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体结合”促进高等医学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
2015-06-23石婷婷
石婷婷
(蚌埠医学院 体育艺术部,安徽 蚌埠 233030)
“教体结合”促进高等医学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
石婷婷
(蚌埠医学院 体育艺术部,安徽 蚌埠 233030)
通过分析“蚌埠医学院的体育课程改革” 及其后继的深化活动的一系列成果及经验证明:“教体结合”模式下的体育活动的开展,能够促进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促进大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推动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
体教结合;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医学院;体育课程改革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蚌埠医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本研究以蚌埠医学院2009年展开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果、2010年后续的改革深化以及基于此基础上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教体结合”体制,部分高校“教体结合”发展情况、体育与校园文化结合的情况尤其是高等医学类院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情况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整理,设计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等。
2.访谈法
通过对国内高教系统中部分行政管理工作者及体育课程方面的专家学者的访谈与交流,以了解其对“教体结合”体制的看法及意见,并对其建议进行整理分析。
3.案例分析法
本研究选取蚌埠医学院体育课程的改革状况及后续的改革深化为分析案例,通过对蚌埠医学院体育课程改革前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情况的对比,客观准确的反映“教体结合”体制在高等医学院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实际操作现状。
二、结果与分析
(一)蚌埠医学院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
校园文化,学者林清江为其定义为“学校中各组成分子所构成的价值行为体系”,关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其实就是关于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实施,以及相关方面的深化研究。“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没有教育的体育很可能走向歧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第二章第四条明确指出要“坚持全面发展。”并提出了“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的要求。根据2007年中央7号文件,“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指示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坚持德育为主、能力为重、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战略要求。蚌埠医学院结合本校特点制定了一套基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基础上的高等医学院校的“教体结合”管理体制及运作机制,并于2008年初启动,经过3年多的努力,现已基本完成了“体育活动机制多元化、课内外教学训练一体化、体育课程项目设置多样化”的课改体系的建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教体结合”的指导思想
中国大学体育运动将迎来新的挑战:人们讨论的焦点将不再是如何使体育课更有吸引力,使大学体育活动更普及,而是如何通过大学体育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 “教体结合”意为“取体之育,善教之能”。
2.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改变
蚌埠医学院的体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包括:大学体育课程、阳光体育课外活动与课外运动训练队。自课改实施以来,在课程项目安排上开设了一定比例的体育基础课;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体育选项课;增设体育选修课,同时结合我校传统体育项目将校运动队训练纳入选修课中。实施体育课程改革后,该校目前开设的体育项目多达20余项,极大满足了学生的体育需求。
表1 蚌埠医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前后开设项目对比
通过表1可以看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前后的2007、2010与2014年度,可供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由7项增至22项并根据教学安排做了部分课程名称及内容的调整。说明该校大学体育课程设置情况有了明显改变,学生的可选择范围扩大,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
经调查可得,课改实施前的2007年度该校学生对于大学体育课程的满意度水平较低,满意率为38.1%,不满意率为20.1%;2014年度,课改之后学生的满意率达到89.5%,不满意率为1.7%。可见,该校学生对于课改前后的课程设置变化多持肯定态度,认为课程设置基本达到其满意标准,只有个别学生仍未认可。
此外,蚌埠医学院课改之后的体育课选课打破系别、班级、性别的限制,重新组班上课,试行分层、互助合作式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三自主”教学形式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掌握两项基本运动技能,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及终身体育的体育目标奠定基础。
(二)蚌埠医学院“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教体结合”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而中央7号文件中提出的“发展阳光体育运动”,其宗旨也是“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中国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可见,无论是强调竞技功能的“教体结合体制”,还是强调大众健身的“阳光体育运动”,在发展中虽各有侧重,但其宗旨却是殊途同归。
