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虎妈”“狼爸”现象反思
——从一则新闻说开去

2015-07-04赵厚勰孙雪城

成才 2015年2期
关键词:虎妈体罚小女孩

■赵厚勰 孙雪城

“虎妈”“狼爸”现象反思
——从一则新闻说开去

■赵厚勰孙雪城

2014年5月,一则关于父亲打死抄袭作业的女儿的新闻报道令人触目惊心。据悉,该父亲是杭州市的一名保安,平时对孩子疼爱有加,并且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经常亲自指导女儿的作业。这位父亲发现11岁的女儿抄袭作业后勃然大怒,将女儿拖到车棚里吊起来暴打,最终导致女儿死亡。这一事件引发我们诸多疑问和无限思考。父母对孩子的爱往往是最无私最感人的,但有时因为父母家庭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合理,父母对孩子的爱反而变成孩子的一种负担。孩子并不能享受愉快的童年时光,并不能追寻真正的自我,严重者甚至像新闻报道中的小女孩一样,短暂的生命早早地划上了句号,生命之花来不及绽放就黯然凋零,生命乐章来不及奏响就戛然而止。其实,近些年来,类似的新闻已屡见不鲜,这的确让人扼腕叹息,也不禁让我们对这样的家庭教育深深反思。

年仅11岁的小女孩本该尽情享受快乐的童年时光,只是因为抄袭作业惨遭父亲暴打过早地离开人间。小女孩为何抄袭作业?是因为作业难度太大,小女孩无法独立完成?是因为作业量太大,小女孩为追求“高效”?还是因为小女孩偷懒不爱学习?我们无从获知。但是,有一点,我们很清楚:抄袭作业“罪”不至死。在一般人看来,抄袭作业只是儿童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小问题,稍加合理引导即可。为何这位父亲因为女儿抄袭作业大发雷霆并下此狠手?这首先涉及到家庭教育观念的问题。

中国人素有重视教育的传统,笃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尤其对于身处底层者如新闻中的父亲而言更是如此。或许在这位父亲的眼里,“作业”不再仅仅是单纯的“作业”,而是与女儿的前途直接相关,是女儿收获美好人生的通道。这位父亲是社会底层的打工者,也许没有能力给女儿提供丰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以迫切希望女儿通过接受教育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从而能成为“人上人”。这本身也无可厚非。然而,可悲的是,这位父亲同时接受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不打不成才”的“棍棒教育”理论,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生活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在为孩子的成长奠定基础,是在为孩子们打底色,会在孩子们的身上留下深刻的、甚至终生都不可磨灭的烙印。所以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父母的教育观念是教育行为的基础,直接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教育手段的采用,与孩子的发展更是息息相关。

目前,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仍然在我国占有很大市场。不可否认,现在社会上很多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相当陈旧。传统家庭教育观念强调家长制作风,强调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以家长的意愿为主,总想把自己未实现的抱负寄托在孩子身上。有的家长对于孩子的管教在多数情况下采取的措施都是根据当时的冲动,这只是表达了他们一时的好恶情感,并且随着情感的变化而不同。他们并没有认真思考过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才能真正对孩子有益处,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方式缺乏科学性,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不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需求。他们缺乏引导孩子生活、发展的良好经验,往往根据一些从过去流传下来或者从童年回忆中得来的经验来教育孩子。体罚孩子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

上面这则新闻不禁让我们联想起近年来引人关注的“虎妈”“狼爸”现象。曾几何时,“虎妈”“狼爸”等词语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引起社会的广泛争论。“虎妈”是一位华裔母亲,原名蔡美儿。她告诉美国人,中国小孩之所以总在世界上扫荡各类数学和音乐大奖,就是因为他们有一位中国式的“魔鬼母亲”。蔡美儿在新书《虎妈战歌》中比较了“中国妈妈”和“西方妈妈”的差异,总结了教育女儿的成功经验:即高标准、严要求。她的十条“家规”令人印象深刻,比如不许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不许经常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不许任何一门功课的成绩低于“A”、不许在某一天没有练习钢琴或小提琴、不许参加玩伴聚会……

