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信息污染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对机制研究

2015-06-05白宝山

文教资料 2015年6期
关键词:应对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

摘 要: 网络信息污染对大学生产生的危害不容忽视。应对和化解网络信息污染对大学生产生的危害,应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首先要确定对大学生产生较大危害的信息污染类型,其次要建立积极的应对机制。

关键词: 网络信息污染 思想政治理论课 应对机制

自1994年中国接入互联网,中国互联网产业飞速发展。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统计,截至2014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3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其中手机上网人数为5.27亿。伴随网民数以万计的增长速度,网络信息汇集成了体量巨大的信息海洋。网络信息既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信息动力,又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提供了方便之门。正如海洋有肆意暴虐的波浪,网络信息海洋也时时暗流涌动,其中之一就是在网络空间无处不在的网络信息污染。网络信息污染不仅严重危害了网络生态,而且对大学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本文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如何应对网络信息污染的问题。

一、网络信息污染

计算机通讯和多媒体技术,催生了一种自由、开放、虚拟又广袤无垠的网络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看不到山川河流、险滩荒原,也看不到日月星辰和人情冷暖,只有海量的信息在高速流转。

赋予网络空间无限魅力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海量信息。正像每一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网络空间的海量信息也裹挟着对人们危害至深的网络信息污染问题。简言之,信息污染是指媒介信息中混入了有害性、欺骗性、误导性等非正面信息元素,或者媒介信息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的信息元素超过传播标准或道德底线,对传播生态,信息资源以及人类身心健康造成破坏、损害或其他不良影响的现象[1]。根据定义可以概括信息污染的几个特征:第一,网络信息污染是由网络空间中的污染信息引起的一种网络现象。第二,网络信息污染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信息资源和网络本身造成不良影响,是一种社会现象。第三,网络信息污染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第四,网络信息污染的产生有网络技术的原因,更是网络行为主体的原因。网络信息污染遮盖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述四方面是网络信息污染的共性特征,但是,每一类型的信息都有一定的指向性,社会群体对某些信息也有一定的倾向性,这就涉及网络信息污染的特殊性问题。比如,少年、青年和成年人接触的信息污染类型及产生的影响应该是有区别的,从特殊性出发,研究网络信息污染及其应对措施才更有针对性。

二、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的信息污染主要类型

笔者在完成2013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网络信息污染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对机制研究》的过程中,在郑州三所高校发放《高校网络信息污染问卷调查》300份,涉及网络信息污染的认识、判断、求证、对网络信息污染的态度、网络信息污染的影响等方面。共回收问卷287份,有效问卷265份。大一学生占33%,大二学生占38%,大三学生29%。调查显示,对网络信息污染问题,大学生呈现出概念不清、认识不足、防范无力、判断感性化、求证不理智等特点。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污染,我们无法一一判断,也不能泛泛而论。基于“思政课”的角度,对大学生而言,对他们危害比较大的有四类信息:以失真、虚假为特点使大学生是非混乱的信息、以观点偏执为特点使大学生方向迷失的信息、以污秽色情为主要内容使大学生精神颓废的信息、以文化渗透为目的使大学生“西化”的信息。

(一)以失真、虚假为特点使大学生是非混乱的信息。

人只有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才会形成健全的人格。物质决定意识。人的思想,无论对与错,都源于客观存在。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经过粉饰雕琢的失真或虚假的世界,则必将形成对客观存在的错误认知并固执地坚持错误,是非混乱。

网络世界的信息发布者,除了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外,还有以博客、论坛、社区、即时通讯等为载体的自媒体。可以说,在网络世界里,每个网民都是媒体,都是话题中心。互联网给网民赋予前所未有的话语权,促进公民年社会的发展。但从目前看,由于各个媒体的素质参差不齐,发布信息的目的各异,也导致了许多失真、虚假信息。如2013年一些网络信息:《“深圳最美女孩”给街边乞丐老喂饭》,《丈母娘婚宴送宾利》,等等,都被证明是失真、虚假信息。因为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网络信息虽不是人云亦云,但不可能有相当理智的认知与判断。

