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负责任的公民
——美国高校服务学习课程的经验及启示
2015-07-04陈红梅
■陈红梅
培养负责任的公民
——美国高校服务学习课程的经验及启示
■陈红梅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持续深刻变革,利益格局广泛调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冲击,给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带来了挑战。当代中国大学生思维活跃、见闻广博、崇尚独立、追求个性,但存在着实际参与社会行为较少、体制内参与严重不足、政治认知不够,“啃老族”“网瘾族”“月光族”“宅男宅女”等现实问题越来越严重。美国高校服务学习课程旨在“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倡导将学习从教室延伸到社区,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学术知识和技能开展社区服务,是一种将学术学习与社区服务有机整合的课程模式,对我国大学生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战略主题之开端即特别强调,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我们要深刻审视服务学习课程的目标,借鉴服务学习课程的思路,关注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大学不仅要有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开发对大学生学业有帮助且有吸引力的服务学习课程,加强学术课程和社区服务的融合和渗透,在相关的学术课程中挖掘与社区生活问题相关的结合点,引导大学生走入社区,在履行公民责任的过程中,体会到学术知识的社会意义和自身的社会价值,由此激发大学生服务他者、社会和国家的激情和动机,强化社会责任感,培养积极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一、课程目标:强化负责任公民的培育
美国高校服务学习课程涉及学科领域宽广,课程目标表述各不相同,但也不乏共识。其一,目标表述的范围一般都包括学生学业提高、个性发展、职业准备、公民培养等方面。其二,目标表述的内容都认同“在增进学生学术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公民所需要的实践能力”。由此可见,美国高校的服务学习课程目标最大的特色在于:让学生在进行学术学习的同时,也强化其公民的角色意识,以公民的身份去反思社会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以及参与社会的能力,使之成为负责任的公民。这是美国社群主义思潮的反映。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ism)思潮蓬勃发展。社群主义是一种新集体主义,认为自由主义解构了社区,导致了人们片面追求个人权利,而渐渐忽视了对他者、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在此种社会大背景下,人们期待高校能培养出更多负责任的公民。
什么是“负责任的公民”?美国教育界认为:负责任的公民认同宪政民主的价值与原则并积极投身于政治生活以维护这些价值与原则;负责任的公民能认识到自己有义务采取行动确保社会健康、安全、稳定地发展;负责任的公民能积极参与到社会中来促进个人和公共利益。由此,负责任的公民需要具备一定的公民知识和技能,包括对政治体系有所了解,知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尤其强调要形成较高的参与公民生活的技能,诸如收集与处理信息、协商、讨论、交谈、说服、决策、解决冲突等。
为了实现“培育负责任的公民”的课程理想,美国高校服务学习课程目标特别关注学生实践与反思的深度与实效。第一,与传统的学术课程相比,服务学习课程目标更侧重主动实践。美国学者相信:“如果他们相信他们的行动能带来改变,年轻人更愿意社会参与。服务学习和亲身参与是增强年轻人成为主动社会成员意识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学者埃瑞克·谢菲尔德(Eric.C.Sheffield)指出:“服务学习中的服务应是为‘真正的’问题而服务。如果不是基于一个现实的问题,它将只是惺惺作态和拉拢。没有问题就没有服务的需要。如果问题没有出现或被服务者感受到,虚伪或错误的理解将主导或支配社会关系。”第二,与传统的社区服务活动相比,服务学习课程目标更强调深入反思。美国高等教育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Higher Education)在其系列丛书《学科中的服务性学习》中特别指出:服务性学习“必须与学生的学术课程整合,强化学术课程,并安排结构性的时间让学生来反思服务经验。”美国学者伯恩斯(Leonard T. Burns)曾专门撰文《记住:是服务学习,而不仅仅是社区服务》(Make Sure it’s Service Learning not Just Community Service ),指出服务学习不同于学校组织的单纯的社区服务,是否具有课程整合和反思的要素是二者的本质区别。课程、服务和反思三者应紧密结合。其中,反思对学生公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研究也表明,对服务学习过程的深入反思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公民责任、社会行为、社区参与、个人发展和强化学习动机。同时,他们的领导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反思能力都会得到发展,这些能力都有助于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和成功的学习者。因此,美国高校的服务学习课程对大学生的反思质量要求较高,从情感态度到知识经验,再到技能技巧均涵盖其中。例如,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要求大学生的反思涉及以下六方面:对服务学习教学法的理解;对社区的理解;对服务对象的了解;对普通教学法的理解;对自我的认识;实践经验对自己影响的一般评价。同时,要求学生要做三种不同层面的反思:技术层面、情境层面和批判层面。
