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地旅游客源地结构优化
2015-12-26廖继武
廖继武
(肇庆学院 旅游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边缘地旅游客源地结构优化
廖继武
(肇庆学院 旅游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边缘地过分依赖核心地客源存在隐患,需优化客源地结构以稳定、扩大旅游市场。选取珠三角西北边缘地肇庆为案例区,运用实证方法分析了边缘地客源地结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优化对策。肇庆客源地以珠三角城市为主,8市占比90%以上。受核心边缘结构、地理、经济与旅游等因素影响,客源地具有位于核心区、距离近、发展水平高、与肇庆差异大等特征。肇庆应利用大西南门户城市地位重点开发近邻的广西、湖南等外省市场,利用珠三角城市地位,开发粤东西北等市场,以实现客源地结构优化。
边缘地;客源地;结构优化;肇庆
0 前言
边缘地因临近核心地旅游市场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各边缘地纷纷以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植,旅游业带动边缘地发展乏力,边缘地并未从发展旅游中获得预期效果,个中原委值得深究。学界较早就关注边缘地旅游发展问题。1960年Friddman提出中心-边缘结构理论后,学者应用该理论分析各种边缘地旅游。1993年Oppermann应用该理论研究发展中国家旅游空间结构[1],此后该理论成为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分析的主要工具。严春艳等分析了广东省核心-边缘的旅游空间结构[2],史春云等发现四川同样存在明显的核心区与边缘区,而且核心区与边缘区是动态变化的[3],潘立新等剖析了南京都市圈的核心边缘结构[4],庞闻等分析了关中天水经济区核心—边缘旅游空间结构[5]。核心边缘理论也被应用到其他领域,张河清等将之应用到南岳衡山旅游产品的开发中[3],汪明宇将该理论应用于旅游规划研究中[6],Papatheodorour将之分析旅游市场[6]。1998年Weaver研究加勒比海岛屿旅游时发现,旅游业是强化主岛与附属小岛之间核心-边缘关系的主要力量[7]。也有学者将边缘地单独进行研究[8],1964年学者就关注欧洲边缘地区旅游发展[9],此类研究多为实证分析[10]。已有研究表明,核心-边缘结构是一种普遍旅游区域结构模式,边缘地作为边远、落后地区存在发展旅游的不利因素[11],但边缘地旅游业可以获得良好发展[12]。核心-边缘结构下,边缘地旅游客源地构成问题尚无专门研究,客源地结构直接影响市场的稳定性,需要对此有更深入认识。本文以地处珠三角西北边缘的肇庆境内某景区数据作基础资料,对肇庆客源地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结构优化对策,为肇庆边缘地旅游市场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1 边缘地分析
肇庆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北边缘,是平原区与粤西北山区的交接过渡地带。据中心-边缘理论,核心区与边缘区是动态变化的,肇庆与珠三角核心区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最初珠三角经济区包括十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南海、顺德、东莞、中山、江门、惠州),后加入肇庆的四会、高要、鼎湖与端州,构成珠三角经济区9市的格局(图1)。但肇庆下辖的德庆等山区4县仍不属珠三角经济区。2008年“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获国家批准,该规划首次将肇庆作为珠三角主体城市之一。随后提出“广佛肇一体化”,肇庆融入珠三角的速度加快。肇庆正从边缘地挤入核心区,经历由边缘到核心的演变。肇庆发展水平不高,在省内属于差等发展水平[13],与核心区的经济差距大,以山地为主的自然条件与珠三角差距亦大,上述差距表明肇庆与核心区的关系并未根本改变。
