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奏响灵动的合唱教学四部曲

2015-05-30马秋英

艺术评鉴 2015年19期
关键词:感悟合作

马秋英

摘要:小学合唱教学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高雅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不仅能表达学生的思想感情,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它更是一门艺术,一门科学。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熟悉作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通过多元感官的协同训练,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在教师与学生的不断创造中体验合唱的魅力。

关键词:课堂合唱教学 感悟 合作 多元感官 自主创编

合唱是课堂音乐教学中层次最高、难度最大的歌唱形式,也是目前普通中小学音乐教师最不喜欢接受的教学内容。但是,这种群体合作性艺术,具有“统一意志,振奋精神,强化群体凝聚力”的教育功能,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课标不同寻常地使用了国家教学指导文件中少见的强调实施力度的用语,表明了对以往音乐教育薄弱环节之一的合唱教学非同一般的重视程度。因此,放弃、逃避都不是我们该做的。

如何让学生喜欢合唱,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声部的美与和谐,体会合作的快乐,分享成功的愉悦,让课堂合唱教学充满活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体会到感悟作品、熟识旋律、学会合作、创新编配是合唱教学成功的关键。

一、感悟作品 熟识旋律

目前,中小学生都喜欢流行音乐,不管是校园民谣、摇滚、爵士,还是饶舌Rap等,不管是自身五音不全还是节奏不稳,他们都会秀上几句。试想动感的节奏、朴实的歌词,或带给人以城市快节奏压力的宣泄,或带给人以追求安宁的心灵慰藉,再加上明星效应,怎能不让学生心动。因此,学生口中不离的并不是我们音乐课中所教的歌曲,而是通过媒介自学的流行歌曲。要让学生愿唱教材歌曲,要让学生愿学合唱歌曲,就应该向他们喜欢流行歌曲一样,对歌曲有所感、有所悟。

感悟是感触、领悟,是对事物的理解分析。感悟的前提是感,只有接触形形色色的事物,有充分的感受后才会有所领悟。“不可言传,只可意会”是音乐的特点,也是其区别于其他艺术的魅力所在。感悟既是手段、过程,也是目的、结果。通过感悟,让学生发现音乐的美,体验丰富的情感,享受生活的乐趣,最终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合唱作品的感悟更难更复杂,也更易牵住学生的心灵。除了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品味歌词的内涵、感受旋律的起伏外,我们更应注重的是对歌曲旋律纵向的感知,及和声效果的感悟。但当面对没有和声概念的学生时,不管是怎样的引导、启发与聆听,你都无法让他们感受作品声部间相互映衬与交融的和谐,因为他们根本听不出作品究竟有几个声部构成。因此,对歌曲的学习,对曲调的熟悉是更好感受歌唱作品的基础。

在以往的合唱教学中,教师更注重的是怎样一句句把高低声部合起,而忽略了作品的完整性与学生对歌曲整体的理解与感悟。机械的声部训练,往往扼杀了学生感悟作品的能力,把握不准的音程也常常让学生失去合作的兴趣。歌曲合唱的关键是声部的准确与和谐,但学唱的关键却是对不同声部的熟悉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能急于训练学生对歌曲声部进行合唱,而是要让学生唱会唱熟各自的声部。陶行知曾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因此,当学生还未牢固掌握各自声部时,教师就急于将声部进行合作,就好比拔苗助长,有违教育教学规律。

如何检验学生对歌曲是否熟练掌握,除了在教师单声部伴奏中的准确、有情演唱外,聆听两声部的伴奏演唱、在范唱音乐中找寻自己的声部,并能随音乐演唱,都能体现学生对歌曲的把握程度。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来体会作品声部间的合作,品悟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才会引起学生合作的欲望及情感的共鸣。

二、追求共性 学会合作

合唱是一种群体合作性艺术,离不开你、我、他,离不开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然而,普通的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位学生并非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歌唱精英,在这个队伍中,有声音特别的、有节奏不准的、也有歌唱不着调的,对于这些普普通通的没有音乐特质或者说是没有艺术细胞的学生来说,合唱教学同样需要他们。

合唱这种合作学习,更是一种共同的、开放的、包容的、集体的学习。如何在合唱教学中克服个人主义,达到共情效果,《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告诉我们: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合唱的核心是一个“合”字,即合唱必须注意统一、协调。合唱表现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把众多的人声进行全方位的调节,使之达到协调、统一,来为艺术表现服务。学生开始接触合唱常会出现声部之间互相干扰、跑调、比音量、声音偏高、赶节奏等不协调现象。解决这一现象首先就是建立合唱“意识”。教师一开始不要急于唱,而是采用多种“合奏”训练,如分声部拍出自编的节奏谱,学生通过跺脚、拍肩、拍手或打击乐器的训练感受学生“合奏”的音响效果,通过实际训练使学生感受到只有集体的协调统一才能奏出美的音响。在这种集体意识建立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轻声练唱,同时注意听辨自己的声音在整个队伍中是否和谐。

