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1949 年间安徽人口统计及数据质量分析
2015-07-24石庆海
王 倩,石庆海
(巢湖学院艺术学院,安徽巢湖 238000)
民国时期,由于官方统计事业的起步与发展,以及各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各种社会团体和学者对人口问题的重视,留下了大量的人口统计资料与研究成果,为我们考察民国时期安徽的人口问题提供了不少宝贵的直接或间接素材。但是由于人口统计数字的来源复杂,甚至彼此矛盾,所以闵杰认为“在有关中国近代的各种统计资料中,人口数量是最不准确的。因此人口研究的第一步,应该尽可能对统计数字搞准确。”[1]无论是探究民国时期全国的人口状况还是分析各地区人口的发展变化,都必须溯本清源,从梳理清楚这些庞杂数据的来源开始。虽然民国时期安徽乃至全国都不存在一次完全成功的人口普查,但是存在误差的人口统计数字与没有根据的数字之间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利用错误的资料和数字即便进行再精妙的论述,所得的结论也无甚意义。笔者曾撰文探讨了清末宣统年间至抗战前安徽的人口统计,对相关的人口数据进行了质量分析,并对代表性年份人口数量进行了大致规模的复原和修正①。目前,1937~1949 年间安徽的人口统计研究成果寥寥,尚需深入爬梳和分析。本文将以安徽为个案,充分利用民国时期安徽省政府的原始档案来探讨1937~1949 年间安徽人口统计概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相关数据质量。
一、抗战期间安徽举行的人口调查与人口登记及数据质量分析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很快侵入安徽,并在沦陷区建立日伪政权。国统区的后方主要在大别山区和皖西北地区。抗日战争期间,安徽地区县城和县境遭受日军破坏较小或没有遭受日军铁蹄蹂躏的有庐江、岳西、霍山、霍邱、阜阳、临泉、太和、颍上、泾县、宁国、休宁、歙县、黟县、祁门、绩溪、旌德、石埭、太平等18 个县,而始终未被敌踪所及的只有11 个县,也是国统区的主要范围。另外,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在安徽创建了皖中、淮南、淮北3 大抗日民主根据地。这样,日伪、国民政府、中共几种政权并立,国民政府能实际控制的区域有限,且这些政权的控制区域一直处于不断的争夺中,极不稳定。
抗战爆发后,安徽省统计委员会和省政府秘书处统计室裁撤,统计工作一度停顿。“因统计工作中断,所有社会现象及施政成绩,均鲜有真确统计之数字。”[2]且安徽省县以下区署乡保各级机构,自从敌军压境后“均随抗战烽火而瓦解。”[3]1938年省府迁立煌县,1939 年1 月,安徽省改组县以下各级组织,采取区乡(镇)保甲四级制,将联保及保甲重新编组为区乡(镇)保甲,“各级改编完竣,再从调查户口入手,采取由下而上逐级充实,以期健全。”[4]鉴于抗战军兴,安徽“位于前方,户口册籍即多散佚,人口变动亦大”[5],“非彻底调查,难期组织严密。”[4]P13而此时军事稍稳,“经饬各县先后举行户口清查。”[5]P71这次户口调查的步骤与方法如下[4]P12:
训练调查人员。由县政府定期对各乡镇选送的调查员施以7 日之训练。
调查方法。同居同爨者为户,人必归户,户设户长;户必归甲,8~15 户为甲,甲设甲长;保、乡(镇)亦同。不许有飞插或两不管地区。沦陷地区一经收复,即行编查。由调查员协助乡(镇)保长实施调查,每到一户,先将全户人口逐一查点,按名面询姓名、年龄、职业等填入调查表内,随即讲解调查户口之意义等事项。每甲户口调查完竣后,随即填发门牌,一甲完竣,再及次甲,一保完竣,再及次保。
调查时间。1939 年6 月底办理完成。
异动登记。户口清查后,即由县政府、区署按月依照规定表式造报户口异动情况。
