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将进酒》中李白的人格魅力

2015-06-25李晓玲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傲岸志士将进酒

李晓玲

高尔基说:“诗人是世界的回声,而不仅仅是自己灵魂的保姆。”大多数诗人在其作品中表现自我形象,展现其人格魅力。李白也是这样,在他的代表作《将进酒》中,以追求自由、蔑视一切的叛逆精神和豪放不羁的个性,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活生生的“狂士”形象。《将进酒》这首诗作于他被迫离开长安后的第二次漫游时期。他空有一番抱负而无处施展,又不甘心唐王朝被一小撮昏庸无能的权贵断送掉,他相信总有一天能够施展自己的抱负,发挥自己的才能。就这样,在他的思想感情上,失望中交织着希望,苦闷中交织着信心。这就成了他写这首诗的基调,也成就了他以一个孤傲的诗人的姿态保持自己的理想人格的本色。

一、志士的无奈与乐观情怀

诗一开篇,李白就对着气势磅礴的黄河感慨时间的流逝之快,“奔流到海不复回”,人生苦短,“朝如青丝暮成雪”。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李白那种巨人式的感伤。志士是惜阴的,最怕年华虚度。李白于天宝三年出离长安,如今已经八年消磨在漫游中。这无从改变、无可奈何的现实使诗人唱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既然无法改变客观形势,朋友聚首,总算人生一大畅意之事,就应该痛饮极欢。至于那个惹人愁烦的未来呢?且将它抛在一边,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天既生材,必然会派个用场,不必为它烦扰不安了。这反映出李白的极度自信、豁达。诗人用象征的诗句写出了一个大写的“我”。天生我于世间,必是有用之材,正所谓“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狂放不羁的个性

李白的一生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接受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要求济苍生、安社稷;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了道家遗世独立的思想,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间一切。他还深受游侠思想影响,敢于蔑视等级秩序,敢于打破传统偶像。儒家思想和道家、游侠本不相容,但李白却把这三者结合起来,并且几种性格在诗人的身上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尤其是他的狂傲让后人不能忘记。

李白的狂放集中表现在他政治失意后的悲愤表达上。诗人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庸俗的社会关系让他感到窒息,便采取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追求个性的自由解放。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与朋友欢饮,即使是千金散尽了,也在所不惜;到朋友家做客,可以有“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情;还能反客为主,“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狂放……趋使金钱而不被金钱所奴役,又一次反映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思想性格。在无可奈何中有开朗乐观,在前程渺茫中有坚定自信,又似拨云见月,将愁绪一扫而空。

三、傲岸不屈、鄙视权贵的精神

李白的人格中,最具魅力的是他傲岸不屈、鄙视权贵的精神。他是怀着“济苍生”的热血踏上长安之途的,可现实是唐玄宗只让他做了一个粉饰太平的御用文人,加上宦官外戚的专权,理想离现实是越来越远。可他铮铮傲骨不肯向权贵低头,桀骜不驯,最终被唐玄宗赐金放还。黑暗的现实,使得本来就“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的诗人对权贵王侯更是嗤之以鼻。于是他在《将近酒》中写下:“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诗人为什么不醒来?对浑浊的社会、达官显宦这些人的作为表示不满,对统治者、权贵的极端的鄙弃态度。从这句诗我们感受到了诗人那充斥在胸中如波涛滚滚般的怒气,他是在用这种态度对当时社会、权贵表示反对。他的59首古风,有不少也是借古讽今斥责豪门贵族之作。在儒家忠君孝亲思想统治之下的唐朝,敢于这样想、敢于这样说的人并不多。李白说了,也做了,这是他异乎常人的伟大之处。

“但愿长醉不复醒”反映出李白所特有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只好以酒为解脱。

四、壮志难酬的爱国情感

诗人本来就怀着远大的理想,常以鲁仲连、范蠡、乐毅、朱亥、侯赢、谢安等人自许,相信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凭个人的才气和智慧,济世安民。他希望平步青云,一举跃为卿相,来实现自己“济苍生,安社稷”的志向,但“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两句讲了长醉的原因,表现出对贤愚不辨的现实的愤懑之情,说他愿意长醉但并未长醉。对权贵蔑视,对圣贤既有蔑视也有同情,圣贤也是并不被人重视的,然后摆出一个摆脱苦闷的方法,现实社会行不通,那就“长醉不复醒”。这是借饮酒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

“陈王昔时宴平乐”,李白本是有极大从政热情的,诗中这样说显然是备受压抑而迸发出来的愤激语,它反映了诗人胸中长期积郁的苦闷,在似乎是颓唐的语句中包裹着热与愤。热是由于对实现抱负始终不渝地追求,愤是由于终究没有得到一展怀抱的机会。正是这样,诗人的情绪在这里由狂放转为愤激。上段诗人先提到古来圣贤,这—段又在无数留名饮者当中举出了壮志难酬的曹植为例,一方面写诗人旷达乐观的情志,另—方面也流露出诗人的不平之气。

说“万古愁”是因为“古来圣贤皆寂寞”,古今志士怀才不遇的愁烦,都要用酒销掉。经过愤激的浪峰,诗人的狂放也达于顶点,裘马换酒的豪举把狂态刻画得淋漓尽致。狂放纵酒是为销愁,狂放的程度恰恰表现了愁苦的深度。他那旷达乐观和狂放不羁的性格跃然纸上。与“千金散尽还复来”“钟鼓馔玉不足贵”的思想吻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充满信心又超脱世俗的诗人形象。

全诗结束在一个“愁”字上。愁字中凝聚了诗人对年华流逝的惊惧,对人生坎坷的慨叹,对有志难酬的郁闷,对世俗、丑恶现实的憎恶。这一切都一股脑地倾泻在知己面前,感情悲愤而又豪放,并有丰富深厚的社会内容。

五、重义轻财的交友之道

李白游历的半生中,也结交了无数的侠骨志士,他重义轻财。曾说“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无论在什么样的状况下,他都不会委屈自己、委屈朋友。所以,他舍得用“五花马,千金裘”去“呼儿将出换美酒”。在《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一诗中,李白自注到:“时于落星石上,以紫绮裘换酒为欢。”可见李白慷慨解囊,不惜典当自己的贵重物品以换酒请朋友痛饮的事是经常的。

实际上,酒已和诗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何时,无论何事,只要有酒,李白就是那个最能保持自我的人。“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的评价切中肯綮。

总之,从李白的《将进酒》中,我们认识了李白的人格,认识了其“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乐观精神,“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狂放不羁精神,“但愿长醉不复醒”的傲岸不屈精神。李白的自信乐观,是他生活的底气;狂放不羁,是他生活的风度;傲岸不屈,是他生活的气概,这些特质共同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完美的李白。

作者单位:安徽省临泉县第二中学(2364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傲岸志士将进酒
将进酒
西江月·百年华诞颂
丹江口南水北调水源地大坝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将进酒》解读
从“易水送别”看志士荆轲
《将进酒》的“三气”
志士达人凭奋勉 杰章巨制戒平庸
秦波涛:中国矿井火灾中的“志士”!
总有一天
李白《将进酒》的狂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