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旧城遗迹 构建城市本土化形态——以古城邢台为例
2015-07-24王志勇
王志勇
(邢台学院,河北邢台 054001)
200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预言:“中国的城市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将成为影响人类21 世纪的两件大事”。今天,预言成为现实,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迅猛推进的时代,在世界性与本土化、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交织中,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城市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理论界的回应
在中国当前规模空前速度迅猛的城市化进程中,“千城一面”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发展最大的挑战,这已是学界与有识之士的共识与忧虑。南京大学张鸿雁教授指出, 中国“城市本土化形态”构建遭遇严峻挑战[1]。2011 年2 月1 日《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千城一面”无疑是现今中国的城建、城改之悲,城市改造中城市文化正在遭受巨大创伤。首先,城市形态的民族性、地方性正在丧失,城市景观与城市空间高度同质化。城市到处高楼林立宛如“水泥森林”,城市个性、“集体记忆”正在整体性丧失。其次,城市文化符号西方化,诸如“巴黎春天”、“凯旋城”、“唐宁街”、“海德公园”等西方化的符号充斥城市,这些文化信息使人产生一种“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其三,城市建设价值取向上“喜新厌旧”,热衷于“打碎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甚至不惜割断城市历史文脉和摧毁人文景观,使身处其中的人们“不知今为何世”。总之,中国城市文化建设即建构城市的地方特色与文化个性已成为一个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作为世界上城市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中国有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这些城市至今都保留着或多或少的旧城遗迹,它是人们感知城市文脉,唤起“集体记忆”的特质,也是城市特有的空间文化特质。城市的“历史地段”、“史迹景观”是城市记忆的物化形态,是城市个性、城市价值的表征,是城市人心理归宿的要素,离开这些历史遗迹而又在城市文化建设上取得成功是不可想象的,因为“除却历史无从谈文化。”[2]
作为对中国城市文化建设面临挑战的回应,学术理论界对旧城改造和城市历史地段给予了相当高的关注。关于旧城改造问题,以往的研究成果主要探讨了如何实现旧城更新的“空间再造”以及旧城改造中的“利益协调机制”问题;关于历史地段问题,大量成果探讨了城市历史地段的保护、开发和复兴问题。在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旧城改造依然面临诸多问题的时代背景下,本文拟在调查梳理城市旧城遗迹现状的基础上,借助历史学、城市社会学和文化社会学中有关历史记忆、城市形象及文化丛等理论,以古城邢台为例,探索一些旧城遗迹和城市文化建设相融合,构建城市本土化形态的可行方式。
二、古城邢台旧城遗迹的现状及其标本意义
邢台具有三千五百年的建城史,是华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不必讳言,以上中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挑战,邢台亦同样存在,从这一意义上说,邢台或许可以作为具有相似命运的若干中国古城的一个代表,具有典型性。因此,对邢台城市的历史遗迹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梳理,并挖掘其文化价值加以利用,对于彰显城市个性,提升城市魅力,推进城市文化建设,构建城市本土化形态,应对当前城市化的挑战,毫无疑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学术界对于邢台城市旧城遗迹的关注与研究,从已出版的专著和发表的论文来看,成果主要集中在对邢地、邢国、邢都、邢文化的研究方面,其次是集中在邢窑遗址、唐宋墓葬、葛家庄遗址、南小汪遗址、东先贤遗址等考古发掘工作的介绍与研究,还有一些成果从建筑学角度关注了邢台传统民居和建城史问题,也有人考察了卧牛城的地名来历。总体而论,以上成果主要是从历史学、考古学、建筑学等角度对邢台进行了考察与研究,重在考古、重在描述、重在理论,而对于旧城遗迹文化价值开发与利用以及其与城市文化建设的关系较少论及,因此对邢台旧城遗迹与城市文化建设的融合方式做一个较为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笔者以实地考察和访谈的方式,利用几个月的时间,对邢台市区近20 处旧城遗迹进行了持续深入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
表1 邢台市区20 处旧城遗迹
