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技改技革 有效促进生产发展
2015-07-29张珂
张珂
摘 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改技革越来越成为推动企业长效发展的根本原动力。但是现阶段企业在推动技改技革上依然存在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制度缺乏、人才外流,转化困难、效率低下等问题,必须通过党政重视、切实发挥工会引领作用,有效推动、切实鼓励职工积极参与,重视人才、切实做好长效发展规划的方式,有效推进企业技改技革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加强;技改技革;促进;生产发展
“迎接挑战,最根本的是改革创新”。这句简洁隽永的表述,折射出不断更新产业技术、主动适应时代、积极推动发展的向上朝气,沉淀为中华民族思想观念的精髓。在企业发展的新时期,技改技革的推进,为生产发展注入了活力。
1 新形势下技改技革的重要意义
1.1 技改技革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着重强调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他提出: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关键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
当前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已由较长时期的两位数增长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技改技革越来越成为推动企业长效发展的根本原动力。
1.2 技改技革对生产力要素起倍增作用
科学与技术是人类文化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已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依靠科学技术做好技术革新,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客观要求。
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各要素中是最具有活力的要素。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原始社会,劳动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人的体力。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劳动者只能通过制造简单工作延长手臂。劳动工具的变革是在技术革新发展的推动下实现的,技改技革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完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作为生产力的指数,成为生产力成倍增长的决定力量。
2 阶段企业在推动技改技革上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重視不够、投入不足
很多企业对于技改技革的重视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实际行动。没有提出明确的目标,制定可行的制度、提供有力的帮助,职工对于技改技革思想上没有重视、行动上没有落实,而一旦有好的项目思路,也会由于经济、环境等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够取得好的效果。
2.2 制度缺乏、人才外流
很多企业在技改技革的制度方面有明显的缺失,或者只落在墙上没落到实处,体制不理顺,责、权、利不明晰,职工缺乏技改技革的积极性和自主创新实践的动力,很多企业内部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没有得到激发和重用,或者才华埋没、或者人才外流,都使得企业的创新改革能力大打折扣。
2.3 转化困难、效率低下
不少企业,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现象普遍,有的企业和部门各自为阵,有的自成体系,有的分工过细、机构重复、力量分散,都导
致了技改技革成果转化困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效率低下和人
才资源浪费,影响了对企业发展推动的效力,制约了进一步的发展。
3 推进技改技革的有效方法
3.1 党政重视,切实发挥工会引领作用
企业的党政部门应加强对职工技改技改的重视,正确认识技术革新对于企业效益的发展、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把创新创效的任务提升到关乎企业可持续发展关键要素的位置来抓,发挥工会组织的引领作用,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创新热情。工会组织作为劳动竞赛的组织者,应将技改技革纳入竞赛的主要项目和考核指标,搞活方式方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深入开展,发挥广大职工在推进企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主力军作用。
3.2 有效推动,切实鼓励职工积极参与
为激发公司技术创新活力,使全员聚焦生产效率提高、安全效益提升,企业党政及工会组织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大力鼓励全员积极参与技改技革,依托丰富的工作经验,集思广益,发挥才智,推进生产技术、工艺方法的改进、创新。
一是要组织专业提升的培训,充分发挥工会大讲堂的作用,利用职工书屋、创新教育示范点等形式,为职工提供一个专业成长的平台,让职工了解到专业前沿知识,并为职工科学创新及时的提供帮助。
二是要定期开展专项竞赛活动,通过“工人发明家”、“职工先进操作(工作)法”、“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邀请专家点评指导,让职工有创新的动力、有展示的平台、有交流成长的机会。
三是制定专门的奖励制度,根据节能减排、经济效益、成本节约、效率提高等各个指标,对创新成果给予相应奖励,同时和职工先进评选、岗位晋升挂钩,充分调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
3.3 重视人才,切实做好长效发展规划
针对专业技术人才,企业应充分重视,培养人才、留住人才、运用人才。
一是专业技术人才开辟职务晋升新通道,因人制宜,选择合适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不同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和特长,培养、指导更多的技术人员快速成长,从而使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和职位相匹配,充分调动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使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呈现更加积极向上的势头。
二是要做好典型树立与先进评选,积极推荐突出贡献的职工申报全国劳模、市级劳模等重要荣誉,企业要建立并用好劳模工作室,定期组织创新创效的技术交流活动,做到有典型、有引领、有组织、有目标,为企业的长效发展做好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