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2015-05-30胡文静冯霖海
胡文静 冯霖海
[摘要]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以及与国际行业发展日益接轨的新形势下,企业的生存发展与内部审计,特别是与其独立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本文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基本内涵入手,浅析确保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必要性,提出增强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对策
随着会计准则体系的不断完善,内部审计作为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因素,受到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内部审计是基于受托经济责任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所有者经营管理分权制的产物。[1]内部审计不仅可以强化内部控制,及时堵塞管理漏洞,而且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资金安全、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都具有重要意义。
1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内涵与特点
内部审计是按照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准则对各种组织的一切业务活动进行独立评价而实行的审计方法。[2]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在经济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到独立性问题,使其不受客观利益冲突的影响。
1.1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内涵
内部审计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要独立于他们所要审计的活动,有足够的权限,能够在审计过程中不受阻挠地获取一切与审计对象相关的真实资料,客观地进行审计工作。内部审计独立性主要有两方面的要求。
首先,要确保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保持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严格遵守内部审计准则及相关规定,在工作中保持廉洁,遵循保密原则、诚信原则;同时企业应当设立内部审计专属岗位,不得临时调用其他部门人员充当审计人员,合理放宽内部审计岗位权限,为审计人员独立审计奠定基础。
其次,要保持内部审计业务的独立性。确保审计工作计划的拟定、程序的执行、数据的获取、审计报告的制定以及给出审计意见等,都严格遵循独立性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干预,以保证审计业务客观与公正。
1.2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特点
根据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内涵我们不难发现,它具有服务的内向性,程序的简化性,范围的广泛性,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四个特点。第一,服务的内向性。内部审计不仅充当着监督人的角色,更负有为单位或部门询问解答的责任,即对内要向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第二,审计程序相对简化性。鉴于审计工作人员更熟悉本公司业务,因而在实施审计时,各阶段工作将相对简化;第三,审查范围的广泛性。内部审计工作既然是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就必然涉及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内部审计既可进行内部经济活动的审计,还能够做事前和事后审计;第四,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是前者的根本目的。
2确保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必要性
独立是审计最基本的要求,失去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就成了一纸空文,内部审计工作无法客观、真实、公正、深入地开展,作出的审计处理决定也得不到有效地贯彻执行。
2.1内部审计目标实现的要求
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重心侧重于加强财务管理,促进企业建设发展,提高经济效益,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要进行和开展审计活动。[3]一旦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其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可信性就要打上问号,基于其结论作出的决策和建议就没有落实或执行的必要,内部审计的目标则无法实现。
2.2内部审计职能和作用发挥的要求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和作用就是进行经济活动的监督和评价,保证公司或企业在经济效果增加、效率提高、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内部防护、评价、制约和参谋等建设性作用。
内部审计的核心理念是不单单要善于发现和总结问题,而且更要善于解决问题,向决策层及管理当局积极提议,改善审计结果。现在企业内部审计正在逐渐倾向于服务管理的方向,由单一的监察功能发展到全面的监督、服务功能。这就要求审计人员熟悉经营状况,善于多方面利用财务手段进行分析评价,发现企业运营中的问题,并协助管理当局改进工作、提高效益、降低成本。
因此,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想要实现其职能,发挥其作用,不可避免地牵扯到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问题。
2.3内部审计管理体制现状的要求
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靠的是内部审计管理体制,其核心在于提升内部审计的地位,在这一原则下,内部审计机构在人、财、物各方面应该独立于被审计部门。然而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大多在经营管理层直接领导下进行,这种传统的上下级行政隶属形式对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具有很大的限制性,特别是在涉及经济利益时。因此,如果不能特别强调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结果只能使审计工作流于形式或完全被企业管理层意志所控制,内部审计的效果和作用就会被大大削弱。
3增强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措施建议
3.1完善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
法律建设是确立和巩固内部审计地位,明确内部审计职能的重要方面,更是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必要保证。目前,有关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审计署制定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等规章,显然都未能从法律高度为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保障与支持。[4]因此,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我们可以借鉴国际通用准则或是西方发达国家较成熟的法律法规来完善我国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在制定原则性较强的法律法规时充分考虑其可操作性和灵活性,能够更好的处理复杂多变的经济业务。
3.2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都属于单一的领导模式:隶属于经理班子,由公司财务部负责人分管或由经理直接分管;隶属于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之下;隶属于监事会,由监事长分管等。这样就必然导致内部审计机构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得不到保证,更谈不上对审计对象的管理和监督。[5]
采取在董事长和董事会的双重领导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实践证明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其独立性,并保证其权威性。在这种双层次领导下,处于内部审计机构之上的董事长和董事会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有效地规避了单一领导下不敢查或查不深的情形,亦能防止与领导串通一气的渎职行为。这时的内部审计机构已不再是个有名无实的虚职,而能实实在在发挥其管理监督职能,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由此得到保证。
3.3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对内部审计人员来说,其工作性质决定其在工作中会面临各种利益冲突和困难威胁。因此,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独立审计队伍。他们具备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能够熟练运用财会、经济法规、计算机等知识,具有较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6]
从企业这个角度,应在福利待遇、升迁考核、工作硬件设施等方面多考虑内部审计人员,给他们提供时间和经费上的保障,用升职、奖励等形式来激励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7]
3.4内部审计的外部化
实行内部审计的外部化也是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有效方法。外部化有合作和外包两种方式,其目的就是将审计工作交由外部审计企业部分或全部负责,让审计工作不受内部关系或者经济利益制约,让审计独立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8]并且在内部审计外部化模式下,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可以与外部审计人员多方交流,借以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为企业管理和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宝庆.内部审计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
[2]刘文梅,张宝娟.企业内部审计实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3]朱飞.内部审计独立性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11):27.
[4]何薇.内部审计在企业运营机制中的创新做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2(22):18.
[5]刘荣生.论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J].发展研究,2010(7):34.
[6]赵庆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缺乏的原因与对策探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43.
[7]赵鹏.对医院管理中内部审计工作的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21.
[8]郭蕾.论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商,2013(21):11.
[9]華伟玉.浅析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2014(49).
[10]朱永生.浅析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J].中国市场,20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