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可舒片双心效应对冠心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2015-07-08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双心黏度血小板

马 莉

心可舒片双心效应对冠心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马 莉

目的探讨心可舒片对冠心病双心效应的血流动力学以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可舒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心可舒片,2片/次,每日3次,坚持服用1个月后,比较两组在血流动力学以及临床预后方面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比黏度、全血黏度高比值(ηH)、全血黏度低比值(ηL)、血浆黏度(ηP)、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聚集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抑郁、焦虑情绪等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可舒片可能通过改善患者血液黏度,降低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脂,改善患者的冠心病临床症状,通过缓解抑郁、焦虑情绪达到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预后。

冠心病;心可舒片;双心效应;血流动力学

心可舒片的双心效应,是指心可舒片即可以有效治疗冠心病,也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不良情绪。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病因和并发症,一旦同时出现,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缩短预期寿命。心可舒片是中药研制具有活血化瘀的复方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等[1,2]。心可舒片中的有效成分丹参和三七有对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3],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酮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4],且心可舒片中的五味中药都作用于肝胆经,肝胆经与人体的情绪调节有关。本研究采用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观察心可舒片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4年9月在我院门诊或者住院的40例冠心病患者,年龄50岁~ 83岁,平均72岁,平均病程7.5年,符合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冠心病诊断标准,不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随机将4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并发疾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服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他汀类调脂类药物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心可舒片,2片/次,每日3次,坚持服用1个月后,对两组进行疗效评定。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的血液比黏度、全血黏度高比值(ηH)、全血黏度低比值(ηL)、血浆黏度(ηP)、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沉降率(ESR)、纤溶系统功能以及血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等进行检测。临床预后标准参照1979年《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测定。

1.4 评定标准 患者情绪变化通过对各项焦虑症状评分评定,按0分~4分的分级为标准,涉及焦虑心境、紧张、害怕、失眠、认知功能、抑郁心境、肌肉系统症状、感觉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生殖泌尿系统症状、自主神经系统症状以及会谈时行为表现等各个方面。轻重程度总分超过29分,可能为严重焦虑;超过21分,肯定有明显焦虑;超过14分,肯定有焦虑;超过7分,可能有焦虑;如小于6分,病人就没有焦虑症状,具体操作内容参照汉密顿焦虑量表。治疗后患者的焦虑症状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在原来基础上减少5分以下为无效,在原基础上评分减少5分~10分为有效,在原基础上评分减少10分以上为显效。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时间、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相比较都有一定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聚集时间和纤维蛋白原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血小板聚集时间、纤维蛋白原比较(±s)

表1 两组血小板聚集时间、纤维蛋白原比较(±s)

__组别____时间___n__血小板聚集时间(min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纤维蛋白原(g/L)对照组治疗前2015.33±4.093.86±0.47治疗后2014.75±4.521)3.81±0.421)观察组治疗前2015.42±4.373.88±0.43 _________治疗后__20_____ _9.06±4.58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1±0.451)2)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_2)P<0.0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比较 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除ESR改善不明显以外,其余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比较(±s)

___组别_____时间_________HCTESREAIηHηLηP对照组治疗前45.11±3.2513.45±3.582.15±0.225.30±0.3311.45±1.171.95±0.05治疗后44.97±3.0914.23±4.152.05±0.155.35±0.3711.00±1.351.96±0.07观察组治疗前46.08±3.1513.48±3.502.10±0.155.40±0.3711.43±1.122.10±0.05治疗后43.14±3.201)15.35±3.10_______1.65±0.171)__________4.11±0.351)___________6.94±1.281)1.85±0.081)_____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05。

2.3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都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DL-C水平改善不明显(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表3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别时间nT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TGLDL-CHDL-C对照组治疗前206.65±1.072.81±1.154.65±0.921.55±0.51治疗后205.93±1.011)2.29±0.851)3.98±0.881)1.69±0.55观察组治疗前206.80±1.152.86±1.234.74±0.951.50±0.49 __________________治疗后______20_________ _4.82±1.04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1.33±0.791)2)_2.34±0.701)2)1.81±0.57 _____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05。

