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专业乐理课程教学目的多元价值之初探
2015-07-13谢黎华
【摘要】高校音乐专业乐理课程是音乐艺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以传播乐理知识与技能为乐理课程的首要教学目的是我国高校音乐专业乐理课的教学使然。乐理课堂上多半是教师讲授各类音乐知识和技能,但扬善缺位、尚美缺位。这种追求单一的知识与技能的为教学目的的价值观也是这是我国现阶段高校教育体系人文价值缺失现状的反应。音乐艺术专业重要的人文学科,而乐理是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承担人文价值的传递责无旁贷。乐理课程必须实现教学目的多元价值化,更加关注学生情感、关涉人性发展,实践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为教学目的地融合与渗透。
【关键词】价值目的;乐理课程;多元;渗透
一、乐理课程多元价值目的趋势
教学目的是任何一门学科课程存在之根本,它为本门学科课程的发展指引科学的正确的方向。高校音乐专业乐理课程,作为音乐专业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它的学科课程教学目的对音乐理论课程具有基本的引领性、指导性的作用。科学的教学目的,就像一种科学教学思想或教学理念,指导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行为。科学的教学目的能供应引导教师与学生在本门学科沿着正确的方向有序地发展与进步。
我国传统的高校音乐专业乐理课程教学是建立在西方的音乐专业理论知识、作曲技能的框架之上的。音、音程、和弦、节奏节拍、调式调性等等是高校传统音乐专业乐理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很多高校音乐专业乐理课程教师的教学计划与实施基本上都是:音与音高(2课时)、节奏节拍(2课时)·调式(3课时)等诸如此类的,很少看见有教师把非音乐知识与技能的作为高校音乐专业乐理课程教学目的,而写入教学计划的。这是一种纯粹的以学习音乐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为教学目的的传统理念。学生乐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是传统的评价一堂乐理课程的唯一尺度。在这样一种单一的教学目的下,学生的体验、想象、思维等被牢牢地束缚在乐理知识的识记与掌握的枷锁之下,学生与教师之间难以展开全方位的互动,学生与各种音乐文化难以形成立体的联系。
随着全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学科分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综合也越来越强。各门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趋势在加强,在整个学校教育系统内,一种“渗透式的”教学引起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的关注。高校音乐专业的乐理课程也亟需顺应时代要求,突破本学科学位壁垒,以“多元价值教学目的”为学科教学目的指向,实践一种科学的“学科渗透式教学。”
二、乐理课程教学多元价值目标内容取向
(一)乐理课程多元价值目标内容之—:知识与技能
基本乐理,本来就是关于音乐的“道理”,有关于基本的音、音程、节奏节拍、调式调性等内容是本门课程是必要的教学目的。关于乐理课堂乐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追求,众多高校的乐理教师不遗余力地实践着这一目标追求。实际上,国传统的高校音乐专业乐理课程教学目的长时期内追求乐理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与实践。并且这个首要目的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成为许多高校音乐专业乐理课程教学的唯一目的。乐理课堂上处处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授各类音乐的道理,因为基本乐理课程与教学必须承担基本乐理相关知识与技能的传播。
追求乐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的价值,从乐理课程一诞生,就注定成为这门学科课程的价值目的。失去这个价值目标追求,乐理课程就失去了作为本门学科的根基。过之,可以完善改进,但是失之,乐理课程就不再成为乐理课程了,所以关于音乐的道理,关于音乐的知识与技能理应成为高校音乐专业乐理课程教学的首要教学目的与价值追求。
(二)乐理课程多元价值目标内容之二:掌握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高校音乐专业乐理课程教学目的应体现追求知识的过程与方法的价值追求。现代课堂追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追求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在探索中学习与进步,是现代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传统的乐理课堂与中国学校教育体系内诸多课程教学一样,长时期内以授受形式为主,教师在讲台上面讲授,学生在下面聆听、理解、消化。这一方式被视为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得以一定量的接受知识与技能的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是乐理课程,作为一门理论程度很高的学科课程,理应为学生提供探索过程的机会,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方法的掌握。
追求过程与方法应成为高校音乐专业乐理课程教学目的之一。这一教学目标是指让学生了解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之下,传统的只关注教学结果的做法将得到纠正,对于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将会得到极大的鼓励,乐理课程的教学方式将更加开放,学生的积极性将得到极大的提高。专业教师只需在必要的时候提供科学的提示,给学生更大的空间来探索音乐道理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掌握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三)乐理课程多元价值目标内容之三:情感与态度
乐理课程作为音乐专业的一门具体学科课程,理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追求。音乐是一门很强的人文学科,是表达人类各类情感的语言。任何国度的音乐都是这个国家或民族用来记录抒发感情的方式。固音乐专业下面的所设的各门课程都不能回避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个话题,学生没有情感体验的课堂,就会失去音乐文化的“魂”。
高校音乐专业乐理课程教学目的毫不例外也要追求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良好的态度的形成。关照学生的情感世界,就是追求音乐文化的“魂”,任何一门课程都是承担着传播人类文化的责任。高校音乐专业乐理课程作为一门关涉音乐文化的课程,更应该为学生提供情感体验的空间与机会,在探索过程与方法中,体验对人、对世界、对自己的情感与价值观,丰富学生的心理体验,形成正确丰富的人格世界。
三、乐理课程人文教育价值与科学教育价值目的渗透
我国目前的大学教育,存在着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科学知识目标有事实传授,无人文价值的传递。这一现状在我国现阶段的高校音乐专业乐理课程教学中也是存在的,科学目标在乐理课程中占主要席地,乐理课堂长期以来就是一个追求音乐知识真理的阵地,乐理课堂不扬善,也不善美,那个重要的关涉“人性”的教育目的在我国高等院校音乐专业乐理课堂上处于长期缺位的状态。
实质上,高校音乐专业乐理课程从本质上要求追求人文价值目的与科学价值目的的渗透于融合。一方面,从整个高等院校的教育目的来看,人文教育目标和科学的教育目标是我高校教育教学的目标体系。科学教育目标着力于“人力”的增长,人文教育目的着眼于“人性”的丰富。各门各类的专业学科都应该秉持两个基本的教育目的,实现人文教育目的与科学教育目的相互渗透,才能实践科学的教育理念;另外,音乐的学科特性就是一门人文价值极高的学科,她历来就视为人文学科,甚至更早先与哲学,是一门研究、反应、人类“人性”的专业。音乐专业在历史上层被视为发展与丰富“人性”的重要学科。任何一小段音乐作品都是人类情感的诉说与传递。音乐专业乐理课程教学关涉各类音乐材料,有空间为学生提供情感体验、审美体验,也有必要追求一种丰富“人性”的价值目的。
复归人文教育目的是大学教育应然追求,无论是自然学科还是人文社会学科,人文教育目的才是高等教育更为本质的根。高校音乐专业乐理课程决不应止于追求关于“音乐的道理”为单一的目的。我国高等院校音乐专业乐理课程应努力改变以科学教育为主要的价值追求的实然现状,更加关注学生的体验、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态度形成与人格的丰富,更加关注“人性”的发展。人文教育目的更应该成为人文学科的首要教育目的,高校音乐专业乐理课程教育目的的根本是人文教育。
总之,高校音乐专业乐理课程教学以多元价值为教学目的,探索科学教学价值与人文教育价值的渗透于融合,是当代学科专业综合与分化发展趋势的使然,是复归人文教育价值的使然,是培养“全人”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童忠良.基本乐理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
[2]吴跃跃.新版音乐教学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7月.
[3]李新旺.教育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9月.
作者简介:谢黎华,男,邵阳学院音乐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