二、核心理念:共同关系、团结一致和多元性
如何将学术课程与社区服务有机结合,避免两张皮是服务学习课程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埃瑞克·谢菲尔德提出应该从哲学的高度来检视服务学习课程,把握住服务学习课程的核心理念,使其得以正确理解和实践,并适用于教育系统的任何阶段和每个学科。同时,他指出:服务学习的概念已经被过度定义,变成了一个箩筐。只要学生与社区接触都被看作是服务学习。针对这种情况,他强调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学习课程要将学术课程与社区服务有机整合,并力求达成以下三个核心理念。
(一)共同关系(Mutua1ity)
共同关系意味着在服务学习过程中服务者和他者之间要建立内在联系,密切互动,由此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体验自身对他者、社区及社会的价值。“如果服务者与他者之间未建立共同关系,服务学习的构想和实践都不可能成功,因为只有在共同关系中,学生才有了实践课堂学习内容的机会、批判性反思的意义,才能形成对他者和社区的合理理解。”例如,一位学生在服务学习过程中努力减轻无家可归者的问题,学生能自觉形成同情感和关心,这比任何书本学习效果都好,而且无家可归者也通过学生的服务获得了利益。学者霍华德·瑞迪斯特(Howard Radest)也指出:“服务学习能切实地在服务者和被服务者之间建立互惠关系。它确实是学生成长为人类的一种特殊方式,因为邂逅的陌生人可能与我互换位置。我可以是服务者,也可以是被服务者。”
(二)团结一致(So1idarity)
有学者认为,团结一致是一种和陌生人“在一起”的能力。它意味着要为一个可能遇到的邂逅者准备提供服务。学生要形成团结一致的能力,不仅是简单的情感准备,而且包括认知、想象力的准备。为未来邂逅者做准备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对陌生人的理解,在互动过程中培养同理心。“在一起”的感受,结合服务经历,能给予大学生与未来陌生人互动的活力。服务者(我)与被服务者都是陌生人,只有通过团结一致的态度才能建立共同关系,达成互惠或“在一起”的感受。
(三)多元性(diversity)
由于美国人的生活、信仰和历史存在差异性,美国社会非常注重学生对多元性的理解。美国人信仰“责任来自于选择而不是责任角色的继承”。选择的过程即意味着承担多元的责任,每个人在行使自己的选择权利时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在服务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接触多样的人群,与被服务者对话和互动,了解对方的多元性需要。为未来邂逅者服务的准备和习惯,将会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差异性或多元性的重要。在服务学习中学生经历多元性的体验和感受,将有利于学生民主意识的形成。了解民主社会的社区中多样和无数的他者,而不是历史或道德课本上的教条,是服务学习课程的重要内容,这是学生感受多元性,形成民主意识的重要途径。
三、课程功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公民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的养成
美国对服务学习课程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对学校发展的影响和对社区发展的影响。其中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又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许多实践证实,有效的服务学习课程能增强学生参与社区的意识、改善学业成绩、完善品格、优化人际。美国学者雷耶斯﹒克萨达(Reyes L. Quezada)和理查德﹒克里斯托弗森(Richard W. Christopherson)通过对参与服务学习课程的大学生的反思报告进行专项研究,发现服务学习课程对大学生的成长尤其是公民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的养成具有促进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认知与成长;合作技能;反思与元认知。
(一)认知与成长(Cognition and Growth)
“认知与成长”是课程学习、阅读和与儿童在一起的体验活动的实践结果。研究者搜集的反思文本集中地描述了大学生对所学课程、成长途径和参与服务学习课程的收获。谈及对所学课程的认知时,许多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改变了对于服务学习课程的态度,以前视服务学习课程为“强迫要求”,现在则“想真正参与其中”,因为他们感到服务学习课程是一种培养领导力、沟通能力、自信和信任的有效教学手段。许多参与者还倾向于视参与服务学习课程为自己成长的重要途径,认为是帮助他者和履行自己公民责任的有益过程。他们表述了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愿望,表达了与儿童一起工作是服务社区最佳途径的观点。大多数参与者承认参与服务学习课程的主要收获是领导能力的提升,并重点描述了利用团队去创造和建设共同体的过程。他们坦承在服务学习课程中与儿童一起工作所获得的理解,对其未来作为领导者和教师等社会角色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二)合作技能(Co11aborative Ski11s)
