外实习实训基地难度很大。如部分缅甸高校不提供留学生宿舍,缅甸语专业学生在缅甸留学期间的住宿只能自行解决。在校外租房,一方面费用高,另一方面安全问题难以保障,给学生出国实习带来了很多麻烦。
3 对高职院校非通用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云南省与东南亚多国接壤,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云南与周边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云南省高职院校一方面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和学校特色,一方面为满足社会对复合型语言应用人才的需求,开设了东南亚非通用语种专业。笔者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云南省高职院校东南亚非通用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若干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3.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高职教育职业性与应用性的特点要求高职院校的非通用语专业从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入手,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运用性,将市场岗位需求、专业技能知识、语言应用能力通过课程设置模式有效地结合起来,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人才与市场的匹配度,结合自身的地理优势和学校特色,最终实现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交流日趋频繁,国家及企业和东南亚建立和发展经济关系的过程中,必然需要涉外、经贸、法律、旅游等专业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开设东南亚语专业,必须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针对市场的需求来开设东南亚语专业。非通用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根据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的同时,课程设置也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如:保证语言专业课程的比例、突出实践课程的比重,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比例科学、安排合理;开设专门的经贸、法律、外事、旅游等东南亚语言的专业核心课程,并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性;以符合社会和市场需求,有效实现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的结合,培养出既精通东南亚语言知识又掌握涉外、经贸、法律、旅游等专业能力的复合型语言应用人才。
3.2 以校校合作为依托
近年来,云南省众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均开设了东南亚非通用语专业,旨在为桥头堡和“一带一路”输送优秀的东南亚非通用语人才。在政府政策的指引下,开设非通用语专业的学校之间可以通过走访调研、师资交流、合编教材、共同举办活动等多种形式,相互交流和学习,形成共同发展和交流的圈子,实现资源整合,深化交流和合作,促进非通用语教育教学的发展。如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南亚语系合作举办学生交流学习项目,选派选派东南亚、南亚各语种专业本科、硕士研究生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南亚语系交换学习,以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培养质量。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2+1”、“2+0.5+0.5”、“2.5+0.5”“3+1”、“1+3”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开设国外学习实习课程,加强与对象国高校的合作。通过师资互换,可以解决非通用语专业外教的问题;通过互赠书籍项目,可以获得国内根本买不到的非通用语外文原文书籍;另外还可以通过合编教材、学生交流等等多种途径来实现合作办学。课程方面,涉外、经贸、法律、旅游等非通用语专业特色课程可以分为国内和国外两个阶段完成。一来学生在国外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边学边用,巩固学习成果;二来也可以缓解国内特色课程在师资教材方面的限制。
3.3 以校企(行业)合作为方向
校企合作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高职院校东南亚非通用语专业的校企合作必须结合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市场的需求,充分考虑企业(行业)作为主角的要求,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指导,共同参与课程设置和人才定位。积极拓展国内国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企业行业实习实践机会,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实践技能和语言能力。
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应用泰国语专业(法律服务方向)通过与泰国程逸皇家大学的合作,与当地的司法行政部门取得了联系。学生在程逸皇家大学留学期间,学习优秀者通过推荐可以进入泰国司法行政部门进行实习,实习内容主要是进行文书整理和材料处理。学生通过实习,一方面了解到泰国的基本法律、熟悉了泰国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流程和司法程序;一方面加强了泰语语言的掌握,锻炼了语言运用能力、应变能力以及适应岗位的综合能力。根据学生的实习反馈,学校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以促进特色课程(司法泰国语)的建设和发展。
4 结论
作为国家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和“一带一路”建设重要省份,云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市场与行业对东南亚非通用语种人才需求的增加,使得高职院校开办东南亚语专业势在必行。为了适应市场与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东南亚语专业必须走出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自有的教学优势进行非通用语课程设置和专业定位,充分体现高职教育职业性与应用性的特点,将语言学习与专业知识、实践操作有效结合。只有这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得到全面提高,实现高职院校非通用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出社会和市场需要的非通用语复合型语言应用人才。
注释:
①“办学点”指各高校设置有本科、专科的小语种专业点和开设有小语种必修课程、公共课程的教学点;"专业点"指各高校设置有研究生、本科、专科的小语种专业点。
参考文献:
[1]蔡其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讨[J].教育探索,2006(6).
[2]張健.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整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作者简介:
许杏,女,1985年6月,籍贯湖南,汉族,现任职于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非通用语教研室主任,缅甸语教师,研究方向为缅甸语语言教学及缅甸国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