图1 珠三角经济区概况Fig.1 General states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珠三角外向型经济发展促进旅游的活跃,使之成为中国三大客源市场之一。珠三角是岭南地区最大客源市场,与之相邻的边缘地,如肇庆、清远、河源等地,成为该市场的主要目的地。边缘地努力迎合珠三角客源市场的需要,大力修建旅游景区与饭店等接待设施,使边缘带旅游得到较好发展。珠三角既是中国主要客源市场,也是主要目的地,但肇庆省外游客极少,与珠三角作为中国主要旅游目的地的地位不符。因此,肇庆旅游业的服务对象主要珠三角居民,仅是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即珠三角旅客的目的地。从肇庆在珠三角九市旅游网络结构中的地位看,肇庆处于较低地位,大部分指标都低于平均水平[14]。从旅行社推荐线路与长途汽车客运班线2个维度测算,肇庆在珠三角网络结构中的地位相反,即旅行社推介了较多的肇庆旅游线路,肇庆作为珠三角区内旅游目的地特征明显;由汽车客运班线所反映的网络联系则肇庆与其他城市联系弱,肇庆尚未实质融入珠三角。肇庆与其他8市比尚不具备相当旅游引力,其联系主要是单向旅游流。肇庆旅游仍然严重依赖于珠三角核心区,肇庆与8市之关系仍停留于核心-边缘阶段。
2 客源地结构特征
由于缺少全市游客来源统计数据,遂通过实地调研获取典型景区游客来源资料。该景区为肇庆境内著名景区,是外地游客来肇庆的主要目的地,旅行社推出的多条经典线路中均有该景区。因此,它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肇庆游客状况。景区统计了前13位的客源地(客源地以景区统计指标进行划分,省内以市为单位,省外以省为单位,不含本地),客源地构成如表1。以13地游客数据为样本,对各客源地游客数据进行归类分析,对客源地在距离、市场、经济、人口等方面呈现的特征进行总结,得出客源地结构特征。
表1 肇庆某景区前13位客源地构成Tab.1 Constitution of the source region of tourist of one scenic area in Zhaoqing
2.1 近距离分布
客源地分布服从距离衰减规律,以近距离客源地为主,但有例外。13地全部在500 km以内,其中10地在200 km范围内,3地在100 km以内。阳江、广西两地成为主要客源地,是两地距离肇庆较近的结果。紧邻肇庆的云浮未进入主要客源地之列,清远也与肇庆相邻,也不为主要客源地。在珠三角区内,佛山离肇庆最近,并未成为游客最多之地。
2.2 以珠三角市场为主
从市场构成视角可将肇庆客源地分为四类:珠三角市场、省内市场、省外市场、境外市场。客源地以珠三角市场为主体,珠三角8市均成为主要客源地,8市游客比重为90.35%。其他市场比重小,省内地区主要为湛江、汕头与阳江3市,游客比重为3.5%;省外地区仅有广西,占游客比重1.22%;境外地区也仅为为香港,占比为4.94%。
2.3 经济发达地区居多
客源地主要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珠三角与香港均为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湛江与汕头两地分别是粤东与粤西地区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成为主要客源地。例外的是阳江与广西地区,二者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尚属欠发地区。从构成比例看,客源地中的欠发达地区仅占15.28%,远低于发达地区。
2.4 非农人口比重高
客源地人口特征具有共性,即非农人口比重高。深圳、珠海、佛山三市非农人口比重为100%,广州、汕头非农人口比重为80%以上,其它以50%以上为主,包括惠州、中山、江门、东莞4市。考虑各地面积不同,从人口密度考察客源地,则客源地以人口密度900人/km2以上地区为主,即客源地呈现高密度人口地区特征。
2.5 空间集中度高
客源地客流差异大,空间特征表现为分布异常集中,前三地客流量占78.75%。集中分布表现为二方面:一是客流量集中在广州,广州一地游客数量超过其他各地的总和;二是客流量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占游客总数的95.28%。由于客源地之间差异显著,最大流量客源地游客人数远大于其他客源地,首位度达9.40。
3 影响客源地结构因素
客源地结构特征在核心-边缘结构背景下形成[15],该结构是客源地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同时地理、经济、旅游等因素在客源地结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3.1 边缘地影响
