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015-07-04孙小群
■孙小群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孙小群
历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是顺应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和灵魂;另一方面是应对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的要求。当前的历史高考以能力立意,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要求愈发明显。中学历史教师可以尝试一些历史创新教学的技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转换视角创新法
所谓转换视角创新法,指的是打破思维定势,变换问题的视角,从而得出新知识、新解释、新观点,实现创新。例如,可以运用正确的历史观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中学历史教学要重视史观渗透,重视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正确历史观解读历史现象的能力。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拓展,甚至提出质疑,通过自觉运用正确的历史观进行问题分析的示范,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例如,运用多元史观分析罗斯福新政:传统的革命史观认为罗斯福新政代表了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但是如果教师运用新的视角引导学生则可以得出新的结论。现代化史观认为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了美国经济模式;文明史观认为其开创了新的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即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模式;生态史观认为其综合治理田纳西河流域等应对生态环境危机;社会史观认为其应对和缓解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等。
由此可见,转换视角创新法,可以做到“横看成岭侧成峰”,实质上是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促使学生从新的角度,运用新的史观,去认识历史事件和人物,得出新观点,实现创新。
二、比较创新法
所谓比较创新法,指的是把两个形似而神不似,或有许多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的值得比较的问题进行比较教学的方法。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例如讲到中国改革开放时,可以设计一个比较题:比较苏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异同点。二者在原因、内容以及过程等方面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不同的是,苏俄新经济政策最终夭折,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对这两者的比较,有助于我们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把我国的改革开放搞得更好。两次改革都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开始的,都是从农业领域开始,都经历了一个摸索、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本国国情的相结合在探索中向前发展的过程;同样遇到了有关市场和计划的问题,但二者处理的结果却不同。新经济政策尽管采取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发展市场,但由于没有解决好市场和计划的问题,市场未能在苏俄取得合法的地位。随着苏联的工业化进行,市场逐步被计划经济体制所取代。而中国在1992年的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对有的问题进一步作了明确: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新经济政策主要集中的经济领域,未进行配套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国改革开放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但在上世纪80年代及时的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这样就使学生获得了改革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各环节的相互配合,它应当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乃至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等方方面面的创新认识。
喜欢并善于对历史知识进行纵横比较,寻找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是高中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这在历史教学中的素材是非常多的。
三、综合创新法
所谓综合创新法,指的是教学要关注学科知识的渗透与综合,拓宽学生思维,从而得到新知识、新观点,实现创新的方法。历史知识与政治、地理、语文等学科的知识联系非常密切,只要历史教师善于把握学科之间的联系,注重学科之间知识的渗透与整合,创新就并非难事。
例如《鸦片战争》的一个教学案例:教师把学生分成历史、地理、政治、语文、数学五个小组,确定不同的学习探究目标,指导他们分别去搜集资料。然后,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学习探究,完成相关发言。历史小组讲述了鸦片战争所经过路线的古战场,如广州虎门炮台、厦门战役、镇江海战、大沽炮台等,再现历史风云,使学生去触摸历史,形成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意识。地理小组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地形、海战的特点,并讨论为什么英中两国远隔重洋在没有大量汽船,只有帆船的时代来到中国?为什么会选择夏天进攻中国,冬天退出天津?这些讨论增长了学生对季风知识的了解。数学小组查找此时中英两国进出口产品的数据,如中国出口的茶叶、丝绸、香料、棉花、瓷器,英国出口中国中国的呢绒、布匹、鸦片等,感受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背景下两国的差距,加深落后可能被挨打的紧迫意识,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意识。语文组搜集了大量有关的诗歌和“百家讲坛”内容,如清朝陈澧的《炮子谣》、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喻大华的《道光与鸦片战争》的“百家讲坛”等内容,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陶冶了情操。政治小组从唯物辩证的观点出发,介绍了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的性质和影响,重点讨论了如下问题:如鸦片战争是维护商业贸易的战争吗?没有林则徐的禁烟就没有鸦片战争?鸦片战争让中国不如到了近代化吗?等等。这样的辩论,让学生理解了战争的性质,认识到了看问题应该一分为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应该以阶级观点取代辩证分析问题的原则,这样就很好地发挥了学科综合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有意识地运用学科综合的知识去设计教学,既可以凸显历史的多面丰富性,又可以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四、发散创新法
教师可以选择学术前沿的,或还没有定论的、具有开放性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如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分析,可以得出合乎情理的不同的解释、观点、看法或评价的知识点,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论证,以打破思维定势,突破各种思想束缚,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求异、扩散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讲授辛亥革命的结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辛亥革命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展开讨论;对于五口通商的评价问题,学术界至今仍存在不同的看法;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下限是划至1919年“五四”运动,还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如冷战始于1917年十月革命、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还是丘吉尔的富尔顿“铁幕演说”,或者其它等等,使学生在自主讨论、自主学习中,获得新知识、新想法,从而实现创新。
中学传统的教学比较注意对学生集中思维的训练,发散思维的关注相对较少,而发散创新法则是一种帮助学生有效地打破常规思维,不落巢臼、另辟蹊径的方式。
上面谈到的高中历史教学的四种创新教学技法,是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而展开的。其中,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多方开阔学生思路、拓宽思维领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核心。在探索创新方式的路上没有尽头,作为历史教师应该不断地潜心研究。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王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