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腔唱法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2015-07-13蔡鹏娣陕西省宝鸡市宝鸡职业技术学院721013
蔡鹏娣 (陕西省宝鸡市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721013)
唱腔唱法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蔡鹏娣 (陕西省宝鸡市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721013)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唱腔唱法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为了保证唱腔唱法教学取得积极效果,我们应立足高校声乐教学实际,结合声乐教学的实际经验,对唱腔唱法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全面分析,做到掌握唱腔唱法的教学侧重点,最终实现唱腔唱法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应在高校声乐教学的基础上,合理选择研究手段,重点探讨高校声乐教学中唱腔唱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高校声乐教学提供有力支持,促进唱腔唱法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高校声乐教学;唱腔唱法教学;重点;难点
一、前言
从目前高校声乐教学来看,唱腔唱法教学是声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但关系到声乐教学的整体效果,同时也对学生的乐感和演唱技法有着直接影响。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应对唱腔唱法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结合声乐教学实际,制定具体的声乐教学措施,同时,还要认真探讨唱腔唱法的重点和难点,争取探索出一条新路,确保高校声乐教学能够取得实效,满足高校声乐教学需要,为高校声乐教学提供有力支持,保证高校声乐教学能够在唱腔和唱法教学中取得积极效果。
二、唱腔唱法教学中,应重视演唱者的中声区问题
1.根据演唱者的中声区条件,制定具体的教学措施
对于演唱者而言,每个人的中声区条件都各不相同,存在差异是必然的。为了有效提高唱腔唱法的教学效果,在声乐教学中,应根据演唱者的中声区条件,制定具体的教学措施,提高教学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达到提高唱腔唱法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在男高音教学中,如果学生的中声区在高音部分存在一定难度,就要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该学生制定具体的教学措施,发挥其声线的优势,利用训练的方式改变中声区的劣势,最终达到提高演唱效果的目的。
2.认真分析中声区问题对演唱者的影响
中声区是演唱者发声的重要部位,只有确保中声区满足演唱要求,才能确保唱腔唱法教学得到有效开展。基于这一认识,唱腔唱法教学过程中,应认真分析每一个演唱者的中声区特点,并正确分析中声区造成的影响,提高唱腔唱法教学的针对性。
比如,孟庭苇的《往事》是少女对童年时光的回忆和向往,行云流水般的诉说让人沉醉。这样的声音决定呼吸时气息量不能过满,不然就会产生音量过僵、过实,失去了轻声诉说般的声音效果。如果演唱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中主题曲《千万次的问》这类旋律高亢、气势逼人的作品,气息力度则是要强的,吸气状态是深的。除此之外,还要根据乐句的长短、音量的大小来选择气息的控制。
3.对于中声区存在问题的演唱者,提出改进方案
在学习声乐的学生中,有些学生的中声区条件不是十分理想,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应立足学生现实的中声区条件,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同时还要对中声区存在问题的学生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案,使学生能够从唱腔唱法上弥补中声区的不足。
例如,在美声唱法教学中,如果演唱者的中声区问题难以通过训练去纠正,就要在演唱方法训练中进行弥补,其中主要可以采用具体化的教学方式,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案,对存在问题的学员进行针对性教学。
三、唱腔唱法教学中,应重点做好换声区的训练
1.唱腔唱法教学,应重视换声区的训练
换声区的训练不但可以强化唱腔唱法教学效果,同时也能提高演唱者的气息控制水平,对提高演唱者的歌唱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这一认识,在唱腔唱法教学过程中,应对换声区的训练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强换声区训练。
2.唱腔唱法教学,应制定具体的换声区训练计划
为了保证换声区训练能够得到有效开展,在换声区训练过程中,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嗓音条件和中声区特点,制定有特色的换声区训练计划,确保换声区训练能够取得积极效果,满足换声区训练需要,提高换声区训练的实际效果。
3.唱腔唱法教学,应把握换声区训练原则
在换声区训练中,为了保证换声区训练能够取得积极效果,在具体的训练中应把握准确性、实效性和针对性原则,使唱腔唱法教学能够在换声区训练中取得实效,满足唱腔唱法教学需要,达到提高唱腔唱法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唱腔唱法教学中,应有效处理歌唱者的喉头问题
从目前唱腔唱法教学中,歌唱者的喉头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唱腔唱法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一认识,在唱腔唱法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对歌唱者的喉头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对歌唱者的喉头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为了保证唱腔唱法教学取得实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歌唱者的喉头问题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根据歌唱者的喉头特点制定具体有效的训练措施,提高唱腔唱法训练效果。
2.把握歌唱者喉头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
由于每个歌唱者的喉头问题都不相同,在唱腔唱法教学过程中,应整体把握歌唱者的喉头特点,并进行针对性训练,使每个歌唱者都能找到行之有效的唱腔唱法训练方式。
3.对喉头问题较为特殊的,采用特色化唱腔唱法训练方式
某些歌唱者由于喉头条件较为特殊,在唱腔唱法训练中就要根据其喉头特点,选择特色化的唱腔唱法训练方式,保证唱腔唱法训练能够取得积极效果,进而满足高校声乐教学需要。
五、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唱腔唱法教学是声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但关系到声乐教学的整体效果,同时也对学生的乐感和演唱技法有着直接影响。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应对唱腔唱法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结合声乐教学实际,制定具体的声乐教学措施,同时,还要认真探讨唱腔唱法的重点和难点,争取探索出一条新路,确保高校声乐教学能够取得实效,满足高校声乐教学需要,为高校声乐教学提供有力支持,保证高校声乐教学能够在唱腔和唱法教学中取得积极效果。
[1]付莉.浅谈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S1).
[2]何静.怎样提高歌唱中的声情并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10).
[3]程虹.学习声乐演唱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07).
[4]赵大海.高教师范专业声乐教法初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06).
[5]于敏.高师声乐技能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4(05).
[6]施启龙.浅谈美声唱法与当代民族唱法的融合[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