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地区成年人血清前白蛋白参考范围的建立
2015-06-05顾峰汪瑞忠
顾峰,汪瑞忠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检验科,上海201200)
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是肝功能和机体营养评价很好的检测指标之一[1]。同时PA也是一种负急性时相蛋白,在急性时相反应时迅速降低,可早期预测炎症的发生,参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2-4]。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健康成年男女PA的水平和试剂厂家制定的参考值范围存在一定差异。目前各个试剂厂家的参考值范围基本都是引用国外文献的报道,而且同一病人采用不同的检测系统和方法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检测结果及其参考值范围。为使此项指标在本院临床的诊治中更为科学、有效和实用,遂对上海浦东地区1869名健康成年人血清前白蛋白进行检测,旨在建立适用于本地区、本实验室的成年健康人群PA正常值参考范围。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本 2012年12月到2013年11月从我院健康体检(包括健康特需体检、征兵体检、职工体检、退休人员体检,不包括正常妊娠妇女)中筛选出内、外科体检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正常者,剔除肉眼可见脂血及溶血标本,总共收集到1869例标本,其中男性897例,女性972例,年龄从18岁到89岁,根据年龄分为5组,≤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0岁。
1.1.2 仪器 罗氏cobas8000全自动生化仪。
1.1.3 试剂 上海华臣生物有限公司血清前白蛋白试剂;校准品为配套试剂校准品;质控品为Beckman室内质控血清,高中低三个浓度。
1.2 方法 清晨空腹坐位采取静脉血4ml,1h内分离血清,4h内完成测定,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按试剂盒说明书设置仪器的测定参数。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来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不同年龄段之间采用方差分析,并进一步采用SNK-q检验进行多组间均数的比较;男女总体均数比较用t检验,总体参考范围由±1.96s算出。
2 结果
2.1 血清前白蛋白与受检者性别的关系 所有调查对象的PA浓度呈正态分布。男、女组PA浓度分别为(312.0±55.7)mg/L,(264.9±47.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前白蛋白浓度见表1。
表1 健康成人血清前白蛋白测定值(mg/L)
2.2 血清前白蛋白参考值范围与性别、年龄之间的关系 男女之间血清前白蛋白参考值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大于女性。男性组有年龄差异,在60岁之前其浓度没有明显差异,在>60岁时有降低的趋势(P<0.05)。女性组也有年龄差异,在50岁之前其浓度没有明显差异,在>50岁时有升高的趋势(P<0.05)。
2.3 健康成人血清前白蛋白参考值范围 根据以上分析将所有调查组分为4组:男性≤60岁组为263.6~371.6mg/L,>60 岁组为 239.4~357.4 mg/L。女性≤50岁组为 214.7~304.7mg/L,>50岁组为224.7~324.7mg/L。
3 讨论
血清前白蛋白是一种载体蛋白,在肝脏细胞合成,相对分子质量为6万,半衰期为1.9d[5],被认为是判断早期肝损伤的灵敏指标[6-8]。有研究表明:PA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有一定价值[9,10],能敏感地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损害程度,较白蛋白、胆红素及球蛋白等更敏感和准确[11,12],对患者早期治疗有一定帮助。同时PA也是早期诊断COPD急性加重期的良好实验室指标[13]。
随着血清PA在临床疾病监测与诊断的日益广泛应用,明确血清PA浓度正常参考范围十分重要。尽管《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明确成人血清PA浓度为250~400mg/L,但是所采用的检测系统和方法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参考值范围。
本次研究发现血清PA正常参考值范围男女是不同的:男性血清前白蛋白浓度大于女性;男女年龄段间也存在着差异。究其原因可能是,前白蛋白是由肝脏合成,肝脏的大小与年龄、性别有一定关系。由张闵光[14]研究表明,成人男性肝脏总体上显著大于女性(P<0.001),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肝脏的体积、最大平面面积和肝门平面面积均有缩小的趋势,而肝脏大小与肝功能合成PA关系密切。这与本文得出的结论:男性PA浓度大于女性一致,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大,男性(>60岁)的PA是有所下降(P<0.05)。但是本次研究女性(>50岁)的PA浓度是升高的(P<0.05),这与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脏有缩小的趋势不一致。有分析认为在妊娠或高雌激素血症时,PA浓度是下降的[15]。而女性(>50岁)随着生理变化,雌激素明显减少,这可能导致PA浓度升高,但是其变化机理还缺乏相应的实验结果来证明。
综上所述,血清前白蛋白是一项非常有临床价值的评估患者营养状况、肝功能损害等的指标。因此实验室应该根据男女生理情况的不同、所采用的检测系统和方法的不同,建立本实验室参考值范围是非常必要的。
[1]胡建华.肝癌与胃癌者血清前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2,8(3):339.
[2]胡玲,张迎梅.血清前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临床意义[J].医学伦理学与实践,2008,2(6):649-651.
[3]于凌翔,褚玲玲,刘文东.危重手足口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和血糖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1,18(1):57-58.
[4]昊青,任国庆,牛海玲,等.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诊断病毒性与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评价[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4,2(1):25.
[5]王宝恩,张定风.现代肝脏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94-196.
[6]李晓宛,谢南,潘雁群.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 PBP、PA、CHE、ALB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5):483-484.
[7]朱哲,刘菲.血清前白蛋白检测评价肝功能损害的临床应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0,27(11):1735-1737.
[8]范顺富,吴俊琪.血清前白蛋白对肝病的诊断价值[J].浙江预防医学,2000,12(6):14-15.
[9]尹宝智,宋光阳,王平,等.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早期肝硬化诊断中的意义[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4):395.
[10]袁立新,陈忠.血清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胆汁酸在肝硬化分级诊断中的意义[J].天津医药,2011,39(5):424-425.
[11]Reichel C,Sudhop T,Braun B,et al.Elevated soluble tumou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serum concentrations and short-term mortality in liver cirrhosis without acute infections[J].Digestion,2000,62(1):44-51.
[12]Kamath PS,Wiesner RH,Malinchoe M,et al.A model to predict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liver disease[J].Hepatology,2001,33(2):464-470.
[13]Valipour A,Schreder M,Wolzt M,et al.Circulating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systemic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d exacerbate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Clin Sci(Lond),2008,115(7):225-232.
[14]张闵光.正常成人肝脏大小的CT测量[J].肝脏杂志,2008,13(4):306-309.
[15]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