综论之:从时间上来看,这些遗迹包括远古时代的考古遗址如曹演庄、东先贤、葛家庄、南小汪等商周遗址,中古时代的城市遗迹如古城墙、文庙大成殿、火神庙、城隍庙、开元寺、天宁寺、清真寺、塔坟、古民居等,近现代的文化遗址如基督教堂、直隶第四师范学堂等。从种类上看,这些遗迹主要涵盖了考古发掘、宗教建筑、古城遗址、古代民居、教育文化等方面。从现状上来看,尚有大成殿、开元寺、清真寺、清风楼、火神庙、基督教堂、直隶四师等7 处遗迹保存基本完好;考古发掘遗址均已掩埋,有的立有保护单位标牌,如曹演庄、城墙角楼等;相当部分遗迹已全毁或近于全毁,包括净圣庵、塔林、城隍庙;少量遗迹部分遗存具有标本意义,如古城墙(仅余东南角段和火神庙段)、天宁寺(仅余前殿)。从文化价值来看,开元寺、古城墙、火神庙和清风楼尚可形成邢台城的“历史地段”,其它“史迹景观”点状分布在市区各处,有助于提高城市的历史底蕴。总体而论,旧城遗迹破坏较为严重、保护力度不够,旧城改造工程缺乏历史文化意识,但现存遗迹尚有一定规模和代表性,具有展示古城历史文化的“标本”意义,对邢台城市本土化形态的构建和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的价值弥足珍贵。
三、旧城遗迹与城市文化建设相融合的方式
在城市本土化形态的构建中,对旧城遗迹的利用要注意点、线、面的结合,即“点”状散落在城市中的历史遗迹构成之“链”与历史地段之“面”的结合,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则要注意虚与实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合。
(一)呵护古城“历史地段”,铸造邢台“城市之魂”
1986 年,《建设部、文化部关于请公布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概念。1987 年《华盛顿宪章》规定,历史地段即“城镇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小街区,包括城市、村镇、历史中心或地区以及自然或人造的环境。”[3]因此,“历史地段”包含了自然景观区、传统建筑群、老街道、具有景观意义的街区、历史风貌区、宗教文化景观等,且其意义上具有凝聚性、关联性和延续性。这是城市给人留下深刻记忆的地方,如巴黎的凯旋门、北京的天安门、西安的大雁塔等,这些“历史地段”都成为这个城市最重要的文化基因。
邢台现存的历史遗迹中,以清风楼为中心和标志,包括开元寺、火神庙的宗教古建筑群,角楼和古城墙构成的古代军事政治建筑实体,还有附近老南关的邢台“布袋院”群落,基本上构成了一个较为集中和完整的“历史地段”,政治空间、宗教空间和商业空间在这里交汇,这个“历史地段”的凝聚性和关联性聚焦为“明清邢台”,让人从空间到时间,重新感受古顺德府“郡楼远眺”的雄壮、求道崇佛的香火和“好南关”的繁华。这个历史地段也是邢台独有的“地方空间” ,这种独有性结晶为一种区位的人文价值,证明了城市的历史性、遗产性和价值性,形成和延续着城市的文化个性,是邢台“城市之魂”。
“空间是个时间的切面”[4]。摧毁了和湮没了“历史地段”的城市是“失忆”的城市,是“无根”的城市,是人们在高楼群落和霓虹闪烁中灵魂迷失的城市。因此,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在追求现代化、国际化的都市时,要十分注意“呵护”城市之魂,当打开世界化的窗户时,不要关闭历史之窗,不要“喜新厌旧”,而应“喜新亦恋旧”。因此,在建设中对于这个区域建筑的风格、高度、位置等都应该有特别规定,拆迁与改造应采取特别慎重的态度,其原则就是弘扬“城市之魂”,让城市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二)谱写城市“成长叙事”,唤起社区“集体记忆”
人是一种四维存在。武汉大学陈望衡教授说“人是一种有历史感的动物”[5]。正是因为人具有历史感,作为人的创造物的生活环境也具有历史感,城市也应当具有历史感,也应当到处写满记忆,留住过往。作为一种独一无二的地理空间和人类社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故事,像一部史书、一卷档案,记录着一个城市的沧桑岁月,像一个家族有自己的家族历史。谱写城市“成长叙事”,就是打造“会说话的城市”,就是唤醒城市社区的“集体记忆”,身处其中就是城与人的“对话”的过程,也是回忆共有的“黄金时代”增强社区凝聚的过程。
19 世纪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的。著名城市学大师刘易斯·芒福德指出:“用象征性符号贮存事物的方法发展之后,城市作为容器的功能就大大增强了。”[6]贮存象征性符号并以之谱写城市“成长叙事”,从而唤起“集体记忆”,邢台市需要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同步推进。硬件建设方面:首先,可以建造邢台城市博物馆,打造这个城市从远古到现代的完整叙事,收纳和记录这个城市每个时代的经典片断。其次,要注意保护历史遗存的“片断”甚至“碎片”。除了“历史地段”,邢台市区还有很多点状分布的历史遗迹,如大成殿、塔林、天宁寺、基督教堂、直隶四师等,这些历史遗存恰如散落在城中的粒粒珍珠,熠熠生辉,增强了城市的历史氛围和文化魅力,要注意把它们保护起来、“凸显”出来,形成“叙事情节”,靓化城市,承续城市历史文脉。其三,通过雕塑、公园、特色博物馆等形式彰显城市“黄金时代”。比如可以在火车站广场等人流密集区设立“商都”雕塑,卧或立的姿态都可以,这个雕塑可以以商代标志性材料青铜为质,以商文化的最重要载体甲骨为形,以甲骨文关于“井方”的记载或《史记》中“祖乙迁于邢”[7]为文,传播邢台作为具有3500 年历史的商周古都的城市形象。也可以通过建设邢瓷博物馆或者白瓷雕塑、邢候公园等传播关于邢州白瓷“类银类雪”以及邢文化的美好回忆。软件建设方面:首先,尤其要注意地名文化的建设。“地名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包含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区域文化的象征。”[8]地名是一种文化符号,是集体记忆的空间载体,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印迹通过空间化而代代相传,其文化内涵影响着人们对空间的感受及文化认同。