安徽省原本规定各县于1939 年5 月底将户口调查办理完竣,6 月10 日前呈送统计表,但由于多种原因,“未能依限完成”[4]P12。对此,安徽省政府限令年底必须办妥,亦未能如愿。这次调查得出安徽全省有3503345 户,23102424 人。其中,调查完竣并呈送统计表者只有20 县,有19 县因区乡镇保甲数皆为新编,户口数目仍以1936 年数缮列。而原本规定的清查后之异动登记,只有36 县安全区域“依照规定切实办理。”“已办户籍及人事登记之立煌等十二县及沦陷区域”则未能办理。即便是办理的县份,因以前省颁“各县户口异动登记实施办法规定,手续过繁,且完全责成组织简单之保办公处负责,难收实效”。安徽省便把该项办法重加修正,简化登记项目为出生、死亡、婚姻、迁入、迁出、户之分合消灭6 项。这一年安徽有不止一种人口数据。《安徽省二十八年度统计年鉴》记载1939 年安徽人口22915129 人,这不是进行人口调查的结果,是以“以二十八年度为主”,“搜集二十六至二十八年各种统计资料,连同二十四年二十五年已编竣资料,汇编二十八年统计年鉴”所得结果。《安徽概览》记载1939 年安徽的人口为14121461 人,其数字来源于1939 年户口清查安全县份的户口总数,不包括全境沦陷之当涂等14县[5]P71,36。
1939 年9 月国民政府颁布《县各级组织纲要》,正式在国统区实施“新县制”建设,而清查户口便是新县制实施初期的必要工作。由于抗战爆发后,安徽的“统计事业,无形停顿。”[5]P35到1940 年李品仙主皖,安徽形势稍定,号召民众全力建设新安徽,急需各种统计资料,于是恢复省、厅有关统计机构,并在施行新县制县份、沦区县份分别设立统计员及佐理员办理统计事宜,并规定县以下统计工作由乡镇干事兼办。1941 年安徽省统计机构刊印的《安徽省二十九年度统计年鉴》记载1940 年安徽共计22390554 人。另外《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自二十九年二月至三十年三月份止)记载1940 年安徽共计22424775 人。不过,这只是60 个县的数字,其中桐城、东流、旌德个别地区因属战区未报数字,怀宁、无为、合肥等23 县户口数字仍按1936 年数字填入[6]。1941 年考核1940年的户政成绩时,“计成绩列甲等予以传令嘉奖者八县,乙等不予奖惩者十四县,丙等予以申诫者十九县,丁等予以记过者四县,查报不实予以记过者二县,受敌伪匪侵扰确系查报困难不列等次不予奖惩者十五县。”[6]P9以上可见,1940 年的人口数字并非切实办理清查所得。
1941 年安徽开始推行新县制,亦有户口调查之举,作为整编保甲之依据。“原定六月底办竣,惟以地处敌后,交通不便,各项法令不能如期到达,致各县多未能如限完成,而全境沦陷县份,又以情况特殊,无法举办。”到年底,举办完竣的只有“望江、怀宁……等二十四县。”而《安徽一年》中所记载的人口数22568601 乃是年6 月“将已报各县户口表数字连同未报各县之以前户口数字汇编全省户口表”而得[7]。所以,这一年的人口数仍然不是切实执行户口调查的结果。截至此时,“全省人口数字未能作精确之统计。”[6]P101942 年安徽省于民政厅内设臵户政科后曾“整理各级机关经常之公务统计及职务之应用统计,编印三十一年本省重要统计数字”[5]P36,“惟以户籍事务繁难,乡保则由民政干事兼办,难期完整。”[8]由上可见,安徽“各县户口统计多未精确。”[6]P251943 年安徽按照国民政府主计处的《咨送各省(市)统计室组织规程》设臵省府统计室,设室主任1 人,专员1 人,股长3 人,科员3 人,办事员6 人,雇员2 人,并分3 股分掌各项统计及有关事务。此年又举行户口清查1 次 ,“并在安全区域,接办异动登记。”[8]P341943 年得出全省共计21978667 人,其中男11893781 人,女10084886 人。但由于这一年“岁始,立煌事变,刊印及汇编资料大多散佚,乃重行搜集抗战来本省各种统计资料,汇编皖政统计提要,因限于经费未能刊印。”[5]P36
截至1943 年,安徽省已举办户籍及人事登记者有12 个县,1944 年已办理者“计有立煌等十八县,其余各县除已沦陷之宿县等十四县外,怀宁等三十县,仍在办户口异动登记。”[9]据1944 年的《安徽政治建设实绩》记载,“全省户口,除沦陷区十四县,未经清查外,本年六月统计二三六九八一四户,一四四二二0 二0 口。”[10]但1945 年的《安徽省行政工作报告》却记载除宿县等沦陷区14 个县外,1944 年安徽省人口共14442457 人[9]P18。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前者所记乃是6 月份数据,后者已经是1944 年12 月份的数据了。这一年的户籍及人事登记因“户籍法令与表格至为繁琐,责成乡保干事及人民查报登记,难期推行尽利。”[8]P34
