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2017-04-12张洪涛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攻击行为情绪管理引导

张洪涛

摘 要:以儿童期的攻击性行为作为讨论对象,将攻击理论加以溯源并分类,经过文献研究与观察分析法,对攻击行为与情绪的关系进行论述,提出可以通过情绪管理为中介,达到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引导,有助于个体正确的情绪认知和行为模式的建立。

关键词: 攻击行为;情绪管理;儿童期;引导;

【分类号】B849

一.前言

攻击,一直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本能[1,2]和一种社会现象[3],且由于其对我们所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等学科分支的发展,人们对于攻击及其行为表现的研究也不断深入[4]。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个体攻击行为及其诱因,与其生命早期经历与关键事件有着极强的相关性。儿童期情绪心理发展与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遂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儿童,作为成长特殊时期的个体,一方面其具有接受能力强,易受环境影响的特点[5];另一方面作为未来社会的主流群体,儿童的身心发展直接与社会发展相关,这使得对儿童的身心关注,成为当前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6,7]。另外,由于儿童期个体的表现具有外显性、易于观察和引导的特点,这为以儿童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干预提供了条件。

二.攻击的早期研究及其本质探讨

(一)对于攻击的早期研究

攻击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当其表现在个体,且被进一步强化时便形成暴力个案,若发生在群体间则演变成暴乱事件,若是进一步的升级,则可能成为部族和国家间的冲突甚至战争[3]。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从纵向角度对这一现象加以简述。

虽然与近万年的人类历史相伴不离,但究其概念本身,人们对于攻击的相关研究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弗洛伊德(Frueder,1923,1932),他将攻击理解为人的一种“向死本能”[2];多拉德 和米勒(Dollard&Miller,1937,1941)提出了“挫折-攻击理论”(frustration-aggression theory),该理论认为当人的动机、行为遭到挫折后,即会产生攻击和侵犯性反应,甚至于引起犯罪。阿德勒对个体儿童期的经历加以分析[5],认为由于自卑的缘故,儿童往往通过攻击的形式,使情绪得到释放或通过其它消极行为引起别人的注意,在这一过程中因自卑引起的心理得到补偿。该理论模型后经博格威茨(Berkowitz,1989)完善,即“修正的攻击-挫折理论”,后者进一步提出,攻击是由负性情绪启动的,进而巴伦和齐尔曼(Baron&Zillmann,1983a,1979)提出,当主体已知其攻击行为可能受到惩罚时,它可能阻止攻击行为的发生[3],这一理论对于中断和限制攻击提供了理论基础。

帕特森等(Patterson,1967)从攻击结果所引起的报偿角度,提出工具性攻擊(instrumental aggression)的概念,班杜拉(Bandura,1973)在前者基础上,提出了攻击的信息加工理论(Aggress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从认知角度假设了攻击形成的内外部动因。道奇(Dodge,1983)则提出与工具性攻击相对的敌意性攻击(hostile aggression)的概念,并进一步验证了负性情绪(negative feelings,NE)在攻击形成过程的中介作用,以及环境刺激和自我认知对攻击行为启动的相关性。

(二)对攻击及攻击性的概念化解释

攻击(aggression)往往是内在的情绪状态通过行为展现出的一种外在行为表现,在这一过程中外显性的行为占主要方面,而与之对应的是攻击性(aggressive),其在概念的指向上与前者有较明显的差别。前者强调的重点是某种行为或语言方面的外在表现,即偏向于行为的结果或其可见性;后者则在指示结果的同时,还包含那些有倾向但未经实现的过程,即既强调行为表现也包含形成行为的内在心理动因。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攻击(aggression)是指攻击性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在一定范围内,二者可以进行同义转换。而攻击性,则可以被标示为一种心理的准备状态[9]。借以这样的界定,叶茂林(2005)对攻击的外显形式和内隐性特点加以区分。笔者认为,以攻击性的概念来对其加以界定更适于探寻引起攻击性行为的内部动因。同时,对于那些并未付出实质行动、仅潜存于意识层面的攻击倾向和产生这种倾向的情绪加以分析和进行疏导、干预,从而防止行为的扩大化,其将更具有实际的操作意义。在此我们将其定义为:攻击是一种有意识地伤害他人(或自我)的内隐或外显性行为。其中按目的和结果不同,可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内隐性攻击和外显性攻击、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在引起个体攻击的过程中,行为结果通过情绪-情境-生理因素交互作用启动和增强,而情绪和认知及其交互作用成为攻击行为启动的关键性中介条件。作为外显的行为表现,攻击形为在儿童期呈现更为明显。