(二)以观点偏执为特点使大学生方向迷失的信息。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思潮此起彼伏,各种学说千姿百态。社会上的每一种言论似乎都能找到自己的文化源头和理论依据。因此,为了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文化观点、利益诉求等各式目的,各种所谓怀疑、批判、反思,纷至沓来。

观点偏执的网络信息,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偏执一方,不能客观、辩证地看待事物本身的信息。这种信息往往冠以反传统、反思现实、创新、学习西方等名号,对一些学生有吸引力,危害很大。部分大学生对这类信息的前期反应是新奇,继而迷惑,最后是迷失方向。

(三)以色情为主要内容使大学生精神颓废的信息。

2012年6月,中国青年网、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和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联合发布的《未成年人网民网络色情信息接触状况研究报告》显示,约四成未成年网民接触过网络色情信息,其中“13到18岁”的未成年网民接触过色情信息的比例高达55.9%。当时的未成年,目前有很大一部分已进入大学校园。

大学生,身心更成熟,也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接触并传播来自色情网页、色情广告、色情游戏的色情信息,似乎在所难免。更有甚者,从事制黄、贩黄的违法犯罪行为。被大量色情信息包围,对于分辨能力较差、抗拒能力较弱的一部分大学生而言,轻则耽误学业、生活方式堕落、危害身心健康,重则伦理道德观念被摧毁、信仰被腐蚀。总之,色情信息会带来使大学生精神颓废的严重后果。目前,不时有大学生网络色情犯罪案件见诸报端,色情信息对大学生的严重危害,不证自明。有媒体称大学生为涉黄主力,此论未免有夸大之嫌,但现实不容忽视。

(四)以文化渗透为手段使大学生“西化”的信息。

阿尔温·托夫勒在《权利的转移》中说:“世界已经离开了依靠金钱与暴力控制的年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信息强权的人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所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强大的语言文化优势,达到暴力与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依靠其信息技术的绝对优势,在网络空间开辟了一个以争夺中国青年网民为战略目标的没有硝烟的战场。他们在网络空间的信息内容包括输出其价值观念、鼓吹普世价值,其最终目的就是“西化”中国青年网民。

三、网络信息污染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对机制

(一)与时俱进,“思政课”教师主动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信息素养。

传统的“思政课”,教师是主导,是权威,教学模式基本上属于单向传播模式。在当时环境闭塞、信息匮乏、社会节奏相对较慢的教育氛围中,一个教学案例可以“永葆青春”,不受质疑;教学内容也可以“四季轮回”,不必变通。但在网络时代海量的信息面前,人人平等,同时,精力充沛、个性张扬、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大学生摄取信息更主动化,摄取信息的渠道更多样化,理解信息更多角度化,得到的各种信息也更复杂化。这无疑对“思政课”教师的信息辨别、分析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对这些污染信息进行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辩证分析,以达到“思政课”培养人、塑造人的目的,的确需要良好的政治品质和深厚的理论素养。“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定信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首要责任,也是讲好“思政课”的根本前提”[2]。这种坚定信仰是夯实“思政课”教师政治理论素养的基石,更是应对网络信息污染的法宝利器。

在网络时代,信息素养是人的基本素养之一。如果说理论素养事关信息的方向性评判的话,信息素养则事关信息的善恶和有效性判断。信息素养一般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就“思政课”教师而言,信息素养应该包括相对应的四部分:第一,信息意识,即面对信息污染,有寻找答案,探知究竟的主动;第二,信息知识,即要拥有必要的信息科学技术,懂得信息污染的来龙去脉;第三,信息能力,即要懂得如何收集、处理、应用和评价信息污染;第四,信息道德,也就是有以善恶为评判标准,自觉遵守和维护网络社会的道德规则和道德规约。

(二)大胆应对,教学内容不回避污染信息。

科学的理论源于历史,不回避现实并能在现实中与时俱进。网络信息污染是网络时代的一种病态现象。“思政课”有必要也有责任把它纳入教学内容中。

信息污染可以作为反面案例进入“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原因有三:第一,有的信息污染案例使学生感到新奇、困惑,他们希望在课堂上能听到其他同学的看法和教师的分析,因此,引入信息污染案例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信息污染的背后有复杂的社会情绪、错误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的信息还与社会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有丝丝缕缕的联系。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学生如果能够发现信息污染案例的逻辑错误、险恶目的及其危害性,这相对于单纯的正面宣讲,教学效果会更好。第三,面对信息污染,学生会考虑如何辩驳,如何在字里行间寻找蛛丝马迹,如何多角度审视信息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污染信息的证伪过程,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逻辑思维。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判断信息污染而免受其害的有利思维工具。