以上乃自抗战军兴至抗战胜利,安徽省各年的人口数字梳理。显然,这些年的人口数字都不是真正的调查所得,多是历年的资料汇总,所以不进行任何分析与修正直接引用这些人口数字都是不可取的。
二、抗战胜利后至解放前安徽人口调查与登记的推行及数据质量分析
1945 年安徽获准未办理户籍登记的县市可以暂缓办理,先进行户口调查。而抗战的胜利,使得战后收复区的重建工作迫在眉睫,急需户口资料,国民政府便又令各省在收复区举行户口清查作为户籍登记的准备。并通电各省市政府根据办理户口清查或户籍登记结果,将每年1 月及7 月的资料整理上报,以汇编全国户口统计。
1946 年12 月内政部统计处编印出版了《各省市乡镇保甲户口统计》,安徽省3428149 户,21842039 口,其中男11577014 人,女10265025人,户均口数6.37,性别比112.78。其中桐城等3 县以局部控制区户口填列,怀远等3 县户口则是1936 年的统计,宣城等14 县是1944 年的统计,其它为此年7 月数[11]。1947 年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编的《中华民国统计提要》也记载了这一数据,材料即来自于《各省市乡镇保甲户口统计》。
另外,安徽省档案局所藏档案《省府关于本省人口及粮产盈虚状况与农林部的来往文书》也记载了1946 年安徽人口数,乃是1947 年1 月安徽省上报农林部的材料,如下:
乡镇数:2038,保数:19731,甲数:202052,户数:3440776;人口数:男11567566,女10247994,共计21815560。其中,宣城、宿县、桐城3 县尚有局部户口未清查,其人口数字是已清查区域数字,泗县、盱眙、天长、怀远等4 县情形特殊,户口清查未办竣,其人口数字是1936年户口数。
第三种1946 年安徽省人口数字为杨子慧的《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所载为22122093人,文后注明是来自于内政部户政司1946 年左右的调查[12]。
以上三种人口数字可能是这一年不断公布、上报、修正人口数字的结果。但是每一种数字都不完全。可以看出,此时安徽省的户籍登记与人口清查仍然还有一些地区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成。
1947 年安徽继续推行户籍登记,从1943 年至1947 年安徽办理户籍登记情形暨收复区实施户口清查情形如下:
1943~1947 年安徽办理户籍登记的县市数:64,其中,1943 年办理县市数:12,1944 年办理县市数:18,1945 年办理县市数:18,1946 年办理县市数:18,1947 年整理数:64。
安徽收复区实施户口清查的概况(1947 年12月):安徽行政区共63 县1 市,所辖收复区县市总数为38,已清查完成县市总数为38。
截至1947 年,全国只有14 个省户籍登记办理完毕,安徽是其中之一。这一时期,户籍登记的项目除了乡、镇、保、甲数之外,还有户数、口数、户均口数、男子数、女子数、性别比6 项内容。由于当时已经“实施干部训练,确定事业经费,加强督导考核结果,各省办理情形已渐趋切实”。调查统计方法也有改进,调查“均有‘调查日’,全县同时办理。”资料整理“则由县政府集中办理之,并废弃划记法,改用条纸法,该法手续较为繁重,而结果则较为正确。”在各项统计数字中“当以户籍登记结果为最可靠,根据年来各级督导人员抽查结果,其误差率多在百分之二以下,户口清查材料,则误差稍大,至于各种补充材料,则多历时已久,不能代表现状。”[13]
1947 年安徽省的人口数字也有多种来源。1947 年7 月内政部人口局编制的《全国户口统计》记载安徽3412482 户,21705256 人,其中男11501405 人,女10203851 人,户均口数6.36,性别比112.52(原表性别比记载为112.52,系计算错误,应该是112.72)[14]。此系保甲清查或户口登记数,除了霍邱为1946 年7 月数,其余均为1947 年1 月数,时间一致性较好。另外,1948 年的《中华年鉴》记载,安徽在 1947 年7 月有3547328 户,22293288 人,其中男11769892 人,女10523396 人。此系内政部根据各该省市政府呈报内政部资料在1948 年1 月公布之数[13]P91。还有两种 1947 年的安徽省人口数据 22493143 与22489842。
