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

2015-06-23闵冬梅张伟伟李元爽

宿州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客源地客源空间结构

闵冬梅,张伟伟,李元爽,朱 玉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教学部,安徽亳州,236800

武汉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

闵冬梅,张伟伟,李元爽,朱 玉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教学部,安徽亳州,236800

基于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相关理论,结合2013年《武汉旅游市场调研报告》问卷调查数据,运用ADod指标、客源吸引半径、地理集中指数和旅游地空间使用曲线等指标,系统分析了武汉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武汉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具有客源市场相对稳定、呈“十”字型的圈层距离衰减显著、空间使用曲线由Bolzman型、U型曲线和基本型曲线复合而成等特征,最后,从区位和交通可达性、市场空间竞争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对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市场结构;武汉

旅游客源市场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旅游业发展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客源市场的可靠度。随着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旅游者旅游意识的增强,旅游需求和供给不平衡问题成了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可以反映旅游市场需求,它是客源地和目的地空间相互作用的结果[1]。本文以武汉为例,对其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希图给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的开拓提供参考。

旅游客源市场是一门经验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国内外对旅游客源市场的研究重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采用神经网络模型[2]、时间序列模型[3]分析旅游客源市场需求影响因素和预测;二是运用聚类分析[4]、主成分分析[5]、波士顿矩阵法[6]、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均值比较法[7]等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细分;三是对旅游客源市场时空结构的研究,尤其是近几年,研究焦点集中在旅游流的空间位移[8]和分布规律[9]等方面。

1 武汉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特征

1.1 客源市场份额

根据2013年武汉客源市场构成的调研数据分析(图1):国内一级客源市场(>5%)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湖南和广东,游客比例高达61.87%;该区域是武汉的主要旅游客源地;二级强市场(3%~5%)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和江西;二级弱市场(1%~3%)分布在浙江、福建、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区;三级市场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其他地区。武汉国内旅游客源市场份额形成了随空间距离增大而衰减的规律。

1.2 旅游客源市场的地理集中指数

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反映了旅游需求空间分布的集中度,旅游地理学采用地理集中指数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地理集中指数[10]是衡量客源地集中程度和空间结构合理性的重要指标。公式为:

G:地理集中指数,Xi:第i个客源地的游客数量,T:接待游客总量,n:客源地总数。G值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适中为妥。

根据调查数据,武汉共有34个(省/市)客源地,利用公式计算得出其地理集中指数G为45.73,由此可见,武汉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相对稳定,虽然客源地遍布全国,但还是以本省及周边省份游客为主。

1.3 客源吸引半径

客源地到目的地的距离会影响到游客的方便程度、货币成本和介入成本。客源吸引半径是保继刚[11]根据SmithL.J.的中心地标准的公式推导而来,AR越大,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越大,客源市场分布范围就越大。客源吸引半径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AR: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半径,Xi:第i个客源地的游客比重,di:第i个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n:客源地的总数。

图1 武汉客源市场分布

武汉国内客源市场共34个,把每个客源地的游客量占武汉市总接待量的比例作为权重,根据公式计算得武汉的ADod的数值为521 km,以武汉为圆心,ADod为半径,在武汉客源市场分布图(图1)上绘制旅游吸引半径图,可清晰地反映武汉旅游流的空间分布特征:一级市场和二级强市场几乎都在武汉ADod为521 km的圈内,国内游客占到65.33%,成为武汉国内客源市场的主体,只是旅游客流的均匀度不均衡,ADod圈内的北面、南面和西面均衡饱和,而东面饱和度较差,表明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东西向衰减特征。总体上看,武汉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是以京广沿线、长江水运沿线、高铁沿线和沿海发达地区的游客为支撑,即以交通干线为基础,形成了“十”字型的圈层衰减规律。

1.4 旅游客源市场空间使用曲线

旅游地空间使用曲线是指旅游地游客随着距离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一种描述曲线,反映游客量与距离的相应关系[12]。根据旅游市场调查数据绘制旅游空间使用曲线图(图2)。

图2 武汉旅游空间使用曲线

武汉旅游地空间使用曲线比较复杂。在900 km距离以内,具有Boltzman曲线的特征:在0~300 km区段,旅游者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增长,在距离是300 km时,游客数量达到最大,之后随着距离的增加,游客数量迅速减少;在900~1 500 km区段,游客的数量反而上升且上升的幅度较大,而距离在1 500 km以上的游客数量迅速减少。因此,对照空间使用曲线的类型特征,武汉旅游地空间使用曲线由Bolzman型、U型曲线和基本型曲线三者复合而成:在0~900 km范围内,游客量先增加后减少,属于Bolzman型;在300~1 500 km范围内,游客数量先迅速减少后增加,属于U型曲线;1 500 km以后,随着距离的增加游客量逐渐减少,可用基本型曲线解。可见,武汉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具有空间上相对集中和明显的距离衰减特征。