珠三角是国内三大发达旅游市场之一,区内各市互为旅游目的地,相互间旅游往来频繁,形成成熟的旅游经济区。邻近珠三角是有利条件,益于肇庆旅游发展。作为珠三角边缘地,肇庆具有边缘与前沿的双重属性。作为边缘,肇庆与珠三角核心地区具有较大差异,肇庆一直因鼎湖山、七星岩而成为广东省内著名旅游地,其他各市来肇庆旅游已成常态。作为珠三角地区的前沿,与外区域邻近,如肇庆紧邻广西,广西游客旅游肇庆近便。阳江、广西成为主要客源地,原因在此。珠三角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对区外游客具有吸引力,肇庆作为珠三角一员,也是珠三角旅游区一部分,能够吸引区外游客,如吸引广西、湛江、汕头等地游客等。边缘地的二重属性,使肇庆旅游客源地具有以珠三角地区为主,又不失区外省外客源地的构成特征。
3.2 核心地影响
肇庆与珠三角其它城市是事实上的核心-边缘区域关系。广州为珠三角最大城市,是珠三角的中心,在珠三角一体化推动下,广州与佛山同城特征明显,广佛同城使广州作为珠三角中心的范围扩大,广佛都市区作为珠三角核心的地位更为突出与重要,其核心的功能与作用更强。广州核心的强大使广州与肇庆的核心-边缘关系更为稳固。在区域分工协作中,核心作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辐射与带动边缘发展,边缘作为生态用地承担环境缓冲与绿地休闲等功能。肇庆类似广州的郊区,成为广州的城郊旅游带,加之快速交通设施的建设,以及广州绿地的短缺,使广州人非常便利地来往肇庆,肇庆郊区化更为明显。广州人将肇庆作为周末出游的郊区公园,广州成为肇庆客源地的首位地。
3.3 地理环境影响
肇庆以山地为主的自然环境与其它各市景观不同,与珠三角岭南水乡的格调差异大,易为珠三角游客所接受。肇庆市区山湖城河浑然一体,使城市与自然有机融合,在城市可以感受自然,在自然中可领略城市,使肇庆对珠三角游客具有吸引力。社会环境方面,肇庆属广府文化,且为粤方言发源地,肇庆文化习俗易为珠三角游客接受,珠三角游客在肇庆不存在沟通障碍。珠三角城市化率高,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急增,城市居民对休闲空间需求扩大,原有城市公园绿地不能满足市民出游需求,必然寻求近便之地作为替代,因此大量珠三角市民首选肇庆作为旅游目的地。
3.4 经济因素影响
肇庆与珠三角邻近,珠三角游客到肇庆交通成本低,加之肇庆境内有众多免费开放式景区,更减轻游客旅游成本,肇庆对价格敏感的游客具有优势。对自驾游客,肇庆距离适中,可以朝发夕归,省却住宿费用与停车费用,使游客更乐意来肇庆旅游,使之成为珠三角主要目的地。中国虽有数量不菲的白领阶层,但中产阶级尚未真正形成,其经济实力尚不能接受随时的休闲度假,选择到周边地区观光休闲仍为主流形式。肇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整体消费水平不高,游客成本低。肇庆的近便性与低费用使肇庆成为首选之地。
3.5 旅游因素影响
肇庆是省内有名的旅游城市,以星湖为代表的山水旅游资源是肇庆旅游吸引力的核心,对缺少此类资源的珠三角游客具有吸引力,均可能成为客源地。阳江是沿海地区,香港是高度城市化地区,他们的旅游资源与肇庆都有较大差异,使肇庆对香港与阳江游客有吸引力,二者成为肇庆主要客源地。反之亦然,佛山有西樵山、惠州有罗浮山,二者与鼎湖山同属岭南四大名山,具有替代效应,使佛山虽离肇庆最近而游客不多,惠州是游客最少珠三角城市。清远虽邻近肇庆,但其旅游资源与肇庆极为相似,都是以山水旅游资源为主,使清远来肇庆游客少。
4 客源地结构优化
肇庆客源地结构深受边缘地属性影响,同时受地理、经济、旅游等因素影响。边缘地客源地结构优化需要遵循共性规律基础上,根据其影响因素,区分不同类型客源地,有针对性地开辟客源地,实现巩固、扩大旅游市场的目标。具体可从边缘地、核心地、地缘、经济、旅游等视角进行优化。
4.1 强化珠三角地位,开拓周边客源
肇庆作为珠三角边缘地的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边缘地对肇庆客源地作用将会持续。因此,客源地优化应充分利用边缘地正向作用,将边缘地作用地区开拓为客源地。利用好作为珠三角地区的有利条件,加强与广州的合作,通过联合营销,将广州的部分游客分流至肇庆。广州是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内主要旅游目的地,每年来穗游客数量不菲,引导来穗游客在领略沿海开放与岭南风情后,再到肇庆领略岭南山水,与广州共享客源,将肇庆客源地扩张到全国。同时充分开发粤东、粤西、粤北等省内非珠三角地区旅游市场,将之建成后备客源地,特别是粤西的云浮、阳江、茂名、湛江等地。利用好珠三角前沿地带的优势,与广西相邻,与湖南相距近,是大西南进入珠三角最近便地区,扩大广西客源、吸引湖南游客、争取大西南游客以肇庆为珠三角头站,将上述地区发展为主要客源地。