三.影响个体攻击的因素

(一)生理心理学角度的解析

Rushton等(1986)的双生子实验表明,儿童攻击性与遗传具有高度相关。Lagerspetz等用鼠系繁殖实验再次证实,老鼠的攻击性可以遗传至后代[8]。体内激素的变化也会影响人的攻击反应,例如5-羟色胺(5-HD)的偏低可导致敌视、冲动、攻击、追求刺激感觉等行为倾向[9]。Yates和Perry等(1992)报告,固醇类激素也可以引起运动员的敌意性攻击行为增加。David Reiss(2007)提出攻击的“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假说,认为儿童的基因类型与社会环境影响相互作用,并在发展过程中得到加强或弱化[9]。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有研究者(Debra Niehoff,1999),从产生攻击的现实环境与实验操作环境的对比方面加以比较,提出生理-心理及“平衡点”的理论[10],其认为攻击是主体对于压力的情绪反应作用机制而形成的,但维持情绪稳定的基础是机体内部生理环境的稳定(即平衡),例如体温、激素水平、血压等相对于个体的稳态维持[8]。人格心理学家艾森克(Hans Eysenck,1953,1976)认为脑皮质激奋水平偏低,情绪同时又不稳定,就容易形成攻击,甚至于形成人格障碍[7]。随着研究的深入,生物和人体实验对于攻击的研究都进一步指向于情绪,即各种生理生化变化是通过影响情绪为中介,而达到形成攻击的外部表现,这些理论都再一次强调了攻击与情绪的关系。

(二)个体倾向性角度对攻击加以读析

我国学者张文新等(2003)证实,学龄前期儿童多以工具性攻击为主,主要是采取身体攻击的形式,而敌意性攻击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个体差异性与攻击相关并表现出明显的稳定性[11]。王益文等(2004)在进行比较之后,认为儿童攻击行为的成因,很大程度上源于对攻击可能带来的奖赏性结果的较高估计,而对于消极后果(如惩罚等)的考虑相对较少[12]。这再一次验证,儿童早期攻击行为的工具性特点,并受诸如自我认知、社会评价等因素影响而得到强化,在這一过程中,认知评价(Perceive Appraisal)是基础,而认知评价与情绪启动二者的关系,亦是近些年来心理学界关注最多的一个方向。

(三)家庭养教方式与攻击的关系

钱国铭等(1996)是国内较早提出家庭及养教方式对青少年人格产生影响的学者,苏月桐等从家庭养教方式影响少年人格并诱发高犯罪率的角度,验证二者的高相关性[13],曾智等(2008)则通过对犯罪少年案例的研究,验证父母对于儿童的养教方式影响儿童的性格和情绪表现[14]。GaylaMargolin等(2003)进一步从家教、父母关系及居住稳定性方面,研究上述三点对儿童暴力倾向、攻击性和情绪的相关性影响。最近一项研究(杨继平等,2011)提出父母冲突对初中生攻击行为具有提示性,家庭环境及相关因素是影响儿童从认知评价到情绪管理直至攻击倾向的一个因素[15]。综合来看,家庭对儿童攻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家庭结构、稳定性、父母养教方式和父母关系四方面,并通过儿童对环境的认知、评价而达到概念化。这其中既伴有主体的社会性学习,又伴有对情绪的加工过程,而它们又直接影响着儿童对情境的解释风格。