2 武汉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影响因素

2.1 区位和交通可达性

从武汉的地理区位来看,武汉是我国内陆腹地的中心城市,并处于上海、重庆、北京、广州四大城市的水陆“十”字交叉点上,发挥着“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重要战略支点作用。从全国旅游区看,武汉不仅位于全国旅游区域的中心位置和华中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旅游网络中心,而且是“长江三峡线”和“三国旅游线”等旅游热线的起点和终点。从交通状况看,武汉处于京广线与长江沿线的“十”字交叉地带,在全国水陆交通网中扼东西南北大动脉之咽喉,是中部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中转站,游客主要是南北沿京广线和东西沿长江沿线铁路呈“十”字圈层分布(图3)。

2.2 市场空间竞争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武汉旅游竞争主要是区域竞争,是武汉与华中旅游圈内及长江沿线省市的旅游城市的竞争。一是随着“三峡游”的兴起,重庆、宜昌与武汉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重庆处于长江三峡上游,游客更喜欢沿江而下观赏沿岸风光,重庆长江沿线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特有的巴蜀文化和武汉独特的楚文化有一定的竞争性。二是长沙和武汉空间距离较近,都处于京广线上且属于楚文化区,旅游资源性质相同,但是,长沙的媒体和娱乐业发展一直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吸引着大量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所以长沙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武汉的旅游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客源市场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图2中,在距离>300 km时,游客数量迅速减少;而在900~1 500 km区段,游客的数量反而随距离的增加而上升,因为北京、天津、广东、上海、福建、浙江等省市在此范围内,这些地区市民可支配收入较高,交通体系完善,居民的出游能力较强,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距离衰减规律。

3 结束语

通过对武汉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武汉国内客源市场主要分布在本省和邻近省份的华中、华东等地区,客源市场相对集中、稳定而距离衰减现象明显。

(2)武汉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形成了以京广沿线、长江水运沿线、高铁沿线和沿海发达地区游客为支撑,以交通干线为基础呈“十”字型的圈层衰减规律,打破了以往地理分布上的“圆层”距离衰减规律。

(3)武汉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是武汉的区位、交通可达性、市场空间竞争、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本文采用的是2013年《武汉旅游市场调研报告》问卷调查数据,无法显示国内客源市场的动态趋势,对客源市场影响因素的选取有待进一步完善。

[1]张婕,都金康,周寅康,等.观光旅游地客流时间分布特征的比较研究[J].地理科学,1999,19(1):49-54

[2]Rob Law.Events in Indonesia:Exploring the Limits to Formal Tourism Trends Forecasting Methods in Complex Crisis Management[J].Tourism Management,1999,24:475-487

[3]Kevin Greenidge.Forecasting tourism demand:an STM approach[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28(l):98-112

[4]J Enrique Bigne,Luisa Andreu.Emotions in segmentation:An Empirical Stud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4,31(3):682-696

[5]解木矛,张捷,刘泽华.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及地理细分市场计量分析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4,24(6):853-855

[6]邵筱叶,成升魁,李琛.河南省旅游市场分析及客源目标市场选择[J].经济地理,2006,26(1):165-168

[7]张颖,马耀峰,李创新.人口学特征和动机偏好双重视角的入境游客市场细分研究:西安市的实证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2):178-180

[8]丁正山.南京国内旅游流时空演变研究[J].旅游学刊,2004,19(2):37-40

[9]吴晋峰,马耀峰.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对比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5):133-136

[10]张婕.观光旅游地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学报,1999,54(4):357-364

[11]保继刚,郑海燕,戴光全.桂林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J].地理学报,2002,57(1):96-106

(责任编辑:周博)

10.3969/j.issn.1673-2006.2015.01.010

2014-05-27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教学研究项目“《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BSJY201403)。

闵冬梅(1985-),女,安徽亳州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旅游资源与环境。

K901

A

1673-2006(2015)01-0040-03

猜你喜欢

客源地客源空间结构
客源外移,农村站咋卖油
格绒追美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
浅析延边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及对策
基于大数据的吉林省旅游国内客源地量化分析
我国邮轮游客满意度调查研究
沙家浜风景区客流时空特性
徐州安美固建筑空间结构有限公司
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碳税征收标准评估
——以山东省长岛县为例
基于社会空间结构流变的统战工作组织策略研究
边缘地旅游客源地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