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湾艇仔歌在高校中的教学探究
2015-05-30姜程
姜程
【摘要】作为我国雷州音乐中一种古老又饱含生命力的一种民间音乐,广州湾艇仔歌在历史演变中逐渐衰退,这也使近年来广州湾艇仔歌拯救工程更具使命感和急迫感,在艇仔歌引入高校教学、传承等问题上相关论述仍属空白,本文通过文化机制与教学体系,探讨广州湾艇仔歌的教学特点和内涵。
【关键词】广州湾艇仔歌;高校教学;教学体系;文化机制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已有一定的规范性、系统性、学术性、科学性,基本已形成一套系统的教学体系。近年来有一些高校尝试根据当地的地方特色将当地的民间音乐引进了高校,其意义是值得肯定的,不仅使当地的民间音乐得到了科学的传承,也使高校创立了自己的特色教学品牌,广州湾艇仔歌作为雷州文化的一朵奇葩,融入高校的教学研究,不仅对高校的教学特色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广州湾艇仔歌的传承和雷州文化的整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广州湾艇仔歌教学中的文化内涵
广州湾艇仔歌具有深邃的的历史空间,将历史与现代整合是每一位相关教学工作者要重视的问题,如果从历史学角度分析,广州湾艇仔歌可分为“传统广州湾艇仔歌”和“现代广州湾艇仔歌”两部分。
传统的广州湾艇仔歌具有丰富的学术研究与教学价值,传统艇仔歌来源于一百多年前的特呈岛至东海岛、南三岛、硇洲岛一带海域的渔民所创造,并展现了该地域的民俗和生活百态。从文化视野俯瞰会发现,广州湾艇仔歌属于雷州文化范畴的民歌,传统的艇仔歌文化形态丰富,其风格即有雷州音乐刚劲又有海岛音乐的委婉起伏,有时还会夹杂着吴川山歌的高亢,所以在教学中突出艇仔歌多元化的内容与风格是一个重要任务。
现代的广州湾艇仔歌是通过对传统艇仔歌的分析与提炼下再创作,如:艇仔歌红》是描写湛江市的新风貌、《特呈甜水歌》是歌颂胡锦涛主席解决特呈岛饮水难、行路难、卖鱼难、渔船避风难等“四难”问题、《港城风流歌》描写霞山青年人干事创业、享受生活精神风貌等作品,相对丰满的展现了当地人们对社会实事的态度。这一时期的作品与传统艇仔歌形成了历史背景上的互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突出一定的历史内容既能加深演唱者对曲目的理解,更能为其建立一种完整的、丰富的广州湾艇仔歌的曲目意识。
在高校的音乐教学中渗透不同时期的广州湾艇仔歌的历史风貌,使学生对各时期艇仔歌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无论在演唱和创作中更能突出艇仔歌的文化内涵。
二、广州湾艇仔歌教学体系的完整性
从民间走进高校,从口口相传走进学院教学的日常化,这将使广州湾艇仔歌经历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这既关乎着高校的民间音乐教学,也关乎着艇仔歌的发展与传承,所以,建立广州湾艇仔歌的教学体系是重中之重,其中也存在着两个突出问题。
(一)教学矛盾问题
这重要指广州湾艇仔歌引进高校后,其发展中的“原生态”与“学院派”之间的矛盾,如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很容易使学生在唱腔学习、内容理解、演唱方法等方面产生误区,这也对整体的教学思路产生影响,甚至会抑制艇仔歌的发展和传承。
所谓的“原生态”是指原汁原味的艇仔歌,唱腔、表演形式、曲调等没经过任何包装与科学指导,但极具地方特色。而“学院派”指高校中声乐专业培养的人才,从演唱技巧、舞台表演、音乐综合素养都很优秀,但在民间音乐的演唱中缺乏个性,体现不出其应有的地方特色。所以,在广州湾艇仔歌的具体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科学的发声方法之上还要保留艇仔歌的特色唱腔、保留传统艇仔歌表演形式的基础上进行规范调整、保留艇仔歌特色曲调的基础上行进创新发展,使两者建立一种稳定、积极、相融合的教学体系。
(二)认知问题
如何建立高校、民间、观众三者之间传统的认知壁垒也是艇仔歌发展的难点。一些高校在引进民间音乐后,因缺乏对传统民间艺人的重视,使得教学过于程式化,所以,在广州湾艇仔歌教学中应定期聘请艇仔歌的传统民间艺人走进高校课堂,从而使高校与民间得到最大限度的融合,这种融合必定让广大群众更易于接受艇仔歌这门民间艺术。
三、广州湾艇仔歌教学的文化导入与体系建设
广州湾艇仔歌的相关教学,需要正确处理其文化内涵的传播、高校与民间的关系,以及艇仔歌教学认知几个重要问题。
广州湾艇仔歌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所以要表现其文化价值,就要在艇仔歌教学中进行必要的“文化导入”,“文化导入”是指在教学中渗透不同历史时期的艇仔歌的艺术形态和发展状况。从而使学生明白曲目的素材与历史环境是密不可分的,通过“文化导入”使学生对艇仔歌的历史与发展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同时传递艇仔歌所孕育的文化价值。艇仔歌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是导入作品,而作品导出文化的一个具体体现。
高校与民间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没有民间,高校便是无源之水,所以,作为高校的广大师生,对于来自民间的艇仔歌必须要进行广泛的“田野“采集工作。高校的科学演唱体系,必须与艇仔歌丰富的内涵体系融合,实行走出去的原则,走进特呈岛、东海岛、南三岛、硇洲岛一带海域去收集艇仔歌的素材,走访艇仔歌民间艺人进行采访录音、记谱,这样的走出去,高校才能科学、有效的整理出针对艇仔歌教学方法。
在高校艇仔歌教学中应既教学生演唱方法的科学性,又教艇仔歌的艺术特色,采取“科学的原生态”方式,最大程度的保留艇仔歌的原始唱腔特色的同时,以科学、有效的声腔训练润化艇仔歌,形成具有历史价值、教学价值、传承价值的艇仔歌体系。
结语
廣州湾艇仔歌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内涵的阐释,也离不开科学意义上的体系建设,这是艇仔歌从民间迈进体系化的重要一步,同时,这也是艇仔歌的一个良性发展趋势,只有在充分认识艇仔歌文化的根基和艇仔歌的丰富唱腔基础上,才能实现针对艇仔歌更好的教学、以及更好的演唱、更好的传承。作为传递雷州文化的重要载体,艇仔歌的发展离不开民间,也离不开高校教学工作的跟进,这是现代艇仔歌文化的需要,也是艇仔歌教学体系的需要,从文化导入和教学体系两方面相互渗透,才能实现艇仔歌科学传承之路。
参考文献
[1]叶文建.雷州半岛新农村民间文艺创演实践[J].文化月刊,2014.
[2]简珍.叶文建.歌曲创作要有“弄潮儿”精神.湛江日报,2011.
[3]司徒尚纪.雷州文化概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