1.管理制度的完善
在项目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政策与制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亦是如此,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蚌埠医学院体育运动委员、体育艺术部及体育教研室,先后制定了《蚌埠医学院运动队管理制度》、《蚌埠医学院学生社团管理办法》等制度,经过6年多的探索,逐渐形成了由院领导负责、体育部门执行、各系部配合实施的全院参与的与“阳光体育”活动体系,形成了“学校——系部——班级”模式的三级体育竞赛体系。
2.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体育比赛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动机,目前我校已形成了“学校——系部——班级”模式的三级体育竞赛体系,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形成了“院体委→体艺部+团委+系部→学生社团”的多元体育活动机制。
3.学生社团及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
课改前后,由学生自发成立的体育类社团组织由原先的3个增至9个,结合表1可以看出,该校学生在课改后,体育兴趣的范围扩大,自发组织参加的体育活动增多,社团的增长情况与该校课改后的课程增长情况具有一定的重合性。可见,该校的体育课改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具有一定的积极的导向作用。
表2 蚌埠医学院课改前后校园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对比
由表2可以看出,蚌埠医学院课改前后的校园体育活动开展情况有了显著改变,其中,常规比赛项目由改革前的4项增至6项,课外开展的“阳光体育运动”更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4.学生体质的增强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我校按照《国家体质健康标准》认真组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正逐年提高,优秀率增加、不及格率明显降低。实施体育课程改革后我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三)蚌埠医学院业余运动队训练体系的建构
蚌埠医学院作为医学类高等学府,始终坚持以“教体结合”为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大力开展业余运动队的训练工作,构建了具有蚌埠医学院特色的业余运动队训练体系。2010年安徽省第十二届运动会高校部比赛中,蚌埠医学院以311.5分的总成绩位居全省66所高校代表团总分榜第二名。据校方统计,2010年参加安徽省全运会高校组获奖牌学生的70%均获得了次年度的校级奖学金,其中1人获2011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2013年全国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中获一银一铜,2014年安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高校部比赛中除传统优势项目田径外,羽毛球、手球等项目也获得了良好的成绩。经实践证明,合理的“教体结合”模式下培养的学生运动员不仅能够拥有较高的运动水平,且对其个人发展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1.教练培养与选拔制
为保证各常年训练队的师资力量、保证训练效果,该校制定了《蚌埠医学院体育教师进修学习管理办法》从制度上对体育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提供了保障,积极输送优秀教师参加全国、全省教练员裁判员学习班,培养优秀教练十余人,提高了该校运动队的师资水平;颁布了《蚌埠医学院运动队管理制度》,第七条规定“教练员采用聘任制办法,经综合考核,能者上。”保证了运动队的训练质量。
2.训练学分制
《蚌医运动队管理制度》规定,“各运动队的训练纳入体育课进行管理,计入3个任选课学分,缺训三分之一不给学分。”此规定即可缓解训练队学生的学训矛盾,又因仅限“任选课”的规定保证了学生运动员的专业课成绩不因训练而拥有特权,体现了我院“学为先”的指导思想。
3.系部合作制
常年运动队与各系部的合作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配合系部,组织阳光体育运动、系部协助进行常年运动队的队员推荐与选拔工作与参训队员的信息回馈工作,学生运动的训练表现及比赛成绩可为其本人本年度的综合测评加分,所加分数计入“评奖评优”,在各系部与体育部门之间基本形成了“选拔——输送——信息回馈”的合作机制,保障了学校体育工作的蓬勃开展。
三、结语
高等医学院校作为为国家培养医务工作者的专业型本科院校,其体育课程的目标不仅在于强健体魄、增进健康,更具有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推动社会整体素质提高的作用。所以对高等医学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重点是牢牢抓住学校的体育文化建设工作,提高大学生体育能力;重视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医学生积极主动参加锻炼的体育意识;努力创造有利于高校体育工作开展的环境。在“终身体育、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与深化,蚌埠医学院以“建设和谐校园体育文化”为工作目标,构建了以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为基础,以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为保障,以业余运动训练队为特色的“教体结合”工作体系。其中“学校——系部——班级”模式的三级体育互动管理体系是蚌埠医学院体育工作的特点,通过对此体系的架构、内容、特点、行为等的分析,可以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工作提供例证,从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Z].2007.
[2]梁启超.少年中国说[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何振梁.何振梁呼吁“体教结合”[N].人民日报,2006-03-22(12).
[4]钟秉枢.中国大学体育运动:战略视野[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11(6):488.
2095-4654(2015)08-0076-03
2015-03-18
G807.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