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培养仁慧学生的策略
2015-05-30朱兆乐
朱兆乐
内容摘要: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知识性、工具性、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我们语文老师根据语文学科“文道结合”的特点,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在学生认知的阅读、实践活动、作文训练学习过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仁德”渗透,达到既“教书”又“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仁慧学生从语文教学中走来。培养温文儒雅仁慧健美人才。
关键词:语文教学 培养 仁慧学生 策略
一.把握文本,共生“仁慧”
1.把握教材,找准“仁德”切入点。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融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文字优美,内容丰富。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这优越性,认真钻研教材,正确把握好每一册、每一单元、每一课的内容及思想性,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仁德”素材,找准“仁德”思想切入点。处理利用好教材,为我所用,教师在教学中相机渗透“仁德”的思想,且贯穿“仁德”于教学的始终,这样学生更加易于接受,在获得课本知识的同时,也水到渠成潜移默化地受到了“仁德”教育。为孩子们明天成为德才兼备,德艺双馨,既有仁德又聪明有才智,温文儒雅仁慧健美的高素质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在观察插图中渗透“仁德”
图文并茂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我们知道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好课本资源,因势利导指导学生一边观察插图内容,一边在观察中进行大胆的想象,教师有意识地进行渗透“仁德”。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插图,不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同时又可进而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一举两得、双全其美。例如在《第一次报母亲》一课中有一幅插图,画的是“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的情景。让学生轻声读课文五、六自然段几遍,慢慢感悟字里行间浓浓的母子亲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人物的表情,放飞想象的翅膀,展开想象,此时,“我”内心会想些什么?为什么“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母亲心里想到什么?通过观察图片和想象让学生受到“仁德”教育,加深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再如在《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中就有一幅插图,课文插图画的是萨沙在大雨中把自己身上的雨衣盖在蔷薇花上的动人的情景。教师可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引导学生想象萨沙当时的心理活动。想象当萨沙听到妈妈说“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会怎么想?当萨沙看到大雨中的蔷薇花时又会怎么想?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萨沙一家保护弱小的品质令人感动,萨沙小小的年龄就具有自强、自信的可贵品质。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想象,适时渗透“仁德”,让学生和文章主人公达到感情上的共鸣,激励他们从小心中有他人,有仁爱,乐于奉献。
二.语文实践活动, 让学生仁慧健美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不仅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进行“仁德”渗透的重要渠道。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用博大精深的知识,高尚的师德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应注重在社会实践中把“仁德”有机地融入其中,让他们自己去体会人性的光辉。使学生成为仁慧型学生,在社会上才更加有竞争力,更能适应社会的进步。
三.作文训练,升华仁慧学生
学生作文既是学生语文文字训练运用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育人的过程。“作文教学,既能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写作能力,又能使他们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智力,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作文不仅仅是那些生硬的文字、优美的词语拼合成的,它还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堆驻,情绪发泄内心的真正的写照。教师教育引导学生思想积极向上,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多读书,读好书,认真搜集生活中写作材料,确立主题,合理取舍灵活运用材料,在每一次写作训练过程,学生的“仁德”都得到一定提升。随着写作练习的逐步深入,仁慧学生素质也会不断地提高。
把握教育的契机,在“寓”字上下功夫,把握准语文知识运用与“仁德”教育的最佳渗透点和结合点,这样既“教书”又“育人”,培养仁慧学生岂能不马到成功?。如果我们盲目的教书,有意或无意将授业与传道割裂开,不能将“仁德”寓于语文教学中,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不成功的,就没有达到培养人的目的。教师时刻不忘“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仁慧学生,就会从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走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县穿城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