4.2 重视核心地市场,差异化开发珠三角各市
边缘地对核心地的依赖作用强[16],需要对核心地市场充分重视,有效应对。肇庆客源地主要为珠三角核心城市,特别是广州市;核心城市需要边缘地提供旅游产品以满足居民的旅游需求,二者的相互依赖关系短期内不会改变。肇庆为珠三角居民提供旅游服务,成为珠三角地区旅游目的地,珠三角游客愿意来肇庆旅游,成为肇庆客源地,二者的地缘关系决定这种O-D关系短期内不会变化,甚至会长期存在。因此,珠三角市场是肇庆长期与稳定的客源市场,珠三角是肇庆稳定的客源地。针对此市场的稳定性,宜采取巩固策略,稳定现有态势即可。但珠三角各城市差异较大,广州一地所占市场份额大于其他七市的总和,其他7城市游客比重偏小。因此,应重点开发其它7市旅游市场,提高它们游客比重,建成重要客源地,形成多地并举的均衡客源地格局。特别是东莞、深圳、中山等地游客比重小,尚有较大潜力。
4.3 主推亲密地缘关系,吸引文化同源客源
地缘关系密切是肇庆主要客源地形成动力,其中物理距离与文化距离作用最为明显。空间上与肇庆接近,且与肇庆人文联系密切的地区均能成为客源地,因同源文化有益于相互交流合作[17]。肇庆属广府文化区,又为粤方言发源地、广府文化发源地,以广府文化为纽带,吸引广府文化区游客,使之成为客源地。肇庆重点要开拓广西梧州、贺州等客源地,梧贺两地与肇庆文化同源、历史相似、习俗相近,应使之成为客源地。省内应重点开发云浮、清远两地,云浮曾隶属肇庆,且与肇庆相邻;清远也紧邻肇庆,与肇庆同为珠三角边缘地,地缘接近,它们均为潜在客源地。
4.4 遵循市场形成规律,重点开发发达地区市场
客源地经济发展水平是肇庆旅游市场形成的动力因素,经济因素可以克服距离因素,对远距离地区,只要该地经济发展水平高,仍可开拓为客源地。东南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是国内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上述地区是中国主要客源市场,也是珠三角主要客源市场,可作为肇庆潜在的客源地。省内粤西的茂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湛江接近,应是潜在的客源市场;清远、河源等地,经济发展速度快,与珠三角地区的差距在缩小,居民出游能力逐步加大,也是潜在客源地。上述地区应作为省内重点开拓的旅游市场,应将其培育成重要客源地。
4.5 突出旅游优势,开发省内外市场
客源地旅游资源类型与目的地旅游资源类型影响着游客的出游决策与行为,与肇庆相异性大的地区易成为肇庆客源地。惠州和佛山与肇庆都拥有岭南四大名山,对这两个客源地要走差异化之路,旅游产品避免与其境内景区的雷同,加入肇庆地方特色,方可保持其市场。对其他6市,应突出山水旅游资源优势,吸引当地市民,巩固该客源地。港澳台地区在目的地类型和旅游资源方面与肇庆相异性大,肇庆对当地居民吸引力较大,应继续加大对该市场的开发力度。珠三角是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以改革开放闻名,肇庆要突出其珠三角新兴城市的地位,树立自己的旅游形象,吸引更多国内游客,将客源地扩大至全国。
5 结论
边缘地是一类特殊的旅游目的地,其旅游发展既遵循一般旅游地的普遍规律,也深受边缘地属性的影响。本文以珠三角边缘地-肇庆为案例研究了边缘地客源地结构的特征、影响因素及优化,对边缘地客源地结构具有以下认识:(1)边缘地属性对客源地结构影响大,中心地与边缘地均对客源地结构产生作用,使客源地构成主要为核心区;(2)属性还通过地缘、经济、旅游等因素影响客源地结构,在该类要素作用下,经济发达地区、邻近地区、旅游差异性大地区成为客源地;(3)作为客源地的核心区同样存在内部差异,对核心区需要区别对待,才能稳固核心区的客源地地位;(4)核心区是边缘地的主体市场,但客源地构成仍呈多样化;(5)边缘地与中心区的天然联系使中心区成为可靠、稳定的客源地,客源地培育应重点考虑其他地区,可将经济发达地区、邻近地区、旅游差异性大地区作为潜在客源地。
珠三角地区是成熟与发达的旅游经济区,其与周围区域差异性大,使地处边缘的肇庆旅游具有特殊性,在此基础上研究的肇庆客源地结构的相关结论应受其影响。对一般边缘地,其与相邻区域的差异、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会如此巨大,则边缘性也不会如此显著,边缘地客源地结构是否遵循本文所揭示的规律,仍需要更多个案的支持。
[1]Oppermann M.Tourism spa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4,20(3):535-556.
