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模态大学外语教学设计个案研究

2015-07-18纪燕

语文学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犹太人模态

○ 纪燕

(江苏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多模态大学外语教学设计个案研究

○ 纪燕

(江苏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决定教学目标实现、制约教学方法选择和教学模态使用的教学设计是教育教学研究的一个持续研究焦点,其研究范式呈现多元化。运用张德禄提出的多模态外语教学设计原则和方法,对大学英语的一个教学单元进行个案教学设计、研究和实验,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的多模态最优化设计,从而对外语教学提供微观实践价值。

多模态; 外语教学; 教学设计

在建筑、报纸和刊物、科技产品制造等领域设计是一个常用的概念。第一个提出教学设计概念的是美国教育学家L.C.Silvern,他提出将一般系统论和系统分析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具体教学实践各个环节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活动。[1]65-7020世纪60年代末J.Dewev提出将学习理论与教学事件联系起来的设想,教学设计的构想逐步发展到理论形成阶段。20世纪70年代 R.K.Branson等人发展了一套“联合军种教学系统开发模式”,教学设计在教育科学中形成一个专门的领域,作为一门学科在各种教学理论中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后期,根据建构主义和交互媒体的发展变化教学设计被划分为整体化教学设计和系统化教学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带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在我国也逐渐开展起来。[2]16-19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变了教与学的资源分布,将视听说等多种模态符号带进课堂,注重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强调知识是学习者自身对经验的理解,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有意识地选择每个教学阶段合适的模态,或者模态组合教学设计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教学资源开发与设计成为一个重要趋势。[3]137-138关于教学设计的研究一直是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话题,学者们的研究视角多样、路径各异。所有教学设计模式的实用性和发展性尚且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实践反馈才能得以验证。遗憾的是,教学设计模式的实际应用案例尚且不多。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多模态体现

课堂教学的宏观教学程序是根据课堂教学的总体情景和目标设计出来的,包括几个相互联系的教学阶段。[4]张德禄在对六个外语类全国精品课程教学录像案例的分析后整理出的一个包括课前准备活动、课堂开始仪式、引入主要教学内容、课文理解:解释、问答、老师组织活动、小结和作业布置等15个阶段的综合教学程序,其中七个阶段是在任何外语课堂教学中都应该有的必要阶段,另外八个阶段是可选择的。[5]

6个教学案例的综合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并非固定模式,依据教学情景和教学理念的改变而调整。教学目标贯穿教学程序始终,教学的每个环节也有相应阶段性的任务和目标。教学工程中对模态的调用和方法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宏观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宣布上课开始”这个最简单的程序中不同的微观教学程序也蕴含着“愉悦型”“和正式型”等不同的教学理念。整体的教学程序基于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程序的每个教学阶段都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对教学方法的选择。

二、多模态外语教学设计个案

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根据课堂教学的总体情景和目标,对《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读写教程)中第五单元(Active reading 2 The story of Anne Frank’s Diary)设计课堂教学包括几个相互联系的教学程序,探索多模态外语教学的新模式。该文以日记文体记录了一位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二战期间为躲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与家人和朋友躲藏与密室而经历的25个月困窘、恐惧的生活。

1.课堂开始仪式。笔者精心安排了“愉悦型”问候学生的方式,上课时间是早晨第一二课时,笔者却说:“Good afternoon! Class.”部分同学马上表现出诧异的神情,几个反应迅速的学生积极“纠正错误”了,当然也有部分同学还没来得及进入上课状态所以根本没有注意到“老师的错误”。笔者随后幽默地补充说:“Good Morning! My dear students, it’s a test to know whether you are fully prepared for this class.”学生们会心地一笑,之前还没准备好上课的学生也随即进入上课状态。这个环节中教师的表情、语言和语调的配合使得一节课就在这样轻松幽默的氛围中开始了。