“合作技能”表示大学生之间能否建立合作关系,大学生对儿童的预期影响能否达成,能否接受儿童对他们产生的影响。许多大学生都谈到了与同伴的合作和与儿童的合作。他们认为,在工作和游戏中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参与服务学习课程的重要经历和学习重点。合作技能的学习和提升不仅需要大学生在身体上,而且在心理上都能主动地寻求合作。当他们学会与同伴一起工作并相互理解时,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也明显提升。一名大学生写道:“我发现我不只是班级的老师,也是一名学生。因为在与他们互动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我学到了在团队中如何与别人交流。我知道如何成为一名较好的倾听者。我学会了如何更耐心地与小孩子们相处。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信任他们,正如他们信任我一样。”大学生们也普遍提及与儿童交往,学到了耐心、坚持、宽容、灵活和如何玩得开心。大学生们还在报告中反思建立合作关系是服务学习课程成功的关键。他们讲述了许多如何与儿童互动,如何和大学生同伴合作,如何成为团体建设中成功或失败的指导者的案例。正是在相互合作的关系中,大学生们才意识到每个人都是团队中的一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在团队中的表现和学习与特别个体交往的策略。
(三)反思与元认知(Ref1ection and Meta-Cognition)
参加服务学习的大学生在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中认识了服务学习的社会价值,锻炼了在新的环境下运用自己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服务学习课程,大学生们都清晰地发现了团队合作、社区服务及与儿童在一起工作时所学的技能的价值。他们仔细地描述了这些所学的技能将如何影响他们未来职业或个人生活。“我从服务学习课程以及与儿童相处的时间中学到的是,如何与团队中其他的成员更有效的沟通。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为了未来公司的成功与来自不同阶层的人们友好相处是必须的。”大学生们也不断学习在新的情境下运用自己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由此认为儿童和他们自己都正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诚如一名大学生所言:“我从每个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我们的目标是教这些儿童一些关于生活有用的知识。我们希望教他们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我想帮助他们形成自豪感,那样无论遇到什么阻碍,他们都能获得成功。最后,我希望他们快乐。我也在此课程中学到了真诚。”在对服务学习经历的反思中,大学生们都认识到自我的社会价值并感受到成就感。“这门课程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我们已经教授给儿童那些他们受益终生的知识和能力,如团队合作、自尊、身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游戏,学生们知道了如何与他者相处。这些策略可以被用于每天的日常生活。学生们不得不每天与教室里的同学互动,这些能力将帮助他们彼此相处。”
四、课程实施途径:与社区内中小学形成合作伙伴
为大学生提供可供选择且激动人心的服务学习课程对许多高校而言,是一种挑战。美国高校在实施服务学习课程时,主动寻求来自社区的多种合作伙伴,如社区内各种机构、团体、公益组织和社区居民。然而,服务学习课程实施过程中,常常面临着“精英文化”和“市民文化”的落差,成为制约服务学习课程顺利开展的重要障碍。正如克拉克﹒克尔(Clark Kerr)所说:“我们必须减少学术社区与周围社会的鸿沟,因为如果这一鸿沟不断扩大,学术社区就不能获得所需的资源和支持,居民也享受不到大学知识分子提供的服务。”基于此,美国高校在实践中常常偏好选择社区内中小学,将中小学作为稳定的合作伙伴来开展服务学习课程。
首先,两者都是教育机构。美国高校很好地实现了“教育、研究和服务”三重职能,美国中小学的组织文化更重视知识的探究与普及。虽然高校与中小学在组织文化上有差异,但相对于社区内其他社会组织机构而言,两者在组织文化上还是有较多的相似性,具有沟通和合作的基础。同时,美国高校和中小学都在不同层次地开展服务学习课程,对服务学习理念的理解和实践操作程序容易达成共识,往往比教育内行牵手教育外行更容易取得实效。为此,美国高校都非常支持当地公立教育系统与社区中小学联手共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帮助,最终实现多赢。据G.鲁滨逊(Gail Robinson)的研究,美国越来越多的服务习者将面对K-12学校的年轻学生,就各种主题指导和教育他们。高校大学生充当指导教师的角色,这种服务学习课程对那些期望将来从事教育职业的人来说特别有价值。这些来自当地高校的指导者有助于儿童和中学生认识他们升入该学院的潜力。这样,服务学习课程也充当了学院的间接招生工具。