(四)影响攻击的其它因素

社会因素也是影响儿童与青少年攻击的主要因素之一,如其所居住的社区环境、家庭经济状况[3]、媒体中的暴力境头、暴力游戏,及学校与生活中的友伴关系等。综上所述,攻击通常是以环境为中介,由诱发事件启动,通过个体的认知并再加工形成。按“信息加工理论”加以解释[11],这一过程主要牵涉着主体-环境-诱发事件三方面的交互作用,而环境与诱发事件往往以客观形式存在,主体的生物性因素与情绪管理因素交互作用成为主要原因。因此,假若对攻击行为加以中断或干预,则可以由生理和情绪两方面来进行,按照这样的思路,即以生理和心理调节的方式同时进行将会取得更优效果。李娜等(2011)提出,情绪是自尊与攻击的中介变量,自尊通过情绪的部分中介效应和完全中介效应影响初中生的攻击性,这一研究成为此类研究的一个较好范例。同样,若以外显性的攻击作为评价标准,通过对情绪的积极引导和管理作为干预变量,达到降低儿童攻击的目的,在实践操作层面将具有可行性。

当前关于情绪与攻击相关性的研究,皆是由情绪作为攻击线索的开始,然后到情绪与攻击的相关性,进而过渡到主体对引起应激的事件的认知评价,最后通过行为表现形成攻击反应。

五.结论与建议

由于情绪的形成过程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对于攻击及情绪调节的具体机制仍需要深入的研究,但现有的研究大都趋向于,心理游戏等活动对于情绪调节具有积极作用这一共识,而个体的攻击行为也将会在这一干预过程中得到脱敏和合理的宣泄。这便是最早期的心理治疗(Play Therapy)的形成思路。游戏治疗是随着心理学的发展而产生的,它是指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协助儿童(一般是3岁至12岁)去表达他们的心理态度,再以干预手段达到治疗效果。事实上,游戏是儿童表达自我最自然的方式,近似于成年人通过“说话”来表达情绪一样。正如儿童在认知成长过程中其手段方法受生理心理发展限定,而只能以较直接的方式解读和感受,从而形成对身边世界的概念化一样,情境性的环境创设,辅助以游戏化的话语结构才能使其更直接有效的获得正确的模式,在游戏与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应对技能和行为方式。

综上所述,笔者提出以情绪引导和管理为路径的心理干预手段,诸如儿童群体拓展活动、专门类的体育游戏、学校或家庭性的身体活动,将会成为引导学生习得情绪管理与宣泄,从而阻断并降低其个体攻击行为的积极方式。

参考文献

[1][奥]康罗·洛伦兹.攻击与人性[M].王雪珍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7.29-63.

[2][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本能的冲动与成功[M].文良文化译.北京:华文出版社,2004.178,70-89.

[3] Eliot R. Smith & Diane M. Mackie(2007).3rd 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Psychology Press,466-475,473-516.

[4] 梅锦荣.神经心理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83-461.

[5][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理解人性[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07.65-71.

[6]杨治良,刘素珍,高桦.内隐与外显社会认知(攻击性)的性别差异之实验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80-83.

[7]叶茂林.青少年攻击行为研究[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12-14.

[8]Laura A. Freberg(2006).Discovering Biological Psychology.New York:Houghton Mifflin Company,404-428.

[9]Dodge Kenneth A(2010).Current directions in child psychopathology.Massachusetts:Pearson High Education Press.

[10]Debra Niehoff (1999).The biology of violence.New York:The Free Press,56-57,123.

[11]张文新,陈欣银,纪林芹等.3~4岁儿童攻击行为发展的追踪研究[J].心理科学,2003,1(26):49-56.

[12]王益文,林崇德,张文新.儿童攻击行为与“心理理论”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4,3(27):540-544.

[13]苏月桐,傅以容,邱建国等.犯罪少年行为习惯及人格特征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2(6):121-122.

[14]曾智,徐正清,滕春芹等.父母养教方式与犯罪青少年特征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2(16):209-211.

[15]杨继平,王新超.父母冲突与初中生攻击行为: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5:498-505.

猜你喜欢

攻击行为情绪管理引导
为何有人动辄大打出手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如何应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攻击行为
雌蠼螋会照顾自己的孩子吗
浅谈情绪管理在安全中的实践与应用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