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锐眼?阅悟

2015-07-27

人民教育 2015年22期
关键词:神坛中西部贫困地区

教育需要更专业、更全面的尊重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实验小学 熊雄

《人民教育》2015年第19期的文章我一气读下,满脑子被一个词占据,那就是“尊重”。

《莫把教师祭上“圣人”的神坛》是要重拾对教师的尊重之心,《起跑线的“同”与“不同”》《特色发展是更高层次的公平》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教育现代化闯关记”“关注‘集团化办学”两组文章则让人看到教育前沿发展对教育规律的尊重。

这些尊重又与从前有所不同:对教师不再是“祭上神坛”,盲目地尊崇一个伟大的身份,而是在平等理解的基础上尊重一个“凡人”的职业操守;对学生的尊重终于坦荡荡地从后进生、中等生扩大到优生,反过来看,从前强调尊重后进生和中等生时是不是多少带着些“不太尊重”的意味?教育现代化不再是“一个宏大、抽象、不确定的命题”,而是用具体的行动尊重着教育的发展规律。这是一种更专业、更全面的尊重。

教师在坚守自己的尊严吗?

浙江嵊州马寅初中学 张秋达

《莫把教师祭上“圣人”的神坛》(《人民教育》2015年第19期)一文说出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严峻的现实:尊师传统正被现实所消解,教师遭遇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教师的尊严不断遭受挑战。

是什么让我们丧失了做教师的尊严?我们可以抱怨社会的日益物化,可以抱怨教育生态还有待完善,可以抱怨家长和学生对教育充满疑虑,甚至借助远程监听手表来监视教师的一举一动。

然而,面对教育阵地的失守,无论是教师群体,还是个体,更应该冷静反思:是外在环境强大到我们束手无策,毫无反抗之力,还是我们自己松懈了坚守的意志,缺乏强大的对抗能力,从而主动放弃阵地呢?

我们需要问一问自己,是否将“教书”当成了一个养家糊口的饭碗。问一问自己,是否有“农人”的情怀,坦然静待孩子的成长。问一问自己,是否如卢梭所说:“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中西部教育现代化:降低坡角,拉长坡面

陕西省合阳县路井镇中学 白杰

《人民教育》2015年第19期封面主题“教育现代化闯关记”让读者看到了江苏思路清晰、发展稳健的教育现代化之路,也引起我对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现代化的思考。

身在一個国家级贫困县,客观来讲,教育的硬件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使对照江苏教育现代化的硬件标准也并不落伍。但是“软件”呢?课程改革确实催生了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其中有多少是迎检时的应景作秀,回归常态教学又有多少“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教师队伍建设跟上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了吗?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教师能够理解并真心认同吗,现代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教师能执行到位吗?

教育的发展应该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并稍稍领先。中西部贫困地区的社会现实与其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息息相关。我们离教育现代化有多远?也许是社会经济从“贫困”到“发达”的距离,也许是优秀师资从“外流”到“回流”的时间。这些高坡怎么过?降低坡角,拉长坡面,不失为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一种现实选择。

猜你喜欢

神坛中西部贫困地区
比亚迪集团扶贫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对中西部高校多用些心
2018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东北和中西部人才流失严重
农民工回流释放中西部崛起积极信号
对中西部高校多用些心
故宫文化是该走上“神坛”,还是该沐浴“人间烟火”f
电子书跌下“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