一方面,邢台现在有很多响亮的历史文化类地名如邢州大道、顺德路、龙岗大街、郭守敬路、襄都广场、达活泉公园等,这些很好地传播了邢台的历史文化信息;另一方面,实际上也存在一些西化的或者莫名其妙的地名,其含义或许很好,但由于其具有非地方性、非历史性的“无根性”,因此对邢台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社区“集体记忆”的建构并无突出意义。其实诸如牛尾河、南小汪、井方、祖乙、刘秉忠、抗大、石勒等很多历史人物和词汇,其几千年的历史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米姆”,都可以纳入邢台城市的命名系统。这个地名系统,对人是一种陶冶、一种教育,正如芒福德所说:“城市乃是人类之爱的一个器官,最优化的城市经济模式应是陶冶人、关怀人。”[6]其次,通过科研与学术研讨集聚智慧并提高邢台城市文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1989 年全国邢台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就是一个为邢台城市发展集聚智慧和传播邢文化的成功案例。政府如果加大投入,设立一些有关邢台地方文化研究的指导性课题,或者召开一些有关邢台城市文化建设的学术研讨会议,对提升邢台的知名度和文化软实力都会大有助益。
(三)打造“三大文化丛”,彰显邢台城市个性
文化丛是在一定时间、空间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组功能上相互整合的文化特质丛体,它并不是一些文化特质或文化要素机械堆积或毫无联系地任意分布,而常常围绕一种中心文化内聚起来,物质文化丛如此,精神文化丛亦如此[9]。如果说一株小草微不足道,那么一丛草就是一片绿色,很多丛草就会郁郁葱葱,文化丛正是这个道理,它可以扩大某种文化特质和文化符号的影响力。
邢台市可以利用文化丛理论,物质文化丛和精神文化丛并重,增强某些重要文化信息的影响力。笔者以为,可以打造牛城文化丛、邢文化丛、郭守敬文化丛等三大文化丛,来彰显邢台城市文化个性,增强邢台城市人文底蕴。一是构建“牛城文化丛”。神牛是邢台的城市“图腾”,“牛城”是邢台古城的城市名片,因此,可以以卧牛雕塑为中心,保留和彰显卧牛城有关地名,并以立地名标志和修建小公园的形式对牛城文化加以传播,也可以把牛城结构图做成浮雕或者地图标识在重要位置,牛城文化丛用以标志邢台城市的“神话时代”。二是构建“邢文化丛”。以高速路口的“邢”雕塑或另建的雕塑为中心,建立邢候公园、邢文化研究论坛、“邢”地名等为辅助,标志邢台城市“文明时代的开启”。三是以郭守敬纪念馆为中心和依托构建“郭守敬文化丛”。可以充分发挥郭守敬纪念馆作为天文和人文双重教育基地的作用,让中小学生和旅游者接受教育和熏陶,成为未来的郭守敬文化传播的使者;可以把郭守敬发明的天文仪器制成缩微模型和有关书籍在纪念馆作为纪念品出售,也可以制成街头雕塑传播天文知识,打造古代“天文城”形象;可以召开郭守敬及其师友的学术研讨会,或者拍摄有关电视剧和电影等,郭守敬文化丛标志着邢台城市发展“文明时代的高峰”。以上三个文化丛基本连缀成一个邢台城市“神话时代——文明开启——文明高峰”的三个“黄金时代”的完整叙事。
总之,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每个时代都在城市中留下自己的痕迹,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保存城市的记忆是人类现代生活发展的必然需要,经济越发展,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城市文化建设就越显重要。 解决城市文化底蕴丢失问题,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构建城市本土化形态,需要到城市的历史中去寻找答案,因为“城市设计是与时间有关的艺术。”[10]应当选择和考证城市黄金时代的符号,并使之重新获得生命,运用这些符号不仅可以享受现在,而且可以规划未来。一座好的城市应当是人文与自然水乳交融,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的理想栖境。一座城市要“让生活更美好”,要成为“人间天堂”,不仅需要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这样的“硬件”、社会管理这样的“软件”,而且还需要历史文化的底蕴和神韵。
[1]张鸿雁.城市定位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4-9.
[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上海三联书店,1988.5.
[3]李雄飞.保护城镇历史地区的法规[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24.
[4]曼纽·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504.
[5]陈望衡.城市——我们的家[N].光明日报,2008-12-11.
[6][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05,9.
[7]杨文山.商代的“井方”与“祖乙迁于邢”考[J].河北学刊,1985,(3):81-84.
[8]岳升阳,杜书明.城市地名文化遗产评价体系及应用[J].城市问题,2011,(6):66-71.
[9]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242-245.
[10][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等.华夏出版社,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