(三)“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判断信息污染的方法。

网络空间无所不在的信息污染相对于“思政课”所纳入的信息,只是沧海一粟;学生接触信息污染的时间相对于思“思政课”的教学时间,也是百不及一。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教给学生判断信息污染的方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除色情信息外,其余一些信息污染都有一定的判断难度。根据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三种判断方法:一是标题判断法,有些标题含有明显的炒作意图和误导倾向,这样的信息不是对社会不良风气和不良现象进行鞭挞、剖析、纠正,而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如2013年的假新闻《长春老人菜市场昏倒,178人无视跨过,仅1人施救》。类似的信息,不看内容,仅看标题,就会有很多疑问。如果学生懂得“标题判断法”,遇到类似信息,用怀疑的眼睛浏览信息,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甚至抵制此类信息的危害。二是常识判断法,有些信息为了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或为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严重违背了生活、历史、政治、文化等常识。这类信息的特点是曲意逢迎、以偏概全、观点偏激。如2015年1月19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关闭了133个微信公共账号,原因就是这些微信平台以“揭秘”、“真相”为噱头,打着“这才是历史”、“我知道的历史”等旗号,罔顾事实、曲解历史、混淆视听,肆意传播歪曲党史、国史的污染信息。三是目的判断法,面对网络信息,面对信息中动人的口号、漂亮的主张、高调的理念,我们都可以用真善美的标准判断它们的目的。如果有些信息以诋毁他人、造谣中伤、歪曲事实、幸灾乐祸为基本目的,则我们应该警惕,把它归入信息污染的行列。哪怕我们暂时对它既不能证实又不能证伪,我们也有理由心存怀疑,多问几个为什么。如那些高调褒扬西方,诋毁、攻击中国的信息,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它们的目的。

(四)走出课堂,在实践中验证网络信息。

大学生每天都要经历网络空间真假难辨的风风雨雨,远离现实、久处其中,就会产生一种错觉:网络即现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验证网络信息污染,是提高“思政课”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人是具有灵动生命的主体,生活是生命的亲历和体验”[3]。上述四类信息污染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歪曲现实。为了让大学生更直接、更理性地识别与分析信息污染,剥落蒙在信息污染上的温柔面纱,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信息污染暴露在现实生活之中。“思政课”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实践题目,通过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验证那些他们深信不疑或心存疑惑的信息污染。如近两年笔者设计的几个实践题目就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历史沧桑——探访家乡几位70岁以上的老人》让学生在口述历史中感知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回母校,探“网瘾”》让学生切身感知网络游戏、网络色情对学生的危害;《家乡道德建设调查》、《家乡法制建设调查》让学生走出“道德滑坡”和“法制落后”的喧嚣,在家乡的亲情与乡情中理解我国的道德与法制建设的成就与不足。各种形式的实践过程就是让学生走出虚拟回归生活的过程,“在现实呈现与深刻反思中确立生活信念,获得进取的动力,使认识超越感性和主观,进而把握理性与客观,最终获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自由与自觉”[4]。所以,走出课堂,在实践中验证网络信息,是“思政课”应对信息污染的有效途径。

总之,网络信息污染的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消除信息污染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大学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如何让大学生在网络信息污染的泥沼面前有判断能力、抵御能力、自我净化能力,应该是一个严峻的课题,也是一个常新的课题。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积极应对网络信息污染,是由“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决定的,也是“思政课”的时代任务和历史担当。

参考文献:

[1]杨新莹,李军松.信息污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理论月刊,2012(3).

[2]卫建国.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J].陕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3]冉昆玉.回归生活世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出困境的路径选择[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2).

[4]白宝山.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现代人格的塑造[J].当代继续教育,2014(6).

基金项目:2013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课题《网络信息污染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对机制研究》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3-GH-138。

猜你喜欢

应对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分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及其法律应对机制
新旅游法实施对旅游企业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