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暗示指导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尝试

2015-07-28黄媛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7期
关键词:心理暗示初中化学教学

黄媛

【摘要】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基础,在初中时期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化学基础能够让学生以后的学习更加顺利。心理暗示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运用心理暗示法来创新现阶段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兴趣,通过心理活动让初中化学更好的被学生接受。在教学过程教师要用积极的态度来引导学生,消除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陌生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化学的学习中。本文对心理暗示在初中化学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心理暗示 初中化学教学 实践尝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104-02

心理暗示指的是人们在接受外界时存在的一种心理特点,是由客观事物导致人大脑内出现的思维活动,教师在教育中采用心理暗示法可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教学活动中要带动学生的心理活动,教师的教学目标也不仅仅就是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而是要充分的利用心理暗示的特点,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完成高效的教学活动。

一、心理暗示应用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心理暗示教学法又被称为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建立有效的心理暗示平台,激发学生的潜能为目的,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我能动性,主动参与到化学的学习中,对化学课程产生更大的兴趣。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应用心理暗示,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首先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可以推动人们主动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在新课程改革下,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要主动运动心理暗示法,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找到自信,让学生对化学课程产生兴趣。对于基础比较弱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措施,扬长避短,帮助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的提升教学效率。其次是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的效率更多的取决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在心理暗示下,学生的主动性会大大提升,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最后是帮助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依赖性比价强,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心理暗示来引导学生去学习,去解决问题,知识是主动学习的,学生要掌握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才能得到最好的学习效率。

二、心理暗示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要遵循化学教学的基本教学规律,并且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加入积极的心理引导,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点来进行教学。

1.情景教学法

从心理暗示的角度上看,只有当一个人沉浸在某一个特定的场景中,才会专注的对待情景中的事物。初中化学是化学中的基础课程,由于涉及的课程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初学的时候容易出现消极的现象,认为化学的学习比较难,在学习中没有情绪。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建立一些特定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燃烧与氧化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课之前可以首先演示一些实验,分别将碳、蜡烛和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然后,从而提出燃烧的含义,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来进行讨论,学生在研究后,教师进行归纳。教师提出问题“燃烧需要的条件”学生根据这个问题来进行思考,并且通过实验情景来进行分析,教师进行心理引导,让学生总结出实验的结论,从而深化学生的理解。

2.问题式引导教学

根据心理暗示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中除了受自己的心理特点,同样也会受到教师的态度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利用这点,发挥自己的教学主导性,在课堂上提出与教学相关的问题,干涉学生的心理,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得出结论,比如在学习铁的性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出铁燃烧的方程式,并且让学生观察铁放入到稀盐酸溶液、浓盐酸溶液、潮湿的空气中铁的状态,从而得出铁的性质。教师在教学中写出铁的不同燃烧方程式,并且分析出铁在不同氧的环境下存在的性质。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让学生的意识和教师更好的融合,学生之间的交流会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升学习合作性,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依然要起到主导的作用,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帮助解决。

3.分层式教学

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中,不同学生接受的心理暗示作用是不同的,对于学习积极性比较高的学生采用心理暗示会有更高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暗示,并且在学生个体性差异的情况下,采用分层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一些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会因为完不成教师的任务而出现消极的心理暗示,教师要注意积极的消除这种心理,在学生原有基础上逐渐提升任务,让学生有满足感,从而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教师在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的时候,要注意整体的评价,除了关系成绩,更是要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重视学习的过程,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心理暗示就是通过暗示来激发学生的个人意识,通过积极的引导来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自我参与到化学教学中,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在初中课堂应用心理暗示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潜能,从而让初中化学更好的被学生所接受。

参考文献:

[1]徐宜秋.运用心理暗示指导初中化学教学[J].教学与管理,2013(13).

[2]陈军.初中化学教学中心理暗示指导法的运用[J].文理导航(中旬),2014(4).

猜你喜欢

心理暗示初中化学教学
让优秀成为习惯
浅析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探析
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探讨游戏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研究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暗示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的心理暗示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