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历史课程教学研究
2015-05-30朱慧王保劼
朱慧 王保劼
作者简介:朱慧(1987.12-),女,宁夏西吉,宁夏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现代教育技术方向。
王保劼(1986.07-),男,宁夏银川,宁夏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现代教育技术方向。
摘要:《中国近代史纲要》是我国所有高校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近代发展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信息技术则以其独特的优势辅助教师的课程教学,将难以复现的历史事件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示出来,对学生掌握我国近代历史发展知识具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改善目前历史课堂单调枯燥的气氛并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校教学;历史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5-0100-01
高校《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主要介绍了近现代中华民族对外国侵略行为的斗争,矢志不移的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历程,以及中国革命的道路探索、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等重要内容。课程内容复杂,各种历史事件错综复杂,很显然传统的讲、听、看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课程的教学需要,反而导致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产生反感情绪,课堂问题增多。而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深入到历史教学之中,辅助教师的教学,提高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兴趣,从而促进课堂效率,提高学生思想认识。
1、目前高校历史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学生对历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历史课程作为我国高校的必修课程,所有大学生都必须要学习并应取得合格的成绩,但是它又是作为普通必修课出现在高校教学中的,同时课程内容单调枯燥,并且对学生的测评要求不高,这就使得学生没有学习的驱动力,学生学习动机的缺失使得学生的学生对课程不重视,学生的目标在于考试的时候通过而不是从课程中获得知识,学生对于课程没有认同感,知识为了考试而学,学生的目的是满足学分要求,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并不感兴趣。
其次,授课内容、方式僵化单一,教学效果差。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多倾向于教育理论的灌输,而没有把理论与现实生活实际相结合,在教学方式上,教师没有创新,依然是采用传统的理论讲授,而忽略了学生是否听得懂,理论与现实有什么关系等重要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觉得课程内容与专业课程、现实生活没有关联性,所以对课程没有兴趣,不认真学习课程。
最后,一些历史教师不注重自身知识的扩充。由于历史课程教材固定,所以一些老师讲课程内容局限于书本之中,对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学习的意义认识不深,进而在课堂的教学中只是对课本知识点进行复述,没有新意,学生对教师讲授的枯燥的知识点难以产生认同感,也不会主动与教师进行探讨,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习兴趣淡薄,学习效率低下。
2、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历史教育的优势及应用实例
2.1 互联网环境下历史教学的优势
互联网环境下进行历史教学可以改变传统课堂讲授的模式,结合互联网的优势,在教学中积极使用网络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1.1 互联网技术可以对历史事件进行直观的呈现。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人类获取的信息有83%是通过视觉获取的,11%是通过听觉获取。人只能记住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听到并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陈述内容的70%。所以我们可以从网络上搜索到历史事件的各种纪录片用于教学,这种纪录片客观公正,对历史的呈现直观生动,学生通过观看可以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2.2 互联网技术为历史课程教学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互联网络提供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形式多样,可以满足各种教师和学生在历史课中的需求,合理的使用优质教育资源可以有效的促进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2.2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历史课程的实例
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面向高校的教材《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为例,阐述互联网环境下历史课程的实施。
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史讲述了中国人民在面临民族灾难之时不屈不挠的斗争史,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大学生认真学习并了解这段历史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忧患意识,并认识到当前幸福生活的不易。
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通过依托于互联网的社会性软件QQ的群组功能共享给学生影片《抗战》,要求学生下载观看,并通过网络搜索其他以抗战为题材的电影并相互共享,学生在观看完影片之后,分小组讨论影片内容并总结各个阶段发生的重要事件。
课上,各小组向其他人分享自己观看之后的感悟和讨论成果,教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肯定并对抗战史进行简略的讲解,并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日军要发动侵华战争?”、“为什么在抗战中要进行国共合作?”、“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抗战中各自有什么贡献?”、“为什么日本胜券在握的侵华战争以日本战败而结束?”,要求学生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分析,综合社会、经济、国际环境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原因,教师要注意监督和引导学生的讨论过程,避免学生讨论其他方面的内容。
课后,教师要求学生自选抗战事件,查阅资料,分析事件的原因,提交作业到教师邮箱,教师综合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质量给学生打分作为平时成绩。
3、总结
互联网环境为知识的学习提供了优质而丰富的资源,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应该积极利用这种优势,构建学生高效学习、健康发展的学习课堂体系,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叶小兵. 论中学历史教学模式[J]. 课程.教材.教法,2004,07:53-57.
[2]冷东. 信息化对历史教学的影响及其对策[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3]许明华. 多媒体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J]. 理论观察,2014,02.
[4]朱晓鸽. 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J]. 中国远程教育,2000,12:14-16.
[5]宋宝瑜. 互联网教学探索[J]. 成人教育,2004,08:61-62.
[6]宇缨. 互联网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的现状及相关技术分析[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05:22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