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教学法的问题设计原则
2015-06-25梁丽霞
梁丽霞
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有所升温,而讨论最多的无外乎是去除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随之而来就产生了依据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问题驱动”教学法。“问题驱动”教学法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师经常采用的,其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因为它关乎课堂的效率。这就要求我们在“问题”设计的时候,不能盲目、胡乱地设计问题,而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依据文体特征,确定课堂核心问题
在教学设计时要“先确定教学内容,再选择教学方法”,而教学内容的确定又要体现文体特征,所以根据具体的文体特征来设计核心问题才是比较合理的,如果教师抛开文体设计核心问题就会陷入误区。有教师在教寓言类的文章《愚公移山》时,遇到“愚公为什么不搬家,移山多累啊,愚公怎么能保证子子孙孙都去移山呢”类似的问题。这就是抛离寓言文体特征产生的不必要探讨的问题。
如《我与地坛》这一课,就要根据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征来设计主问题。全文分“我”与地坛和“我”与母亲两个部分。根据散文“神聚”的特征,我们必须设计出几个核心问题,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作者的情感。具体问题设计如下:1全文分了两部分,是哪句话把“我”、地坛、母亲联系起来的?2题目叫《我与地坛》,为什么要写“我”与母亲?3从全文来看,“我”、地坛、母亲是怎样的关系?4这样的构建在写作和抒情上有何意义?通过这样的几个核心问题基本上可以把整个文章的思路理清,从而把握抒情散文的主要情感,为具体深入地品读文本做好铺垫。在解读文本时,不同的文体是需要不同的方法来引领的。根据文体特征来设计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对文本的尊重,也很容易进入与文本“对话”的状态,学生也会离文学越来越近。
二、紧扣文本内容,去伪存真设计真问题
当下教学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教师盲目追求教学手段的新花样,却忽视了文本本身,走向了教学的异化。教师研读文本设计教学问题时必须做到紧扣文本,不能设计那些只围绕文本外部的伪问题。一个好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包括思维容量大、精、准等特点。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读文本,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构建适合学生知识水平与智力水平的解读模式。
如《听听那冷雨》这一课,本文写作主体是雨,那么问题设计就应该围绕写作主体雨来展开。具体问题设计如下:1请利用“雨”这一线索理清文章结构层次。2作者从“走入霏霏”到“想入非非”都想到了哪些?又寄托了作者哪样的情感?3这些情感都是源于什么?4“雨”这一意象寄托了哪些内涵?通过这样的几个紧扣文本内容的问题,学生对这篇散文的层次结构及情感等主要探究的内容有了大致的掌握。文本解读一般分为内部解读与外部解读,而大多数情况是内部与外部结合解读,并倾向于内部解读。笔者个人也觉得文本解读的关键还是内部解读,也就是关注文本本身的一些细节或是矛盾等。只有紧扣文本内容设计真问题才能深入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最终达到师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情感上的共鸣。
三、把握班级学情,设计主干枝叶共生问题
文本解读的方法和角度有很多,但是不是所有方法和角度都适合课堂教学。最好的问题设计必须符合自己所任教班级的学情。选择好了问题设计的基本点,就要围绕文体特征、文本内容等设计出几个核心问题,而不是“流水式”的所有问题。因为核心问题能共生枝叶问题,就像黄厚江老师所说的“树式共生”,这样的问题设计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思想的生长之门。而“流水式”的问题设计其实就是教师解读文本的思维流程,局限了学生的思维生长,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如《陈情表》一文,其实只需要设计如下几个问题就可以了:1是谁陈情?2为何陈情?3怎样陈情?4是至情至孝,还是推辞的借口?通过这几个问题不仅能理清文章结构层次,还能把握文章情感,关键是在于这几个核心问题能生发出许多枝叶问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入解读文本,做到教师、学生、文本、课堂之间的和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主干枝叶共生的问题设计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基本条件,我们的教学绝不能设计那种从表层向表层滑行的肤浅问题。
总之,以问题驱动的教学法能转变传统讲堂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但是问题的设计切勿浮华,应该遵守文体特征、紧扣文本、把握学情等基本原则。语文教师要围绕文本设计出几个核心问题,然后再把这几个核心问题作为贯穿课堂的主线,并根据学生的思维情况适当地生发出枝叶问题来丰满整个课堂。只有这样设计的问题才能说是真问题,有了真问题的课堂也一定是高效的语文课堂,让师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得到生命延展。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四甲中学(226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