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再创造”教学的探究

2015-07-22徐胜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年9期
关键词:再创造有效教学初中数学

徐胜

【内容摘要】传统的教学强调机械灌输,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课堂缺少生机与活力。“再创造”活动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所学内容,表达自己的见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本文主要从挖掘生活资源、经历实践活动、发展求异思维、注重自我反思等方面谈“再创造”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再创造 有效教学

传统的数学教学困囿于应试教育模式,教师是知识的搬运工,局限于教材编排,机械灌输概念、枯燥记忆公式,学生只有模仿和跟从,缺乏思考与探索,被动接受所学知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学习是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也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教师要指导和帮助学生开展再创造活动,让他们在“再创造”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创造”的数学课堂以学生的学替代教师的教,以“想”、“做”替代教师的讲解,从而能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丰富情感。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再创造”教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关注学生生活,挖掘生活资源

数学现实是“再创造”的基础,也是“再创造”的不懈动力。教师要从数学现实出发,分析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知识经验,创设合适的生活化情境,将数学现实进行数学化处理,引发学生的再创造。如在“二次函数的运用(1)”中,教者创设情境如下:“某商店经营T恤衫,已知批发价为25元。根据市场调查,销售量与销售单价满足如下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单价是36元时,销售量是500件,而单价每降低1元就可多售200件。请问当销售单价为多少时,可以获得最多?”学生针对现实中的总利润、单件利润问题,分析有哪些自变量,有哪些因变量?能列出怎样的函数关系式?教者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发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经历实践活动,培养操作技能

再创造要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教师要摒弃机械灌输传统做法,要引领学生亲历观察、猜想、思考、分析、归纳、验证的过程,让他们能发现规律、掌握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如有《活动 思考》教学中,教者设计如下:

活动一:能否将一个长方形纸片剪成正方形?说说你的理由。

活动二:搭1个三角形需_____根火柴;

搭2个三角形需要_____根火柴;

搭3个三角形需要_____根火柴;

搭10个三角形需要_____根火柴;

搭100个三角形呢?搭n个三角形呢?

教者引领学生通过搭建火柴棒活动感受图形的位置关系,让学生感受图形性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探索数量的变化规律。

三、借助一题多解,发展求异思维

首先,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下自由表达,让学生无拘无束,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迸发出求异的火花。其次,教师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搭桥铺路,提供展示的机会,尽可能地让他们获得成功,使他们树立自信。教师要当学生持有独到的见解、新颖的解法时教师及时予以表扬鼓励,让他们喜欢标新立异。教师要设置递进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逐层深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如:(1)你能将一个直角三角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并且使它们都与原三角形相似吗?试试看,在图中画出你的设计方案;(2)如果要将这个直角三角形分割成四个三角形,并且它们仍然都与原三角形相似,你还能做到吗?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多问,对教材、学生回答中提出不同的见解。教师要设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问题,引导学生冲破固定模式,打破常规,从不同角度观察、不同层次思考,在不同的数学思想、不同的解题方法中提高求异思维能力。

如:根据下列条件,求函数的解析式。

(1)已知抛物线经过A(2,0),B(4,5)和C(0,-1);

(2)已知抛物线经过顶点(1,4),且经过原点;

(3)已知抛物线经过(3,0)点,且当x=1时,有最大值8;

(4)把抛物线y=x2-3x-4向右、向下各平移2个单位;

(5)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当x=-1和3是都有y=6,且y的最大值为10。

四、强化自主发展,注重自我反思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数学实践的探索者和创造者,教师要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创造自由,要注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呵护他们的探索热情,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再创造的过程,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由于初中生心智发展尚不成熟,教师要培养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课前预习、实践活动、小组合作、思想方法进行反思,让他们主动总结经验教训,内化知识,提高再创造的能力。

数学“再创造”教学打破了教材的束缚,对教材进行重组,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加强预设的同时,要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融入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师生互动中促进教学的生成,以提高学生的“再创造”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正红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再创造有效教学初中数学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广告翻译探微
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基于中学数学“开放式多循环”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