2.宣布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目标与任务时笔者充分考虑到语言和板书之间的配合。笔者有意在黑板上写下不完整的标题“Unit 5_______”,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然后,笔者播放了剪辑的2分钟左右电影《安妮日记》中安妮自我介绍13岁生日时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的片段。学生们紧接着被问到两个问题关于视频中女孩的名字和她以哪种方式记录自己的生活,根据学生的回答笔者补足标题“Unit 5 The story of Anne Frank’s Diary”。笔者以这种提问题设置悬念的形式创建情景、开展建构性、分享型等语言交际活动,调动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3.课堂导入。这篇课文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政治背景,1940年5月后,荷兰为德国攻占之后,荷兰的新统治者也将排犹法律于荷兰执行。学生对于战争和种族迫害的背景知识较为薄弱,课堂导入成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关键阶段。笔者广泛查阅资料并搜集了针对性较强的纳粹迫害犹太人的照片和希特勒颁布“最后解决犹太人方案”的历史录像,充分利用多模态话语的优势,以PPT和视频形式展示,通过听觉和视觉刺激学生的认知,调动学生的情感,增强认识,为课文的阅读和教学做足了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和铺垫。

4.课文讲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的培养都是在这一环节中慢慢积累,逐步提高的。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全文速读,了解大意和逐段精读,获取细节两个步骤从文章的标题、每段的中心句入手理清文章脉络,建立初步的全文语义图像,播放课文的音频文件,并以填补段落缺省词的形式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通过填空、配对、回答问题等多种形式与课文中的知识点有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的语法。最后,语言知识点作为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的一个难点,传统的教师逐个讲解和学生一味做笔记的模式收效甚微。[6]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指导下教师对语言点讲解应结合语境,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自主地猜测单词和短语的含义,不割裂语言点和句子、篇章的意义联系。在语境中理解了语言点的意义,既能引导学生在语法、语用层面上恰当使用该语言点,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除了文字,声音、图片等都是辅助学生了解知识点,扩充知识点的模态符号,教师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借助各种模态符合和资源拓宽视野。

5.课堂活动。笔者让学生凭直觉选择数字1或2将全部学生按种族分成两个组(不提前告知学生1和2分别代表的是犹太人和德国人)。1和2的所指意义被公布后,全班学生一片哗然,尤其是分选到犹太人组的学生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命运天注定的无奈。笔者要求犹太人组的学生在课文的第一部分中按段落顺序一一总结出安妮所描述的犹太人被禁止出入的公共场所、被限制生活的区域以及犹太人和非犹太人禁止通婚等犹太人所受到的种族歧视。德国人组的学生则需要在课文的第二部分中安妮对盖世太保的恐惧、对躲藏生活的绝望和对世界天真的幻想。笔者设计了这样生生间协同作业的小组任务希望学生能设身处地地理解成为德军占领下的犹太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安妮作为一个成长期的少女如何面对战争和种族迫害、自我成长与定位、寻求自由的心路历程。

6.作业布置。为下一个学习任务做准备工作,安排学生课后小组形式查阅犹太人历史资料,以共同讨论、选择代表将讨论结果进行汇报,以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强化学生交流与合作, 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结 语

就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而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关注到每个模态对意义产生的作用和模态相互之间的作用,调用的模态有听觉(教师讲解、音频资料、小组活动、回答问题)和视觉(教学课件、教材、视频资料),不同模态协同合作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读者多感官信息识读和吸收;不同的课程和课时有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法,该教学设计的流程涵盖多模态信息呈现、课堂导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学习评价各阶段;采用的现代技术形式有教材、教学课件、参与式教学、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等方式,教学过程实践了有效性、互动性、参与性,教师、信息技术、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呈现流动状,改变传统的偏重于对学生读写能力的观念。 对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为大学外语多模态教学模式提供微观的实践价值,同时也积极回应了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倡导。当然,这只是一个个案设计研究,还需要大范围的实践。不过,这种教学设计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较高的实用价值,为现代信息技术下英语教学提供新的视野。

[1]习裴,新宁.现代教学设计的概念与特征[J].开放教育研究,2005(2).

[2]谢幼如,王淑芳,董继燕.教学设计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2).

[3]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李丽生.SCLT 教学模式及其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界,2002(4).

[5]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9(7).

[6]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教学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2013年度规划课题(107040815);2012年度江苏科技大学校级课题(633111204);

纪燕,女,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H319

A

1672-8610(2015)06-0108-02

2015年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学教改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犹太人模态
基于BERT-VGG16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多模态超声监测DBD移植肾的临床应用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跨模态通信理论及关键技术初探
自尊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
日版《午夜凶铃》多模态隐喻的认知研究
犹太人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