为了唱准自己的声部,很多同学会忘记了“轻唱”的目的而一反常态放声高歌,这样的结果不但破坏了歌曲原有的艺术效果,而且会使演唱处于更混乱的状态。当学生出现上述状况时,笔者常常会故意弹错和弦,“老师弹错了!”“没错啊!我是按着你们唱的在弹啊!”歌唱停止,笔者再一次弹奏两组和弦,引导学生听辨“刺耳”、“和谐”两种音响效果给人的不同感受,指出学生合作演唱中存在的个人主义:只管我唱准不管声部均衡是合唱训练中的最大杀手。就这样,反复练、练反复,在不断地磨练中,学生更好的融入集体、凝化自我,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技巧,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这种相互配合的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众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陶行知曾说:“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通过班级合唱这种集体活动,学生抛弃了自己的特别,将自己的声部融入到这个集体大熔炉中,不再喊叫、不发怪音,明白个体服从群体的道理,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学习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是教师将其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合唱凝聚着一个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个人在这个集体的熔炉中必将得到陶冶和升华。

三、多元感官 发展能力

合唱是一个长期需要坚持训练的与积累的课程,合唱教学中所需要的敏锐的听觉、音准能力以及协同合作的默契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把握能力是与教师在平日音乐教学中的有意识训练分不开的。多元感官的联动训练,对发展学生合唱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元感官训练需要教师通过听、唱、动、奏等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听觉、视觉、运动觉、感知觉等进行有效刺激,激发学生内在的、隐性的音乐感知,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音乐创造与音乐感知能力。无论是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还是柯达伊教学法,虽各有特点,但都体现了多元感官的协同合作性。

音乐虽是一门听觉艺术,但却需要我们全身心的投入。一段好音乐,可以让我们享受听觉盛宴,同时也可让我们浮想联翩,纵情舞蹈。

聆听音乐,感受作品速度旋律等音乐要素的变化;聆听音乐,体会同学们歌唱时音准音色的变化;聆听音乐,分辨器乐伴奏时节拍是否准确、到位;聆听音乐,体验身体是否随着音乐节拍自然协调的律动;聆听音乐,品评同学之间的合作是否协调有序……这种种活动,充分训练了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这样的审美活动,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又能训练学生的内心听觉能力、音乐协调能力以及音乐表现力、创造力。

“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陶行知的话告诉我们,音乐多元感官训练就是一种创造教育的开始,它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各项音乐能力的发展,同时为有效的合唱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自主创编 创造精彩

创造是音乐教育永恒的主题,正如陶老所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只有当教师创造性引导学生学习时,才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在我们接触的许多歌曲中,老歌新唱带给我们无比的震撼。如《我是歌手》《最美和声》等综艺节目中,作品的和声、器乐编配均为歌曲增色不少。在小学音乐课堂上,三度和声音程的作品会比较多,这也往往会让初学合唱歌曲的学生害怕甚至拒绝这一活动。基于学生能力的高低,教师可对作品进行重新编配及二度创作,创作后的音乐作品既能适合学生当下的能力范围,又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通过练习,获得合作的经验与多声部感知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合唱表现能力得到发展。

自主创编,将适合的歌曲采用轮唱方式进行,因为轮唱可以帮助学生感受歌曲整体旋律的交织与融合,体会歌曲内在的美感,从而萌生愉悦满足的心态,使学生在轮唱中体验快乐,激发学生对合唱歌曲的浓厚兴趣,是初学合作的最佳选择之一;自主创编,为歌曲配上简单伴唱,因为伴唱可以营造气氛,使学生在原唱的基础上把作品的内涵更清晰的表达出来,让听者更深刻的理解歌曲。轮唱作为对主唱的修饰,在合作中降低了合唱的难度,既能让学生清晰感受音乐的主次,又能提高学生合作的成效。从教师有意的编配歌曲指导学生合作演唱,到教师引导学生对歌曲的简单创编并实践演唱演奏(伴奏、伴唱、念唱、轮唱……),音乐的合作与精彩就会在瞬间绽放。

相对于西方合唱历史,中国合唱艺术可以说是音乐领地中最年轻的家族。在合唱艺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普及全民合唱艺术水平,需从学生抓起,因为“合唱是任何教育工作都不可替代的重要形式”。香港著名童声合唱教育家、指挥家唐少伟曾经说过:“搞好童声合唱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强学校普通班级的合唱教学。”对于学校来说,大力开展合唱教育活动能培养学生对经典音乐的兴趣,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能启迪心智、净化心灵,使学习更富有实效。抓好小学课堂合唱教学,需要改变教师自身的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音乐修养,利用有限的40分钟,奏响灵动的四部曲,创造无限的精彩。

基金项目: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小学课堂合唱教学梯度渐进式研究”的研究论文。

猜你喜欢

感悟合作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初探
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参与研究型”模式的反思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探索规律中感悟和认识“重复”的奥妙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高职图书馆与系部合作共建文献资源新模式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校地合作促进居民健身的探析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