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015-05-30韩冬梅
韩冬梅
[摘要]: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独立获取语文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教师培养下逐步形成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开端,任课教师要抓住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更好地运用教学艺术手段,创立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语文知识提供广阔的空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使他们认真阅读、观察、思考、积极参加讨论、评价等,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去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为此,小学教师肩负着小学生自学能力启蒙教育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小学生的好奇、对一些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把握大纲,钻研教材,科学构思教学方案,把学生语文知识与自学能力培养融入一起,创立情境交融的教学模式。兼顾学生层次,做到精讲多练,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掌握生字、阅读、写作的知识和自主学习技能,使学生投入语文知识的海洋,摄取无穷无尽的知识财富,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地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一、把握学生心理,激发学生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这就告诫我们教师学生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小学阶段好奇心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尽力地去完成,并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主动的去探究,努力寻找解决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而产生强烈的成就感。教师把握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我们做好小学教学的基本保障。为此,我们要把握大纲,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把电子课件、图片、实物、教学辅助条件,与语言、动姿、眼神教学艺术结合在一起,创立小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做到精讲多练,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为学生提供充足地自我表现空间。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兼顾课堂学生的个体差异,达到学生精力集中,讨论激烈,形成学生互动,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讨论、消化理解,为学生课间、业余时间留下讨论和回味,自然形成自主学习的思想意识。所以,把握小学生的心理,做好因材施教,对于激发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增强儿童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儿童的学习效率等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工具书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基础内容,是学生认字、读书、作文、朗诵的基础工具。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学生人生汉字书写水平形成的奠基。识字和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小学生入学时处于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远远地超越了识字和写字能力,把握学生拼音发音及汉字书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必须以汉语拼音教学为先导,以实物、图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创立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达到读、写、拼准确,为学生打下标准的汉字读音基础,为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和工具书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要以现代汉字形、音、义三方面的规范为基点,引导学生掌握汉字音、形、义的认识规律,加强识字与听、说、读、写的联系,使识字与语言能力同步发展。
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充分发挥工具书对学生智力开发的作用,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阅读大量的小学生课外读物。在阅读过程中,巩固了语文知识,强化了语音标准,增加识字量,达到读音准确,书写规范,理解词义,丰富词汇,拓宽了知识视野,为提高他们自主阅读、理解能力创造条件。
三、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遵循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去挖掘教材。先要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掌握阅读方法,要在阅读中强化汉字读音,特殊汉字的结构,作品作者的写作方法。在阅读中品味、感悟、探究课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达到心到、口到、眼到。如《燕子回家的路》课文阅读,教师要提出相应问题:(1)为了燕子回家,田田想出什么好办法?(2)由于天黑了,你想到了什么?(3)如果你是燕子,你想对这三个人物中的谁说话?说些什么?并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利用教材的媒介实现教师、学生、教材的对话交流。这样才能达到在阅读中与课文作者情感交融,走进文章,产生共鸣。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对课文写作方法、用词技巧、修辞方法的理解,也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语文知识的兴趣。
四、在社会大课堂实践中丰富学生语文知识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是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是对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程度的综合检验。为此,我们要拓宽教学课堂口径,把课堂融入社会。充分利用附近的外界资源,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如走进大自然,使学生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获取作文的素材;走进社区,体验社区的人文文化;走进军营,感受军人的生活气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选材,正确拟题,运用掌握的知识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教师要积极对每个学生的作品做好指导、点评,及时纠正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弘扬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全体同学学习、写作的积极性。这样势必在学生中间形成写作的浪潮。在写作中不断发展完善,写作技巧,积累词汇量,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必须以小学生的好奇心及兴趣为切入点,从汉语拼音入手,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消化理解知识,扩展思维空间,激发探究兴趣,为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海静.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中国校外教育,2013,(04):128.
[2]王文平.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科技创新导报,2013,(05):198.
[3]熊国彬.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感悟.中国校外教育,2014,(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