2.4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 论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因为冠状动脉血管的病变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脏病[5],简称冠心病。冠心病因其病程较长而且康复慢,病人易复发,而且发病的大多为中老年人,疾病本身及其反复发作对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由此而导致患者负面情绪更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的关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包括血脂异常、血小板异常聚集、血液黏稠度增高[6]。目前国内外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主要是对症下药,常规治疗包括服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他汀类调脂类药物等,主要是为了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而有多项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会影响治疗效果,对这些病人加用心可舒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胸闷、心悸等症状,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心可舒片既能有效治疗冠心病,又能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的效应称为心可舒片的双心效应[7]。心可舒片有五味中药加工而成,其中丹参发挥抗焦虑抑郁的作用;三七活血化瘀镇痛;山楂消食降脂,同时还具有保护受损细胞的作用[8];木香行气止痛;葛根扩张血管。

冠心病患者引起血小板聚集因素而导致血栓的发生。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加用心可舒片的观察组可明显降低患者血小板聚集时间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血液黏度升高,主要表现在血液中红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增高等[9],所以检测冠心病患者的血黏度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加用心可舒片的观察组全血液黏度高比值、全血黏度低比值、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推测可能与心可舒片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关,改善了患者血栓、血液黏度及心肌供血和供氧,从而改善临床症状,这与吴木富等[10]的心可舒片通过改善患者血液黏度以及内皮功能对患者冠心病起治疗作用的研究相一致。冠心病一个极其重要的发病因素为血脂升高,血脂异常导致血栓形成,而心可舒片中三七含有三七皂角能降低血脂[11]。通过本研究也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TC、LDL-C、TG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降低(P<0.05),但对HDL-C的影响不大(P>0.05)。

通过统计4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预后及抑郁、焦虑等情绪等的改善情况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可舒片的五味中药都可以作用于肝胆经,而中医认为肝胆经与人的情绪有关,可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这也与孙媛[12]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心可舒片一方面可通过降低患者血小板聚集、血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以及各项与血黏度有关的生化指标,从而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脏供血、供氧情况,以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另一方面,心可舒片通过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情绪来改善临床预后及治疗效果。心可舒片的双心效应对冠心病患者的综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比较高。

[1]余剑波,朱继红.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与救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7):781-782.

[2]李剑颖.双心疾病的中医干预[J].医师周刊,2011,13(44):B3.

[3]刘婷,秦彩玲,张毅,等.丹参、三七不同比例配伍对正常家兔血浆血小板聚集性、粘附性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 (8):608-611.

[4]陈昭君,杨喜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焦虑障碍的相关研究[J].医学综述,2011,17(6):875-877.

[5]郭伟.心可舒治疗冠心病的机制[J].医师周刊,2012,14(6):C3. [6]郭芳,刘俊田.纤维蛋白(原)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09,40(2):169-170.

[7]胡大一.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心理障碍的综合管理——“双心医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5):2-3.

[8]Wan JB,Lee SM,Wang JD.Panax notoginseng reduces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in ApoE dificient mice and inhibits TNF-alpha induced endothelial adhesion molecule expression and monocyte adhesion[J].Agric Food Chem,2009,57(15):6692-6697.

[9]翁准良.活血化瘀治疗的疑难病[M].北京:北京学院出版社, 1993:16-69.

[10]吴木富,陈林祥.心可舒片对冠心病患者血液黏度与内皮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2,8(4):274-275.

[11]Eastern JD,Saver JL,Albers GW.Definition and evaluation of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A scientific statement for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Stroke Council[J].Stroke,2009,40(6):276-293.

[12]孙媛.心可舒片治疗气滞血瘀型双心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6):677.

R541.4 R289.5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5.06.030

1672-1349(2015)06-0792-03

2015-01-20)

(本文编辑郭怀印)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510182),E-mail: 149283240@qq.com

猜你喜欢

双心黏度血小板
有机蜡对沥青黏度影响的研究
高黏度改性沥青黏韧性的影响因素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双心病”的临床应用
双心医学模式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
“双心门诊”的双重呵护
手工浓缩与单采血小板在急诊患者中输注的疗效比较
“双心”并用,让孤雁归队
血黏度高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