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5-05-30曹亚杰
曹亚杰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对课程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兴趣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尤其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由于课程内容相对枯燥,教师要改善当前的学习成效,需要解决的是枯燥课堂的问题,也就是通过应用兴趣教学法,让学生产生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就兴趣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 初中数学 学习质量
兴趣教学法所指的是将兴趣作为教学的手段,以直观教学作为出发点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初中数学已经具有一定的难度,内容相对来说也变得枯燥,要让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必须不断对授课方式进行创新、优化语言,从而创造出灵活的课堂氛围。笔者结合个人工作经验,探讨兴趣教学方法在初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情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对于传统的照本宣科而言,真实的、生动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或者道具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且印象更加深刻,在情景中思考能够更大程度上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我国学生的入学年龄较小,初中生的年龄不大,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对于某一事物的好奇心不能够保持过久。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数学知识很多都是建立在之前学习基础上的,需要对上一堂课的知识完全消化理解之后才能够对其他知识进行学习,因此给人一种晦涩、难懂的印象。面对这样的情况,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创设相关的情景,将学生引入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氛围中,帮助其快速理解当下学习的知识,并深刻理解。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有很多,如概念情景、动手情景以及问题情境等,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最为常用的方法是问题情境,在课堂开始之初向学生提出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并创设相应的背景,利用学生们熟悉的场景、工具理解数学内容,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趣味化”和“生活化”,不但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产生较好的教学成效。
教师在创设特定的情境之后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进提高学生兴趣,如设置讨论环节。如创设某一个问题情境之后,要求学生自行分组对情景中提到的数学知识的正确性进行判断。讨论能够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相对于自己一个人思考,组间多人共同讨论能够让学生分享各自的想法,总是让学生独立思考会让其产生自我封闭的习惯,导致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偶尔为学生创造共同交流的机会,保持学习的活跃性。
二、“游戏互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总是和愉快的体验相连,在数学课堂中开展一些有益的游戏活动,能够分散知识的难点,从而提高学习兴趣,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收获到知识。当前绝大多数的数学教学都倾向于静态知识教学,将数学理论知识的灌输作为重点,强行促使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从而形成了一种近似于机械操练的模式。在数学课堂上开展游戏互动则能够很好的打破这一现象。
在讲解《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的时候,就能够应用游戏引入三角形的概念。通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于形状都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此时完全可以通过游戏让学生深入的了解三角形,通过游戏促进学生三角形的了解。在上课之前,教师首先准备6根长度不一的木棒,邀请2名学生围出三角形。并可以提问学生在围三角形的过程中出现怎样的疑问,其中有一位学生说到“原来三根木棒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围城三角形的”,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开始思考,提出:“三根木棒到底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够构成一个三角形呢?”或者“三角形的三边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进而对三角形三边的知识进行推到,得到:当任何两根木棒的长度之和超过第三根的长度,即能够通过这三根木棒围合形成一个三角形。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来,鼓励学生多动手,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还能够促使学生深入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不是单纯的记忆,而是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激发探究数理知识的人情,让教学培养出来的并不是“复读机”一样的人才,而是具有个人创造力的新型人才。
三、“艺术化”语言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教师的语言是对学生心灵影响最大的工具,教育的艺术中非常关键的就是语言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位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因此可以说,教学成功离不开语言的影响。这样的现象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尤为突出,因为数学知识大多是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造成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语言显得至关重要。语言的优美是前提,数学教学讲究逻辑性,每一个数字、符号都具有特殊的含义,结论对错分明,因此教学语言必须规范和准确,需要使用很多叙述性语言对数学概念进行描述。如“过某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其中关键字就是“有且”,这一个关键词不但要求唯一性、还应当完整,“有”和“且”两个字缺一不可,除此之外,“对应的角相等”和“两个角对应相等”等语句虽然非常相似,但是确实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在讲述的过程中都需要严谨对待。这也是造成学生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很多同学表示将一句话拆开看都能够理解,但是当他们组成一句话之后就完全不能够理解了。这与教师的语言描述有着很大的关系,尽管数学要求严谨,但是也不能够照本宣科,完全忽视学生的理解水平。可以将其中晦涩难懂的语句采用其他的方式表达,通过反复推敲,除了关键字之外,可以将其他语言转换成为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形式。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数学学科具有本身的特殊性,导致学生的兴趣普遍都不高。教师面对这样的现象可以应用兴趣教学法,通过不同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潜力,改善其主管能动性,形成教师良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良性循环。此外,教师也应当开阔视野,不但创新和探索,在教授的过程总不断总结经验,不但对当前的方法进行改进,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采取针对性的兴趣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玉红.浅谈兴趣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民风(科学教育),2013,(2):229.
[2]王燕妮.浅谈兴趣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6(23):33.
[3]傅绍安.兴趣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