其二,两者都是社会公共机构。美国公共教育机构均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将服务社会作为重要的教育使命和义务。有研究表明,美国高校都不约而同地使用“将学生培养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发展个性、培养未来的领导者、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等等话语,来表达自己的办学理念。美国耶鲁大学校长更提出大学是“机构性公民”,要履行好大学机构性公民的义务。大学可以通过参与社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方式直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邻里关系的改善等做出自己的贡献。大学也可以通过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来间接地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美国中小学也很注重公民的培养,认为公民教育是培养完整儿童的重要内容。正如唐·戴维斯(Don Davis)所言:“儿童的生活并不是分离的,而要建立起一系列互动关系和支持创造经历……狭隘地关注标准化考试会失去培养完整儿童的丰富性和对儿童未来成功的帮助”。
其三,社区内中小学蕴含丰富的合作契机。美国人崇尚实用的观念和务实的精神,在高校与中小学的教育理念中得到充分体现。美国中小学生实行就近入学,绝大多数学生都来自于学校所在的社区,许多社区问题在中小学中都有所反映,因此高校依托中小学开展服务学习,能在较理想的环境中实践服务学习的课程目标。同时,高校学科专业背景的多元性,也使高校与中小学联手开展服务学习课程成为可能。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可以印证,如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医学专业的大学生为周边公立和私立小学开展预防中毒教育;美国卡内基米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现代语言专业的大学生为社区内母语为非英语的儿童提供语言教育;美国贡萨格大学(Gonzaga University)艺术学院的学生对无家可归的社区孤儿提供艺术、心理发展的帮助;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河瀑分校(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River Falls)地理专业的学生带领儿童在操场绘制地图;美国霍夫顿学院(Houghton College)为当地社区中小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师资等等。
五、对我国高校开展服务学习课程的启示
美国全国和社区服务委员会前主席伊尔里奇(Thomas Ehrlich)教授认为:“虽然服务性学习离高等教育的学术中心舞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它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这个方向靠近。”服务学习课程也是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美国服务学习课程所取得的有益经验对我国高校开展服务学习课程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要把握住服务学习课程的核心理念。我国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类似于美国的“服务学习课程”,但存在专业学习与社会服务相脱节的问题,常常会为服务而服务,走马观花,缺少深层次的体验和思考。真正有效的服务学习应关注现实问题,要求教师和学生要离开教室走进现实的社区,带着问题,以公民的身份投身于多元、鲜活、充满未知的现实生活,与社区的人和事进行深层次的互动,达到“在一起”的社会情感体验,进行深层次的反思和行动。
(二)要主动寻求社区中小学的支持。我国许多高校也曾仿效美国开展服务学习课程,遇到的最大阻碍就是社区的接纳、理解和支持不够。大学生们常常满怀热情而来,却无所适从,或受到冷遇,或产生挫折感,最终对服务学习课程失去参与的兴趣和热情,服务学习课程的价值也难以得到彰显。与美国相比较,我国的社区管理建设还很薄弱,社区工作者的素质偏低。鉴于美国高校纷纷选择中小学开展服务学习课程的经验,我们也应主动与社区内中小学建立伙伴关系,鼓励大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找到与中小学生相关的对接内容,从而实现双赢,甚至是多赢。
(三)要关注大学生的成长,引导大学生形成反思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反思是在行为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内省和思考,从而升华主体的道德情感,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取向。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反思是促进服务学习课程功能实现的重要手段。通常我国许多大学生也参与社会实践,也有总结报告,但多数学生只是应付,并未深层次地反思其中的收获与问题,导致学生社会情感难以升华。服务学习课程的实施只有重视并突出反思环节,服务学习课程的功能才能最大限度地彰显。
(作者单位: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向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