继“虎妈”之后,“狼爸”腾空出世。中国“狼爸”萧百佑的教育理念惹人关注。他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品行、成绩不符合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他有4个孩子,其中3个都被北大录取。在媒体上,“狼爸”总是语出惊人。他宣称,体罚是师长、尤其是家长的权利。只要是“狼爸”提出的要求,孩子们必须无条件服从。无论在家还是在外工作,他都会给孩子布置任务,随时监控孩子的行踪。

不管“虎妈”是否能代表中国母亲,不管“狼爸”是否能够得以复制,但客观上确实引发了我们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其实人们无非想搞清一些问题:在孩子的成长中,家庭教育的最佳方式是什么?是应该用严苛的体罚教育来培养孩子服从家长的意愿,还是通过鼓励和赞赏来培养他们的自信,探寻自我内心的追求?是该让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还是让他们从小习惯竞争,从而长大之后获得更高的成就?

毋庸置疑,“虎妈”“狼爸”的终极目标是让孩子出人头地。然而,当我们将智力与技能的训练当作家庭教育的全部内涵时,家庭教育就会失去其本真目的。目前的情形正是如此。一旦家庭教育的重心完全偏向智力与技能的训练,就意味着我们可能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往往是更重要的方面,即身心的健康发展和良好人格的养成,从而导致“以智害德”“以智害体”等现象的发生。令人遗憾的是,作为家庭教育主体的父母不仅未认识到甚这种危害,反而争相效仿。有的家长只重视孩子智力因素而不关注非智力因素,认为孩子只要是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必然好。“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从某种意义上看似很成功,孩子可以在各种比赛中拿奖、考上名牌大学。但是,人们总是把目光聚集在孩子所取得的成就上,却不曾问过孩子:你内心是否真的快乐?你是否体会到童年的美好?你内心是否喜欢这样的生活?实际上,在“虎妈”“狼爸”的教育下,孩子美好的童年就这样被毁掉了。他们长大后,对童年的回忆都是被各种“不允许”充斥着,甚至遭受体罚的心理阴影始终萦绕在脑海挥之不去。

简单粗暴的体罚是非常值得商榷的教育问题。体罚漠视孩子的主体性,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身高体重快速增长,内脏器官迅速发育,因此对青少年体罚很容易对其身体造成伤害。并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希望得到成人的尊重,期望得到老师、父母和同学的赞扬。若经常受到粗暴的训斥和体罚,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就容易出现抑郁、紧张、焦虑、失落的情绪,这种情绪状态持续过长,就容易导致抑郁症、强迫症或其他心理异常症状。体罚违背了教育规律,否定了孩子的主体性地位,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严重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的首要责任在于教孩子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培养孩子饱满完善的人格,这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家庭教育中,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是:父母的教育观念过于因循守旧,教育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家长往往以爱的名义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却忽视孩子的内心需求,实际上对孩子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呢?

首先,父母应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科学的家庭教育观需要在全面认识孩子的本质特点的基础上,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遵循以孩子为本的原则,因材施教。科学的家庭教育观要承认并尊重孩子发展的主体性,承认并尊重孩子发展的潜能,承认并尊重孩子发展的差异性。孩子既不是一个缩小了的成人,也不是无知无能者,更不是一块白板,而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独立的个体。

其次,父母应掌握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有耐心和宽容心,要讲究教育孩子的艺术。面对不谙世事的孩子,父母要能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流,以宽容的心态面对孩子的错误,耐心地教导会如同和风细雨般润物无声,滋养孩子的心田。因此,我们呼唤家长给孩子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宽容,多一点信任,多一点理解。

教育孩子,要有爱心,更要有耐心,要尊重孩子,善教孩子,不做“虎妈”“狼爸”!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向保秀

猜你喜欢

虎妈体罚小女孩
虎妈
三斗虎妈
你要当虎妈型父母还是“直升机”型父母
爱掐人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
可爱的小女孩
爱哭的小女孩
不用当虎妈,也可以把三个儿子送进斯坦福!
难忘的体罚
美国教育体罚的渊源,现状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