[2]严春艳,甘巧林.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协同发展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热带地理,2003,23(4):371-375.
[3]史春云,张捷,尤海梅,等.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边缘空间格局演变[J].地理学报,2007,62(6):631-639.
[4]潘立新,吴必虎,晋秀龙.基于“核心—边缘”视角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以南京都市圈南京滁州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4,(3):178-185.
[5]庞闻,马耀峰.关中天水经济区核心—边缘旅游空间结构解析[J].人文地理,2012,27(1):152-155,160.
[6]Papatheodorou A.Exploring the eolution of turism rsor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4,31(1):219-237.
[7]Weaver D B.Peripheries of the periphery:Tourism in Tobago and Barbuda[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25(2):292-313.
[8]Hohl A E,Tisdell C A.Peripheral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5,22(3):517-534.
[9]Christaller W.Some considerations of tourism location in Europe:The peripheral regions-under-developed countries-recreation areas[J].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1964,12(1):95-105.
[10]Stratigea A,Katsoni V.A strategic policy scenario analysis framework for the sustainable tourist development of peripheral small island areas - the case of Lefkada-Greece Island[J].European Journal of Futures Research,2015,3(1):1-17.
[11]李友亮.省域边界区参与区域旅游竞合困境及化解[J].商业时代,2013(6):137-138.
[12]Krakover S.Tourism development—centres versus peripheries:the Israeli experience during the 1990s[J].International. Journal. Tourism Research,2004,6(2):97-111.
[13]陈基纯.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动态分析与评估[J].商业时代,2011(22):134-135.
[14]陈浩,陆林,郑嬗婷.基于旅游流的城市群旅游地旅游空间网络结构分析——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地理学报,2011,66(2):257-266.
[15]廖继武.核心边缘区域结构对旅游客流的影响——以肇庆景区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3,25(4):81-86.
[16]Chaperon S.Dependency and agency in peripheral tourism develop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3,40(1):132-154.
[17]Carson D A,Carson D B,Hodge H.Understanding loc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peripheral tourism destinations[J].Tourism Geographies,2014,16(3):457-473.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TOURISM ORIGIN FOR FRINGE AREA
LIAO Ji-wu
(DepartmentofTourismManagement,ZhaoqingUniversity,Zhaoqing526061,Guangdong,China)
The tourists in fringe area rely too much on the customers in core area.It will be potential dangerous to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fringe area.Structure optimization is a good method to reduce the danger.With the examples of Zhaoqing,the fringe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the paper analyzes the structure of tourism origin and its causes of forming in fringe area.Eight citi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are the main tourism origins for Zhaoqing.The tourists in 8 cities account for more than 90%.By the influence of core-peripheral structure,geographical factors,economic factors and tourism factors,the structure of tourism origins has some characteristics,such as:being located in the core area,being closer to Zhaoqing,large difference with Zhaoqing etc.Zhaoqing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the status of Gateway Cities for southwestern,and develop the markets in Guangxi and Hunan Province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tourism origin.
fringe area;tourist origin;structure optimization;Zhaoqing
2015-05-08;
2015-06-08.
F59
A
1001-7852(2015)03-0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