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

2015-07-02温芳

广西教育·A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诵读教学古诗文教学策略

温芳

【关键词】古诗文 诵读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A-0095-02

古诗文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如何带领学生认识到这块瑰宝的魅力,应怎样使学生通过古诗文学习提高语文素养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诵读作为传统的诗文学习方式,在我国具有很长的历史,是学生学好古诗文的基本途径。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在此,笔者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教给学生朗诵技巧,让学生读出节奏感

古诗文的意义结构与音律结构密不可分,学生只有准确把握音律节奏,才能深刻地理解古诗文。因而,笔者认为,开展诵读教学的首要层次目标是指导学生把握诗词音律,读出节奏感。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诵读技巧,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到古诗文音律之美,并由此感悟古诗文的思想情感。

首先,教师要教学生基本的诗词格律知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韵,什么是四声,什么是平仄,什么是对仗,诗与词各有哪些种类等。押韵使整首诗词构成一种声音回环的美。在教学语文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钱塘湖春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找出这首诗的韵脚,即“西”“低”“树”“泥”等,让学生体会押韵带来的韵律美。平仄是使诗歌“声调铿锵”的重要因素,它使每一句诗内部声调多样交错,不至于单调。仄声特别是入声的概念在教学中是一个难点,教师可着重介绍什么是入声,让学生联系白话等本地方言加以学习,并通过标记平仄练习掌握这个诗律知识。

其次,古诗文诵读要注意语气。例如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小石潭记》是山水小品,重在情,而八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历史故事,重在智,内容的不同使这两篇文章在朗读的语气上也很不相同。《小石潭记》是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永州的作品。他被贬官之后,便寄情于山水,排遣内心的愁怀。朗读这篇文言文时,要把握作者似“乐”却“忧”、似“喜”却“愤”的情感,语气先是舒缓喜悦,而后转向幽深悲凉。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很显慧。他的妻、妾、客异口同声地认为他比徐公漂亮,但他们的答话在语气上有何差别呢?笔者引导学生注意诵读的语气:妻的语气十分肯定,表现了对丈夫由衷的爱恋之情;妾的回答少了“君美甚”一句,表现了畏怯拘谨心理;客人的答话“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语气更轻,表现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

第三,古诗文诵读要注意重音、语调。高音响亮表示喜悦,低音幽沉表示悲凉。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缓、上升或下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如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两句,其中“上”“入”要读得重一些。“惟吾德馨”应读得高亢有力,读出作者的自豪感,接着写景两句应读得恬淡而轻缓。

第四,古诗文诵读要注意句读。如《陋室铭》,这篇古文四言句要用“一三”或“二二”两种停顿节奏读,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五言句要用“二一二”或“二三”两种停顿节奏读,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最后,古诗文诵读要着眼于全文。感情欢快,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用慢节奏,读出韵味。如诵读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木兰诗》中写木兰归家一段,感情是热烈欢快的,学生诵读第一节应用快节奏,渲染喜庆的氛围;第二节时放慢节奏读,表现木兰恢复女儿装的轻松愉快的心情,末句轻读,为高潮蓄势;第三节再加快节奏读,着力表现伙伴的惊奇感。在声情并茂的诵读训练中,木兰的巾帼形象好像重现在读者眼前。

二、引导学生品味诗情,让学生读出感情

梁实秋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写道:“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梁启超演讲时的情形。如果我们在诵读时能像梁启超那样“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融入古诗文的世界中,与作者同忧乐,满怀感情地诵读,那么我们就能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深刻感受古诗文的魅力。笔者认为,开展诵读教学,除了引导学生读出节奏感,还要达到另外一个重要的层次目标,那就是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让学生读出感情。

理解古诗文是进行诵读的前提,要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教师就要加深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理解。首先,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的历史背景。如在教学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时,如果不去了解欧阳修的生平思想经历,我们就无法领会他与民同乐的思想。其次,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音画结合,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体验到古诗文的韵味或情感。可通过歌画再现引出诗词。如语文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钱塘湖春行》,播放鸟鸣、雨声、溪流、泉涌等声音,展示钱塘湖的早春美景,让学生穿越时空的障碍,想象唐朝钱塘湖早春之美。也可利用影视作品创设情境。比如在教学语文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李白的《行路难》时,笔者让学生观看《杨贵妃》的电视片段,了解李白生活的社会现状,体会他赐金放还的悲愤情怀。第三,加强作品分析,升华情感体验。如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天净沙·秋思》抒发了游子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之情。在教学时,笔者作了如下分析:“枯藤”一句渲染出萧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写出游子无家可归。“小桥”一句与第一句形成对比,引发游子的乡思。“古道”一句反映出游子在客途中孤苦寂寞的心情。通过对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学生就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蕴含在诗词中的情感。

在学生充分理解古诗文的意象、意境与情感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带着对文本的理解进行诵读,对于古诗文的诗眼,尤其要指导学生进行反复地诵读。在诵读中,要让学生读出真情实感,仿佛自己就是作者本人。如诵读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时,前四句“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要读出洞庭湖磅礴壮伟的气势,仿佛自己就站在洞庭湖边慷慨激昂;后四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则要读得真诚、委婉,表达“欲济无舟楫”的苦闷,以及“羡鱼”的抱负与志向。

总之,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诵技巧,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语言,读出感情,理解文章的内涵与感情,通过诵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诵读教学古诗文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谈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的开展
如何开展初中语文诵读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诵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策略研究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