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质疑
2015-06-18吴文娟
摘 要:质疑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课文,在掌握一定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质疑教学是创新教学的一种模式,新课程改革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为目标,以达到素质教育为目的。
关键词:质疑教学;创新思维;互助合作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中非常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造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质疑教学的重要性,而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是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一传统的方式。在初中的历史课堂里,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静静地听,学生习惯性被动地被束缚在教师的思维上,成为接受信息的机器,显然,这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本文就历史质疑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并灵活释疑,解决知识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探讨,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从思想上转变学生观念,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1.思想上转变学生观念,心理上保证学生敢问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老师讲到哪里,学生想到哪里。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空间,没有自我发展的余地。作为老师,先要从思想上转变学生观念,使其认识质疑教学的进步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要怕错,同时教育学生要尊重同学,多给支持,以增强信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有一种观点,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它是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是不会爆发的。问题一出,全班学生就出现同意与不同意两种观点,持不同观点的学生代表分别发言。作为老师,应积极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思和所做,积极给予肯定并指导展开讨论,使学生逐步放下心理负担,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理由,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2.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善于控制课堂
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育探索求知的意志和信念。因此,教师要有亲切和蔼的教学态度,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对于质疑得好的学生可以适当表扬,对于质疑得不好或有错误的学生也不要批评和指责,要启发他换一种思路,并耐心地把问题表述清楚。同时要顾及中下层的学生,注意调动他们的课堂积极性。
二、从方法上入手,教育学生学会质疑
1.组织学生学习课文
只有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学生才有可能做到创新,否则创新就成了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教师要精心策划,组织学生学习课文,学生自学后,能把握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在教学《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时,教师课前提供本课的学习提纲,要求学生根据提纲自主学习课文:(1)美国独立战争的根本原因;(2)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包括开始的标志、转折性战役和战争结果);(3)了解《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4)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5)美国的政治制度及影响。
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充分体现出来,恰当地处理了质疑教学中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2.理性点拨,教育学生在何处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一般来说,应在难点处求疑,关键处求疑,困惑处求疑,教师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比如,在教学《英国工业革命》一课时,当我们知道工业革命率先从英国开始,这并不是偶然的,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假设大家要开办一家工厂,那么需要什么条件呢?弄明白这一知识点,对理解课文很有帮助。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七嘴八舌的讨论,得出的答案有: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原料、海外市场的扩大、一定的技术和政府的支持等。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学生抓住关键点提出问题:工业革命率先从英国开始,并不是偶然的,主要是因为18世纪的英国具备了以下的条件:(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2)活跃的国内外商业贸易;(3)通过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资金;(4)农业经营方式的改变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总之,教学中,要随着理解课文的深入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内容。可见,我们的学习不是为了纯掌握知识而学,而是通过学习发展我们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3.方法指导,共同合作探究释疑
质疑是发现问题,但只是学习成功的一半,只有会分析,解决问题,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在教师提出问题或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乔治·波利来曾评论说:“许多教师提出问题是无效益的,除非学生懂得教师是怎样得到这一问题的思路。”质疑毕竟是手段,解疑才是最终目的。那谁来解疑呢,不能满足于学生质疑,教师解疑、着力培养学生解疑才是最根本的。比如,学生提出“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工业革命又给我们带来哪些消极影响呢?通过本课,你认为我国在发展经济时,要注意哪些因素呢?”教师不直接解答问题,而是给出两张关于环境遭到污染的图片,启发道:“认真观察这两张图片,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完成了自己质疑、自己解疑的过程,这是质疑的最高境界。
三、正确评价学生质疑
对学生质疑的评价上,不在于看学生创立了多少历史新观点,更不在于他们为历史学作出了多少突破性的發展,而重在看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以及获得见解的方式、途径,重在看学生在自身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有哪些新的开拓,新的见解,取得了多大的进步。既要看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看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合作能力,以及学生对在质疑探究过程中的民主意识、宽容心理。在学生集体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通过交流仍未解决的疑点要加以重点启发,不要直截了当地给出答案,要把机会留给学生,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师的启迪、归纳,一步步把学生从误区中拉出来,从而使学生得以自悟,启迪他们的创新意识。
质疑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能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上一节课、解决一个问题就能实现的。因此,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步形成渗透式思考问题的科学研究品质,养成自主研究的学习品质显得尤为重要。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实践证明,质疑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课堂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会答,更要学会问。因为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
参考文献:
张莲英.课堂教学实效例谈[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02).
作者简介:吴文娟,1979年出生,本科学历,广东省肇庆市黄岗中学教师,研究方向:历史教育。
?誗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