1948 年内政部人口局编印了《民国三十七年上半年全国户口统计》,安徽省大部分县份的数字都为是年1 月数,乃户口调查与登记的结果。安徽3595732 户,22462217 人,男11869001 人,女10593216 人,户均口数6.25,性别比112.04[15]。其中,临泉、亳县为1946 年数,太湖等16 县为1947 年4 月数,寿县为1947 年7 月数,其余为1948 年1 月数[15]P7。
综上可见,抗战胜利后,安徽省各年上报及公布的户口数据中,无疑是1947 年的数字时间统一性较好。自1947 年8 月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到全国解放前,不会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人口数字。所以,1947 年的户口调查是安徽省解放前最后一次真正得以执行的调查,这一年的人口数字也是抗战后至解放前安徽最具参考价值的数字。此年安徽人口数字有不同来源,但安徽省档案局所藏档案明确说明数字来源于全省性的户口调查,相关研究应以此为基础。
注释:
① 笔者相关的研究包括:《清末宣统年间安徽人口普查研究》,《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年第5 期;《1928 年安徽人口普查研究》,《安徽史学》,2010 年第2 期;《1936 年安徽保甲户口编查数据的考察》,《南方人口》,2011 年第3 期;《20 世纪30 年代安徽的保甲户口编查与人口统计数字分析》,《邢台学院学报》,2011 年第2 期;《1936 年安徽保甲户口数据的分析与修正》,《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年第3 期;《民国安徽人口史研究综述》,《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6 期.
[1]闵杰.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6,(03):69.
[2]安徽省政府秘书处.抗建中之安徽(乙编政治)[R].立煌:安徽省印刷局,1940.85.
[3]安徽省政府秘书处.八年来之安徽(民政)[R].1946.21.
[4]安徽省政府秘书处.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度)[R].1939.12.
[5]安徽省政府.安徽概览[R].1944.71.
[6]安徽省政府秘书处.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自二十九年二月至三十年三月份止)[R].1941.10-14.
[7]朱佛定.安徽一年[R].1941.7.
[8]安徽省政府.安徽政绩简编[R].1946.34.
[9]安徽省政府.安徽省行政工作报告[R].1945.18.
[10]安徽省政府设计考核委员会.安徽政治建设实绩[R].1944.20.
[11]国民政府内政部统计处.各省市乡镇保甲户口统计[R].1946.1-2,10.
[12]杨子慧.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6.1318-1319.
[13]中华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华年鉴(上)[M].南京:中华年鉴社,1948:591.
[14]国民政府内政部人口局.全国户口统计[R].1947.1-2.
[15]国民政府内政部人口局.民国三十七年上半年全国户口统计(全国户口统计总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